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9 毫秒
91.
目的 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网站、苏格兰院际指南网(SIGN)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RNAO)网站、国际指南协作网(GIN)网站、美国心脏协会(AHA)网站、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网站、欧洲心脏协会(ESC)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Web of Science、Embase、卫生保健及护理学数据库(CINAHL)、医脉通、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公开发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后饮食管理的证据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进行文献筛选及内容提取、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与证据等级评价。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其中6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2篇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纳入的6篇指南中,3篇的推荐级别为A级,3篇的推荐级别为B级;...  相似文献   
92.
转染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上调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ribonuclease inhibitor,RI)水平,探讨RI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RI基因转入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高表达RI的亚克隆细胞系MDA-MB-231/pLNCX-RI。RT-PCR、Western-blot等方法鉴定RI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高表达RI的亚克隆细胞系MDA-MB-231/pLNCX-RI;MTT结果显示,转染的RI基因能抑制细胞恶性增殖(P<0.01);细胞周期分析显示转染的RI基因使细胞停留在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RI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93.
结核分枝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是从结核分枝杆菌(MTB)减毒菌株H37Ra经121℃,20 min,高温高压处理后从菌体释放到上清液中一种多肽类抗原。γδ T细胞是一类广泛分布于非淋巴组织的非常规T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在抗MTB感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MTB-HAg可在体外有效刺激γδ T细胞增殖活化,使其更加高效地参与抗结核感染的过程,故MTB-HAg可作为设计新型结核疫苗或药物的潜在靶点。但由于MTB-HAg组成复杂,具体是何种成分刺激γδ T细胞发挥抗MTB感染功能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总结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产后随访的最佳证据,为构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方案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国际指南协作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美国糖尿病协会网站,临床指南-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OVID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泉方本地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随访有关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临床决策和原始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结果 共纳入9篇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实践指南5篇、专家共识、证据总结、临床决策和系统评价各1篇。通过对证据的总结,最终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血糖...  相似文献   
95.
96.
97.
耿荣光  韩爽  王占礼 《安徽医学》2024,45(4):420-426
目的 探讨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治疗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治疗组分为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组(罗慕组)和传统功能矫正器组(TB组),每组各30例。收集同期30例安氏Ⅱ类1分类但未参与早期矫治的儿童为对照组,随访观察。应用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Research 21.0)、Dolphin Imaging软件测量3组患者治疗(观察)前和治疗(观察)12个月后的下颌骨、上下牙弓及头颅侧位片中各项指标。结果 罗慕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下颌升支高度(Co-Go)、下颌基骨长度(Go-Po)、上牙弓宽度(UR6-UL6)、下牙弓宽度(LR6-LL6)、下齿槽座角(SNB)增加,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倾斜度(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组治疗12个月后较治疗前,Co-Go、Go-Po、UR6-UL6、SNB、下颌平面角(FMA)、下颌角(Ar-Go-Me)、下颌中切牙倾斜度(L1-NB)增加,ANB、U1-NA、覆合、覆盖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比较,LR6-LL6、FMA、L1-NB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罗慕组主观性评分高于TB组(P<0.05)。结论 个性化咬合诱导矫治器可以矫治儿童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同时有改善下牙弓宽度,控制下颌平面角和前牙唇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氧化石墨烯(GO)在小鼠骨骼肌和血液中的免疫反应性,评估其毒性效应。方法 超声破碎法制备GO纳米颗粒,动态光散射仪测定悬浮于去离子水和PBS的GO纳米颗粒粒径与表面电荷。将不同浓度(0.5、1和2 mg/mL)的GO悬浮液或PBS分别注入C57BL/6小鼠腓肠肌,HE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小鼠体内炎症和免疫反应性。采用扫描电镜、分光光度计和血栓弹性描记图(TEG)观察GO对体外人血红细胞形态、溶血和凝血的影响。结果 动态光散射研究显示,与水悬浮液相比,GO颗粒的PBS悬浮液具有更优的胶体分散性、稳定性、表面电荷效应及体内微环境模拟性。HE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小鼠腓肠肌中GO植入区周围的炎症浸润、肌纤维变性以及巨噬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和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包括F4/80+、CD11b+、CD11c+的平均阳性荧光面积百分比和CD3+CD4+细胞数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相比低...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基于MRI放射组学特征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ML)模型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进行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CSM的患者病例317例,并使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估治疗分数分为轻症组193例和中重度组124例。手动勾画脊髓轴位T2WI像生成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并提取放射组学特征,使用Z-Score标准化进行统一量度,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PCC)进行数据降维。使用递归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RFE)进行特征筛选,并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自适应增强机(adaboost, AB)、贝叶斯算法(native Bayes, NB)及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四种分类器模型来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体位限制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3年3月至12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20)、机器人组(n=20)和体位限制组(n=20)。3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机器人组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体位限制组在体位限制下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三角肌后束和冈上肌收缩时的平均肌电值(AEMG)和均方根值(RMS),肌骨超声测量患侧肩峰-大结节(AGT)间距。结果 治疗后,3组FMA-UE评分、MBI评分、AEMG、RMS和AGT间距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 10.850, P <0.001),体位限制组各项指标最优(F> 42.031, P <0.001)。结论 体位限制下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上肢功能及脱位状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肩周肌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