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362篇
  国内免费   624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39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455篇
内科学   763篇
皮肤病学   101篇
神经病学   169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99篇
综合类   83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250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35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289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3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侧方淋巴引流是低位直肠癌3个重要的淋巴引流方向之一。沿引流途径清扫淋巴结是直肠癌根治术基本要求,也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但侧方淋巴结是区域淋巴结还是远处淋巴结,一直存在争议。这带来新辅助放化疗和侧方淋巴结清扫、以及新辅助放化疗对侧方淋巴结转移疗效的争议。笔者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规律、影响侧方淋巴结转移复发危险因素以及放化疗前后MRI检查对侧方淋巴结评估等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临床实践,探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侧方淋巴结清扫的选择和意义。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41~79岁。病人完成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廓清后,显露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根据肿瘤部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或者全胰腺切除术,并完成海德堡三角区域内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右半周骨骼化,胰体尾切除术时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左半周骨骼化,全胰腺切除术时原则上需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全周骨骼化,手术均彻底清除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夹角处的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30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其中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行胰体尾切除术,2例行全胰腺切除术,1例行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术;16例病人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术;3例联合左侧肾上腺切除术。30例病人中,5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范围为1.00周,8例为1.25周,8例为1.50周,9例为1.75~2.00周。16例病人离断胃左静脉,14例保留胃左静脉。3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7 min(165~495 min),术中出血量为275 mL(50~800 mL)。9例病人术中输注红细胞或冰冻血浆。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肿瘤长径为3.4 cm(1.2~7.3 cm),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0枚(9~3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枚(0~19枚)。30例病人中,20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中分化,10例为低分化。9例病人环周切缘为R0切除,17例为切缘1 mm R1切除,4例为R1切除。术后病理学T分期:30例病人中,3例为T1期,18例为T2期,5例为T3期,4例为T4期。术后病理学N分期:30例病人中,9例为N0期,13例为N1期,8例为N2期。术后病理学TNM分期:30例病人中,2例为Ⅰa期,2例为Ⅰb期,3例为Ⅱa期,11例为Ⅱb期,12例为Ⅲ期。(2)术后恢复情况:30例病人中,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Ⅰ级并发症6例,Ⅱ级并发症9例,Ⅲa级并发症3例,Ⅴ级并发症2例。术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1.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0,清扫1.25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1/8,清扫1.5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4/8,清扫1.75~2.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9/9,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离断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5/16,保留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1/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病人中,19例行术后辅助化疗;28例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8~68 d);2例病人死亡。3例病人术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3)随访情况:28例出院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随访期间,1例局部进展期病人发生局部复发,9例病人发生肝转移(4例可切除胰腺癌、4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1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发生腹膜转移。17例病人无瘤生存。结论海德堡三角清扫应用于胰腺癌根治术肿瘤根治程度较高,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稍高,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建议对选择性病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在高流量胰腺外科中心进行。  相似文献   
43.
Objective To find the pathogenesis of 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 (S IDS) from changes of pulmonurry surfactant. Methods By means of thin-layer ckromatography technique, surfactant in whole lung specimens of 10 infants with SIDS and 10 control infants without SIDS (dead of nonrespiratory diseases ) were examin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Results Eleven components in pulmonary surfactant were examined qualitatively, including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 sphingomyelin , phosphatidylcholine , phosphatidylserine , phosphatidylinositol , phos phatidylethanolamine , phosphatidylglycerol , diphosphatidylylycerol , phosphatidic acid, cholesterol and neutral lipids.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amount of surfactant of whole lung specimens in sudden death group [-(8.9±1.0) rng/g wet lung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12. 6±1.4) mg/g uet lung weight, P<0. 01]. Qualitative variance showed that the percentages of phosphatidylcholine (49. 4 % ± 2. 0 % ) and phosphatidylylycerol ( 2. 6 % ± 0. 7 % ) decreased markedly in sudden death group compared with those in control group (61.5 % ± 3. 0 % and 4.3 % ±1. 5%, P < 0. 01 ). Conclusion Before death there is serions defect on metabolism of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sudden death infants, with the amount decreasing and the ratio of its components being disturbed, 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thogenies of SIDS.  相似文献   
44.
前列腺癌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前列腺癌某些生物学行为的着急。方法 采用端粒扩增文件-酶(TRAP_ELISA)测定前列腺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结果 10例正常前腺组织无端粒酶活性。15例前腺腺癌组织中13你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86%。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4例检出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26%,其水平显著低于肿瘤组织。结论 端粒酶活性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  相似文献   
45.
病态嗓音的计算机定量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各类喉病患者嗓音声学参数及声谱图特征,探讨计算机声学测试技术在病态嗓音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计算机嗓音声学测试系统对78例正常成人及98例喉病患者元音信号进行检测,对其主要声学诊断及声谱图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主观听觉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了解神经精神狼疮(NPLE)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1992~1998年在本院风湿科诊治的26例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NPLE患者50%在起病1年内发病,有器质性脑病综合征11例,脑血管意外2例,癫痫4例,狼疮性头痛2例,精神症状或精神病7例。19例重症NPLE中,12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后10例病情缓解,2例死亡;7例单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者4例缓  相似文献   
47.
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 Ⅱ (IGF Ⅱ )isa 6 7aminoacidsingle chainpeptide ,whichisinvolvedinfetalgrowthanddevelop ment[1] .Thegrowth promotingpropertiesofIGF Ⅱ ,aswellastheirstructuralhomologytoproinsulinandIGF Ⅰarereflectedinthenameofthepeptides .Itisalsohelpf…  相似文献   
48.
49.
为评价硫酸奈替米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170例急性细菌感染性病人中作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硫酸奈替米星的有效率(95.3%)显著高于对照药硫酸丁胺卡那的有效率(84.1%),试验组病人咳痰和腰痛症状的平均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硫酸奈替米星治疗后细菌清除率达97.2%;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8%,对照组中有2例(3.2%)出现耳鸣、1例(1.6%)听力减退,但试验组病人用药后未发现听力异常。结论:硫酸奈替米星临床疗效优于硫酸丁胺卡那且较少耳毒性。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老年患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自1990年6月至1997年6月期间10例60y以上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发生各种并发症7例。4例死亡,分别死于肺部感染、脑出血、脑梗死和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1、3、5a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90%/90%、80%/80%、60%/60%。认为年龄已不再是老年尿毒症患者选择手术的障碍,老年患者同样可以安全地接受肾移植并获得满意的疗效。并发症所致的患者带肾死亡是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移植前原发疾病和合并症的积极治疗,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对提高老年肾移植的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