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目前大型火箭的主要推进剂,在卫星发射和导弹发射领域应用广泛.它们是具有中等毒性的军事工业毒物,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使多个系统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器质性损伤[1].为此,我们以长期接触UDMH和N2O4的某部推进剂作业人员为对象,检测多项生理指标,以评估长期推进剂作业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进一步为这一特殊群体提高防护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目前大型火箭的主要推进剂,在卫星发射和导弹发射领域应用广泛.它们是具有中等毒性的军事工业毒物,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使多个系统发生功能障碍甚至器质性损伤[1].为此,我们以长期接触UDMH和N2O4的某部推进剂作业人员为对象,检测多项生理指标,以评估长期推进剂作业对人体的潜在危害,进一步为这一特殊群体提高防护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型号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新鲜血浆,分别在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上检测PT、APTT、FIB、TT,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凝血分析仪4个检测项目结果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5,各项结果的偏倚均在CLIA′88规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结论ACLTOP与ACLTOP700血凝分析仪检测PT、APTT、FIB、TT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疗效和预后相关因素.对2003年1月-2012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血液科收治的30例老年NH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化疗方案选择及临床反应,并运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应用cOx回归模型对相关预后因素(包括年龄、IPI评分、B组症状、Ann—Arbor分期和LDH水平)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30例患者中位年龄82.5岁;所有患者均有合并症,其中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最常见,少数(8/30)合并第二肿瘤;出现B组症状的占63%(19/30);病理分型中仅2例为T细胞淋巴瘤,其余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占所有B细胞淋巴瘤的57%(17/28);Ann—Arbor分期Ⅰ-Ⅱ期占37%(1l/30),Ⅲ-Ⅳ期占63%(19/30);IPI评分2分以下10例,3分4例,4—5分16例,3—5分的患者占67%(20/30);初诊时有43%(13/30)患者的LDH高于正常。全组病例均采用改良R—CHOP为基础的个体化方案化疗,4个疗程后CR14例,PR13例,PD2例,SDl例,治疗总反应率为90%;全组病例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3.3%、43.3%;半年、1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2.2%、54.9%;COX回归多变量分析显示,B组症状和Ann—Arbor分期是影响老年NHL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4、0.039;RR=6.678、4.939)结论:老年NHL患者症状不典型,初诊时分期较晚,合并基础疾病多,由于个体差异大,应根据不同预后采取个体化治疗;以脂质体阿霉素为基础的CHOP方案对心脏的毒性低,对老年NHL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老年NHL患者无B组症状和Ann—Arbor分期≤Ⅱ期是老年NHL患者预后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中子急性放射病的特点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子可对机体造成多种损伤而导致ARS(急性放射病)。中子ARS胃肠道症状重,早期死亡率高,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综合对症治疗是救治的基本手段,细胞因子可改善造血功能。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rhIL-1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等一批促进胃肠黏膜再生的细胞因子的出现,为中子ARS的临床救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造血生长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应用的方法对中子急性放射病狗的治疗效果,探讨中子损伤治疗的救治方法。方法14只雄性成年比格狗随机分为照射对照和rhIL-11+rhG-CSF治疗组。所有动物均接受90%裂变中子照射,治疗组于照后当天开始每天1次皮下注射rhG-CSF10μg·kg-1·d-1和rhIL-1150μg·kg-1·d-1,给药时间分别为14和21d。照射后观察动物的外周血象、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骨髓CFU-E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照射后早期对照组动物全部发生不同程度的呕吐,治疗组仅1只动物呕吐。照射后30d照射对照组死亡3只,治疗组动物全部存活。照后治疗组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恢复期血小板数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后1、21和33d治疗组外周血CD4+/CD8+比值分别为照射对照组1·24、1·55和2·15倍。照射后1和33d治疗组动物骨髓CFU-E分别为照射对照组的5·25和2·34倍(P<0·01)。结论rhIL-11+rhG-CSF联合给药可明显促进中子照射所致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狗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为细胞因子应用于中子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管家基因β-肌动蛋白(β-actin)、信号识别颗粒14(SRP14)和18S-rRNA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提取外周血白细胞RNA,经逆转录和聚合酶链反应,应用荧光标记技术及GenomeLab GeXP基因表达分析系统检测3个管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3个管家基因在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中SRP14表达的差异最小,β-actin次之,18S-rRNA的表达差异较大.结论 管家基因SRP14和β-actin可作为检测T2DM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内部参考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8.0Gy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长期存活率及远后效应的影响。方法 7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照射对照及rhG-CSF大、中、小剂量治疗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均接受8.0Gy60Coγ射线照射。治疗组小鼠于照射后0.5和24h两次分别皮下注射rhG-CSF1000、500和250μg/kg,随时记录各组动物存活率,照射后70、160和300d进行外周血细胞计数分析,300d时检测各组存活小鼠造血和免疫相关指标。结果照射对照组动物照后19d内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2.1±3.0)d;rhG-CSF1000μg/kg治疗组照射后30、100和300d存活率分别为86.7%、86.7%和80.0%,死亡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较照射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照后300d时,rhG-CSF1000μg/kg治疗组的外周血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与正常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骨髓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hG-CSF治疗组的CD4+/CD8+比值倒置且250μg/kg剂量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rhG-CSF治疗组造血和免疫器官的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 rhG-CSF1000μg/kg治疗可以显著提高8.0Gy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存活率,但照射后300d造血和免疫系统相关指标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亚群的双标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 ,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理仍未阐明。RA的炎性滑膜及滑液内聚集了大量CD4 T细胞 (Th细胞 ) ,并生成各种细胞因子和活化标志 ,这些细胞及其生成的各种因子一直是人们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