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7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受照脑胶质瘤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受照脑胶质瘤细胞U251是否可通过在未受照神经干细胞(NSCs)中产生旁效应从而影响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及分化等特性。方法 将细胞分为NSCs组、NSCs+U251组(与U251共培养的NSCs)和NSCs+受照U251组(与10 Gy X射线照射后的U251共培养的NSCs)。采用插入式小室共培养U251和NSCs。通过细胞计数、测量神经球直径等方法评估NSCs增殖、成球能力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实验检测Nestin蛋白的表达评估NSCs干性维持能力的变化;检测Tuj1、GFAP蛋白的表达、测量分化后神经元细胞的树突数目、轴突长度以及胶质细胞突起终端数、突起长度等评估神经干细胞分化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 NSCs+受照U251组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NSCs+U251组(t=2.52,P<0.05);NSCs+受照U251组的Nestin阳性率和成球能力明显低于NSCs+U251组(t=-3.50,P<0.05);NSCs+受照U251组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t=6.09,P<0.05)分化的比例和程度也明显低于NSCs+U251组。结论 受照胶质瘤细胞可通过电离辐射旁效应显著抑制未受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干性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多核细胞法研究氡及其子体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基因位点突变情况。[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4只,采用HD-3型多功能移动式氡室进行动态吸入染毒,按照氡染毒的累计暴露量,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获取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以多核细胞法检测该两种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结果]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氡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剂量-效应关系明显,拟合的函数分别为(?)=1.785×10~(-5)D~2 1.174×10~(-3)D 1.054和(?)=3.538×10~(-5)D~2 8.338×10~(-4)D 1.032。[结论]氡及其子体能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MS/MS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去甲斑蝥素(NCTD)浓度,并考察PVP包衣去甲斑蝥素-壳聚糖纳米粒制剂(PVP coated NCTD-chitosan nanoparticles,PVP-NCTD-NP)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使用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源(ESI-),多重反应离子(MRM)模式检测药物;采用高氯酸作为蛋白沉淀剂,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PVP-NCTD-NP和原药NCTD溶液后的血药浓度;利用3P97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NCTD在0.102 5~10.25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最低检测限为50 ng·mL-1;经3P97软件拟合,NCTD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与原药相比,PVP-NCTD-NP相对生物利用度为325.5%。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选择性高,适用于NCTD药代动力学的研究;PVP-N-CTD-NP可促进药物的吸收,显著提高NCTD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体外香烟烟雾对V7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V79细胞分为对照组、5%浓度组和20%浓度组进行染烟实验。染烟后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V79细胞ROS水平均明显升高,且20%浓度组与5%浓度组相比ROS也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浓度和20%浓度染烟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率、克隆率明显降低;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G2期和S期细胞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浓度染烟组分别与对照组和5%浓度染烟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烟烟雾可能刺激了V79细胞内ROS的增多,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细胞核靶向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方法胺催化合成法合成富勒醇,并且通过使用生物材料,将富勒醇包裹起来,在其表面连接与核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雌激素类似物,制备成新的纳米材料。对制备的富勒醇及其硬脂质纳米粒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结果表明,合成的富勒醇分子式为C60(OH)24,其硬脂质纳米粒能够通过核膜,到达细胞核。结论通过该实验方法可制备在细胞核靶向的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为进一步研究细胞核靶向的电离辐射防护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辐照灭菌后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为辐射灭菌后的医疗产品安全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ISO11137标准相关规定,采用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对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进行了组织相容性和致畸毒性评价。结果试验的灭菌剂量为9.4 kGy,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无细胞毒性、不会致敏和引起皮内刺激,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染色体畸变),无诱导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增高作用。结论经设定剂量辐照灭菌后的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组织相容性良好、无致畸毒性,辐射灭菌作为医疗器械灭菌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B细胞易位基因2(BTG2)对人乳腺癌细胞T-47D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提高BTG2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T-47D的表达水平,利用克隆形成实验研究转染后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研究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克隆形成细胞生存实验结果表明,BTG2稳定高表达的T-47D/BTG2细胞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其存活分数明显低于X射线照射后的未转染的T-47D/Parental(母)细胞以及"空质粒"转染的对照T-47D/Neo细胞的存活分数。细胞平均致死剂量(D0)值在T-47D/Parental细胞、T-47D/Neo细胞和T-47D/BTG2细胞分别为1.84,1.86和1.57。流式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T-47D/母细胞和T-47D/Neo细胞相比,T-47D/BTG2细胞在受照射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sub-G1峰。另外,BTG2高表达上调了Bad和Bax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下调了协作性的致癌基因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结论增加BTG2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提高凋亡相关蛋白水平,增加放射治疗所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人类乳腺癌细胞T-47D对电离辐射放射治疗的敏感性。BTG2可能是调节人类乳腺癌细胞放射治疗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7-DMAG对缺氧模拟剂氯化钴(CoCl2)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辐射敏感性影响。方法首先应用不同浓度的CoCl2处理HeLa细胞24h,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量,然后选取浓度为200μmol/L的CoGl2对Hela细胞进行模拟缺氧处理24 h,应用不同浓度的17-DMAG预处理细胞16h后,接受2、4、6、8Gy不同剂量的射线照射,采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的存活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在CoCl_2浓度为200μmol/L时HIF-1a蛋白表达量最强;不同浓度17-DMAG处理组的HeLa细胞在不同照射剂量组间的存活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论(均P〈0.01);17-DMAG预处理缺氧HeLa细胞后,HIF-1a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增加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17-DMAG预处理可增加缺氧细胞辐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IF-1a蛋白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UHRF1的真核表达载体,并验证其在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乳腺癌细胞MCF-7的总cDNA中扩增出2.3kb的UHRF1基因的cDNA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KpnⅠ与XhoⅠ双酶切,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UHRF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分析和DNA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的重组质粒,经脂质体Lipofactamin2000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以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UHRF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获得全长约为2.3kb的UHRF1基因片段;重组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XhoⅠ和KpnⅠ酶切、电泳后显示2.3kb的UHRF1目的片段和5.4kb的pcDNA3载体片段,即UHRF1基因的cDNA已正确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DNA3中;UHRF1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的RT-PCR和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UH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呈现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UHRF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增敏对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待移植瘤体积平均增至大约(5 mm×5 mm×5 mm),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药组、单照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和联合组每只裸鼠给予青蒿琥酯100 mg.kg^-1.d^-1,对照组和单照组每只裸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7 d,第7 d给药后单照组和联合组立即给予一次性^60Coγ射线10Gy照射,照后观察14 d,14 d后剥瘤,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细胞的凋亡。结果联合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较单照组明显减小[(0.64±0.11)g vs(1.31±0.58)g](P〈0.05),抑瘤率达71.17%。联合组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数较单照组显著增大[(77.5±8.07)vs(48.80±6.71)](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明显增加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对射线的放射敏感性,作用机制与其增强射线诱导移植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