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67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54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5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MetS), impaired fasting blood glucose (IFG), insulin resistance (IR), hypertriglyceridemia (HTG), and low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in adult Uygur and Kazak populations. Questionnaires, blood pressure,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 and fasting glucose were evaluated. The age-adjusted prevalence of MetS and IFG was 3.43- and 1.47-fold higher, respectively, in Uygurs compared with Kazaks. The prevalence of IR and HTG was 1.33- and 2.22-fold higher, respectively, in Uygurs compared with Kazaks. In addition, the prevalence of low HDL-C was 4.05-fold higher in Uygurs compared with Kazaks. These data depicted greater risk for cardiometabolic syndrome in Uygurs compared with Kazaks. In addition, all prevalence with the exception of low HDL-C was greater in men compared with women in both ethnic groups. For body mass index (BMI)<24, 24 to 28, and ≥28 kg/m2, the prevalence of MetS, HTG, and low HDL-C was higher in Uygurs than Kazaks at the same BMI level. For individuals with a BMI between 24 and 28, the prevalence of IR but not IFG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Uygurs than Kazaks. At BMI≥28, neither IFG nor IR was over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ethnic groups.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2月~2010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反流症状的31例临床资料。结果:31位被确诊为NERD的患者在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后烧心、反酸、胸痛、反食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的有28例,总有效率为90.32%。结论:NERD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及埃索美拉唑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县级医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疾病转归情况进行分析,明确患者各种疾病的转归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县级医院,并对该医院2006-2008年20 533例住院患者疾病转归按年度、性别、民族、疾病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总体治愈率42.10%(8663例)、好转率51.10%(10 463例)、未愈率6.00%(1242例)、病死率0.80%(165例).各年龄组患者中,60岁以上、45~ 59岁、15 ~44岁年龄组患者病死率较高;各系统疾病患者中,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检查异常所见不可类于它处患者病死率较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疾病种类、住院年度4个单因素均对疾病转归有影响,而民族因素对疾病转归无影响.结论 该县级医院患者常见病、多发病的治愈率+好转率在90%以上;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检查异常所见不可类于它处患者病死率较高;各年龄组患者中,15岁以上各年龄组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4.
车立新  杨波  李坤 《中国医药导报》2012,9(30):66-68,74
目的探讨自体、异体人工移植物重建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ACL断裂患者60例临床资料,将采用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ACL患者30例设为A组,将采用关节镜下异体B-PT-B重建ACL患者30例设为B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沉降、C反应蛋白及体温变化情况,并用KT-2000、BiodexIKDC、Tegner、Lysholm等方法评估手术效果及肌力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30~55个月,两组发热天数、术后第6天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膝前痛21例(70.0%),明显高于B组13例(43.33%);髌股关节压痛B组为18例(60.0%),A组28例(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IFDC评分、Lyshom评分、Tegner评分、大腿围度差值、KT-2000前移距离、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体和异体移植物在术后均需要经历再血管化和韧带化,使得移植物强度在术后早期不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术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我科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共34例,按手术切口方向位于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或位于颞上方及鼻上方分为Ⅰ、Ⅱ两组,术后比较角膜散光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着时间延长,手术角膜散光度均逐渐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度均在术后1周时较术前增加最多,但随着时间增加,角膜散光度也逐渐减小。结论采用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白内障治疗前应根据患者的角膜散光情况特异性选择手术切口方向,即在角膜曲率最大处子午线方向做透明角膜切口。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冠状动脉心肌桥(MB)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分析1 500例CAG结果,记录MB的位置及长度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位置及程度。结果检出MB179例(11.9%),其中165例(92.2%)为单发肌桥,14例(7.8%)为多发肌桥,以左前降支(LAD)为最多,共152例(84.9%)。Ⅱ~Ⅲ级狭窄的MB患者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级狭窄的MB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多为LAD单发,有加促其近段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的可能,MB的狭窄程度越严重,引起心肌缺血越严重;对于有缺血症状的MB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47.
李疆  蒋伟  曹同文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71-72,75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特点与合理选用情况,提出用药建议,以便临床上的指导与实践。方法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共35例,以《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法,对所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合理性的临床统计分析,以方便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耐药发生及其传播,提高老年肺炎的治愈率。结果对老年肺炎患者临床使用药物多达16种,并且搭配了具有消炎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同用,普遍运用联合用药,治愈率达到34.3%,好转率达65.7%。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抗生素药物应用普遍合理,要选择高效、高敏药物,其依据为疾病的特点与病原学诊断及药敏实验,同时要严格遵循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针对不良反应进行合理用药,做到有效实施药学的监护,治疗效果力争理想。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冠心病伴高血压和冠心病不伴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在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冠脉造影方法确诊冠心病,采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确定冠心病的类型,采用美国JNC7指南标准确诊高血压,采用酶法测定血清尿酸水平,比较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差异及冠心病伴高血压和冠心病不伴高血压与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结果除甘油三酯外,不同类型冠心病之间各危险因素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冠心病伴高血压组的血清尿酸水平略高于冠心病不伴高血压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的类型不影响血清尿酸的水平,冠心病伴高血压组的血清尿酸无明确的高浓度表达。  相似文献   
49.
赵江林  刘建红  宋乙平  冯晓英 《中外医疗》2012,31(27):125+127-125,127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1例患儿随机分为丹参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例、85例。香丹治疗组用常规治疗及加用香丹注射液;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症状、体征及肺部湿性啰音消失及疗程结束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从症状改善时间方面相比,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丹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应用价。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和动脉血压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