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1.
目的 评估Parkin蛋白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氧糖酵解和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首先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arkin蛋白在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随后构建高表达Parkin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为实验组,以转染空载体的MDA-MB-231细胞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葡萄糖、乳酸和ATP检测试剂盒检测两组细胞葡萄糖摄取量,乳酸和ATP生成量,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糖酵解相关蛋白GLUT1、PKM2和LDHA表达水平;运用细胞增殖实验、平板克隆及细胞划痕实验评估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MCF-10A细胞相比,MDA-MB-231细胞Park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高表达Parkin可使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乳酸生成下降,ATP水平上升(P<0.05),其增殖和迁移能力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Parkin组细胞糖酵解相关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用于高龄(年龄≥80岁)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选择行PKP的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6例,根据是否联合静脉麻醉分为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组(观察组)19例和局部麻醉组(对照组)17例。观察组术中采用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麻醉前10 min以0.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给药,并以0.4 μg·kg-1·h-1维持剂量至手术结束;2组均采用1.0%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总量40 mL。记录2组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满意度评分,观察2组患者术前(T0)、局部麻醉时(T1)、穿刺入椎体时(T2)、球囊扩张时(T3)、注入骨水泥时(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2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满意度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MAP、HR、VAS评分变化趋势波动,观察组患者MAP、HR、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2组均未发生心动过缓,血氧下降、血压波动等麻醉相关并发症。2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为高龄PKP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3家医院就诊的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排标准的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患者51例为治疗组,倾向性配对1:1,常规治疗患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消失率、持续时间、有效率,其他症状体征消失率、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好转率等。[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消失率分别为83.7%、61.3%、62.2%,对照组为61.0%、34.3%、35.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2.9±1.7)、(3.5±1.5)、(3.9±2.0) d,对照组为(3.9±1.3)、(4.8±1.5)、(5.2±1.8) 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治疗有效44例(86.3%);对照组为35例(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痰、气促、胸闷、食欲减退症状消失率分别为55.0%、61.5%、54.6%、34.8%,对照组为15.8%、14.3%、15.8%、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转重型4例(7.8%),对照组11例(2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CT好转28例(54.9%);对照组为23例(4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能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促、胸闷、食欲减退临床症状,提高主要症状有效率,降低普通转重型比例,提示连花清瘟颗粒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万雄飞  凃静  张怡 《中国药师》2022,(9):1603-160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药物治疗管理模式。方法:选择25名专家为函询对象,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函询征求专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意见。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6和0.85,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Kendall’s W)为0.301~0.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确定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管理模式的3个维度和21个条目。结论:德尔菲法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药物治疗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法联合带线铆钉法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症的临床疗效。针对本院一例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症的患者采用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法联合带线铆钉法。术后患者左踝关节伤口甲级愈合,踝关节无肿胀,行走无异常,功能恢复良好。术后2个月拍片示铆钉位置良好,无脱出移位。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法联合带线铆钉法对腓骨长短肌腱滑脱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多数患者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发生淋巴增殖性疾病(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LPDs)危险[1],特别是合并EBV(Epstein-Barr virus,EBV)、HBV感染的患者~([2])。再障可先于、同时、或继发于LPDs。本文报道1例慢性再障患者免疫抑制剂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选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预后相关基因,明确预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预后及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TICs)比例的关系,为DLBCL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从GEO中获取GSE56315、GSE12453和GSE87371芯片数据,用R的“limma”包筛选出DLBCL预后相关基因。将GSE87371数据集中的预后相关基因根据表达量中位值分为高、低表达组,从R语言的“survival”包中提取高、低表达组5年OS率及95%CI,然后利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相关基因与预后的相关性,使用R语言的“for”循环分析预后不良相关基因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等临床参数的关系。通过GSEA富集分析DLBCL预后相关基因在DLBCL中的相关信号通路。最后利用CIBERSORT算法计算DLBCL组织中TICs的比例,并分析预后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TICs比例的关系。结果 对GSE12353及GSE56315进行合并后的MERGE基因集进行筛选后获得DLBCL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445个(上调基因301个,下调基因143个),从GSE87371数据集获...  相似文献   
18.
<正>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是一种烟曲霉引起的变态反应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认识不足及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进展性呼吸衰竭和死亡。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本研究报道了1例通过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诊断的ABPA患者诊治过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华润武钢总医院、武汉市第九医院3家医院就诊的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排标准的连花清瘟颗粒联合常规治疗患者51例为治疗组,倾向性配对1∶1,常规治疗患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消失率、持续时间、有效率,其他症状体征消失率、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好转率等。[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治疗组主要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消失率分别为83.7%、61.3%、62.2%,对照组为61.0%、34.3%、35.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消失平均时间为(2.9±1.7)、(3.5±1.5)、(3.9±2.0)d,对照组为(3.9±1.3)、(4.8±1.5)、(5.2±1.8)d,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治疗有效44例(86.3%);对照组为35例(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痰、气促、胸闷、食欲减退症状消失率分别为55.0%、61.5%、54.6%、34.8%,对照组为15.8%、14.3%、15.8%、7.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转重型4例(7.8%),对照组11例(2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部CT好转28例(54.9%);对照组为23例(45.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连花清瘟颗粒能明显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的发热、乏力、咳嗽、咳痰、气促、胸闷、食欲减退临床症状,提高主要症状有效率,降低普通转重型比例,提示连花清瘟颗粒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在湖北武汉圆满闭幕,此次军运会的医疗保障服务面临着政治要求高、影响大、覆盖面广、任务重、突发卫生事件不确定性强等考验。本文根据此次军运会的医疗保障服务经验,从经验借鉴、资源利用、城市特点等方面,总结了此次军运会圆满成功的医疗保障服务方面的创新性举措,为未来大型赛事的举报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