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提取荷Lewis肺癌小鼠癌组织和肝组织富含溶酶体部分,并以溶酶体标志酶酸性磷酸酶(ACP)的游离酶和总酶活性比值作为观察溶酶体膜稳定性变化的指标,观察了亚硒酸钠对两种组织ACP酶活性和膜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硒对癌组织和肝组织ACP活性的异常升高有抑制作用、稳定溶酶体膜,在癌瘤增殖前期作用明显(P<0.05)。提示这种拮抗效应与硒直接和间接的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单链构型多态分析检测胃癌erbB-2基因异常李滨,童坦君应用PCR、单链构型多态分析(SSCP)技术并结合Southern印迹杂交从基因水平对胃癌erbB-2基因进行了研究,初步探讨erbB-2基因结构异常与胃癌发生的关系,以期为揭示胃癌发生机制提供...  相似文献   
3.
Na~+-K~+ATP酶是动物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膜酶,该酶在维持生理活动、基础代谢体温和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及细胞内外离子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  相似文献   
4.
细胞融合实验表明,衰老细胞具有生长抑制活性,细胞衰老是自身基因调控的结果。很多研究者开展了寻找衰老细胞中生长抑制因子的工作,抗癌基因Rb和p53与细胞衰老有密切关系,现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6.
含Arg-Arg寡肽的液相合成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rg-Arg二肽的胍基可以为NO合成酶利用,产生NO样舒血管效应.Arg-Arg的羧端用-CH_3封闭,活性降低.Arg-Arg的两个α-氨基用丙二酰基或丁二酰基封闭,活性进一步降低,为了观察Arg-Arg的氨端用氨基酸封闭可能造成的影响,本文合成了Leu-Arg-Arg和Ser-Leu-Arg-Arg两种寡肽,测定了它们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和血管舒张作用.结果表明,Arg-Arg的氨端用氨基酸或寡肽封闭,对舒血管作用无反面影响。合成的两种寡肽还可以有效地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设计抗血栓寡肽时,羧端引入Arg-Arg二肽可能会有益处.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测定了胃液蛋白质浓度和CEA水平,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胃液蛋白质浓度显著升高,敏感性65.0%,特异性86.7%,准确性81.6%。胃癌患者CEA水平升高显著,敏感性58.8%,特异性83.6%,准确性79.0%。用判别函数y=0.446·PQA+0.003·CEA将二者联合起来,使胃癌的敏感性提高为82.4%,特异性86.0%,准确性85.0%,2例早期胃癌均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 E.cooli 菌体蛋白为靶分子,采用光敏反应和 SDS—PAGE 技术分析了竹红菌甲素对蛋白质光敏氧化反应的敏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甲素可敏化蛋白质分子的光动力降解及分子交联。蛋白质分子的光动力降解及分子交联可被~1O_2猝灭剂 NaN_3抑制,而 O_2和 HO~-猝灭剂对反应未见明显影响,揭示甲素敏化蛋白质的光氧化由~1O_2介导,按Ⅱ型反应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p53基因缺失或突变与众多肿瘤有关。我们采用Northernblot方法对肾癌组织的p53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21例肾癌组织中,12例(57%)p53mRNA表达异常,其中7例明显增高,5例缺失或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53基因发生改变的多数是晚期和分化较差的肾癌组织,包括1例肾癌转移病灶和3例有肾静脉癌栓或肾门淋巴结转移的肾癌组织。这提示p53基因失活与肾癌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细胞向恶性发展或具有转移倾向的潜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血清凝集肿瘤细胞活性检测在恶性肿瘤临床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凝集实验,通过半定量计算肿瘤细胞凝集率测定血清的活性.结果:正常人、良性肿瘤患者及恶性实体瘤患者的血清均不同程度地诱导高转移潜能人鼻咽癌细胞(CNE-2L2)凝集,凝集率分别为28.2±8.3%、33.7±9.1%和68.3±10.8%.血清凝集肿瘤细胞活性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上的阳性率为94.2%,特异性为93.7%,准确性为94.0%.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人血清凝集肿瘤细胞活性可能是一潜在的广谱恶性肿瘤标志,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病情控制及预后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前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