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4篇
  免费   1155篇
  国内免费   941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80篇
基础医学   618篇
口腔科学   195篇
临床医学   1410篇
内科学   91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4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671篇
综合类   22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049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1622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0篇
肿瘤学   42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224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54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324篇
  2010年   1015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0 毫秒
61.
Chlorotoxin, one of the key toxins in scorpion Leiurus quinquestriatus venom, has been shown to bind specifically to glioma cell surface as a specific chloride channel blocker. In this study, a purified, recombinant chlorotoxin-like peptide from the scorpion Buthus martensii Karsch (named rBmK CTa) was characterized by in vivo and in vitro studies. The results from cell proliferation assay with human glioma (SHG-44) cells showed that rBmK CTa inhibits the growth of glioma cells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with an IC50 value of approximately 0.28 μ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IC50 value for normal astrocytes increased to 8 μM. Thi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rBmK CTa had specific toxicity against glioma cells but not astrocytes. Results from whole-cell patch-clamp recording showed that chloride current in SHG-44 was inhibited by rBmK CTa in a voltage-dependent manner and percent inhibitions for the blocking action of rBmK CTa (0.07 and 0.14 μM) on ICl was 17.64 ± 3.06% and 55.86 ± 2.83%, respectively. Histological analysis of rBmK CTa treated mice showed that brain, leg muscle and cardiac muscle were the target organs of this toxi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BmK CTa may have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human glioma. It represents an approach for developing a novel therapeutic agent.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抗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自身抗体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以阐明该抗体参与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方法:用β1-AR细胞外第二环合成肽段免疫抗β1-AR自身抗体阴性大鼠(9周),定期检测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心功能、心肌组织凋亡现象和caspase-3,8,9活性。结果:(1)免疫组大鼠的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滴度逐渐升高并维持于高水平[1∶(1280±0.07)];对照组始终在1∶10左右;(2)TUNEL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免疫组大鼠在免疫3、4、5周心肌组织发生明显凋亡,caspase-3,8活性增高,免疫7、9周心功能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抗β1-AR自身抗体可能通过激活死亡受体途径促进在体大鼠的心肌细胞发生凋亡,最终引起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63.
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研究了大鼠杏仁中央核内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的增龄性变化,血管活性肠多肽标记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杏仁中央核的外侧亚区,外囊亚区内亦有少量分布,偶见于内侧亚区和腹侧亚区。  相似文献   
64.
习婧媛  韩颖  陈湘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19-2125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我国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方法 数据来自全国疾病监测系统死亡数据资料,运用Joinpoint模型计算死亡率的年度平均变化百分比(AAPC)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解释该趋势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0—2019年我国居民四种慢性病的粗死亡率由456.22/10万上升至556.00/10万,标化死亡率由541.40/10万降至419.83/10万。死亡率变化是人口构成和其它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构成因素促进了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上升,贡献值分别48.52/10万、5.12/10万、135.28/10万、38.39/10万;其它危险因素促进糖尿病死亡率上升,而驱使另3种慢性病死亡率下降,贡献值分别- 23.11/10万、1.27/10万、- 55.87/10万、- 49.83/10万。结论 我国综合防控重大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取得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加剧,上述疾病依然是引发死亡的主要原因,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毒死蜱暴露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30只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TL)、毒死蜱低剂量组(CPF2.5)和毒死蜱高剂量组(CPF5),分别灌胃植物油、毒死蜱2.5 mg/kg bw和毒死蜱5 mg/kg bw,1次/d,连续14 d。采用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对小鼠焦虑样行为进行检测; 采用16S rDNA测序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变化; 用LEfSe筛选各组间差异菌群; 采用Spearman分析研究肠道差异菌和焦虑样行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CTL相比,CPF2.5和CPF5小鼠进入旷场中心次数减少(F=6.404,P=0.042,P=0.002),在开臂的活动路程百分比、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以及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均降低(F=8.525,P=0.002,P=0.002; F=17.486,P<0.001, P<0.001; F=4.751,P=0.023,P=0.01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EfSe 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结果显示,Dubosiella、Muribaculum、Akkermansia等菌在对照组富集; Odoribacter、PrevotellaceaeUCG_001菌在CPF2.5组富集; Proteobacteria、Rhizobiaceae、Ochrobactrum、Rhizobiales菌在CPF5组富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uribaculum与EPM开臂活动路程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06, P=0.012; r=0.455, P=0.025),Odoribacter和EPM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呈负相关(r=-0.486, P=0.016)。结论 毒死蜱暴露后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改变可能与特定的肠道菌群丰度(MuribaculumOdoribacter)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分析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探讨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间的关联性,为改善中老年抑郁干预措施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并依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评价健康行为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在8 681名调查对象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0.3%;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联规则中的强关联规则为无体力活动、睡眠不足、不饮酒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男性中为无体力活动、吸烟、无社交活动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女性中无体力活动、无社交活动、睡眠不足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结论 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是相互关联的,可通过针对多种行为的联合干预,改善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与RAR - β、MGMT 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交互效应。方法 基于课题组建立于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的已婚妇女人群队列,选取2014年6月 - 9月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CINⅠ147例、CINⅡ/Ⅲ 134例)及正常宫颈妇女(15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因素,采集空腹静脉非抗凝血与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导流杂交法判定HPV感染状况。采用Kruskal - 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指标评价交互效应。结果 血清叶酸在NC、CINⅠ和CINⅡ/Ⅲ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清叶酸(≤23.13 nmol/L)可增加CINⅠ和CINⅡ/Ⅲ的发生风险(OR = 6.78,95%CI:3.75~12.26;OR = 64.13,95%CI:18.34~224.20),且随病变进展,血清叶酸逐渐降低(χ2趋势 = 92.69,P<0.001)。CIN组RAR - β、MGM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且甲基化率随病变进展逐渐上升(χ2趋势 = 20.19,P<0.001;χ2趋势 = 15.35,P<0.001)。在各组中低血清叶酸与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呈正相加交互作用(CINⅠ:S = 2.23,95%CI:1.63~8.08,S = 1.21,95%CI:1.01~10.01;CINⅡ/Ⅲ:S = 2.43,95%CI:1.72~6.80,S = 2.83,95%CI:1.55~8.10),但未显示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低血清叶酸和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可能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分析8~11岁儿童体成分和尿酸的含量以及不同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差异,分析血尿酸与体成分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以2020年4—12月在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营养科体检的306例8~11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检测身高、体重及体成分各项指标,并检测血清尿酸的水平,分析该年龄段儿童体成分特征及其与尿酸的相关性。结果 男童和女童体成分各指标相比,男童的BMI显著高于女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3,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体脂百分比(PBF)在女童中判断肥胖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642),而在男童中的一致性较低(Kappa值=0.438);男童中9岁年龄组一致性最高(Kappa值=0.669),女童中11岁年龄组一致性最高(Kappa值=0.761);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酸与体成分各指标均呈正相关,男童中,BMI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最大(r=0.579,P<0.001);女童中,BMI(r=0.706,P<0.001)、体脂肪含量(r=0.705,P<0.001)与血尿酸的相关性最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MI对8~11岁儿童血清尿酸影响最大(P<0.05)。结论 太原市8~11岁儿童身体状况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体成分PBF与BMI筛查8~11岁儿童肥胖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体成分各指标与血清尿酸水平均有相关性,对于BMI较高的儿童,应注意预防早期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分娩前静脉血铬(chromium, Cr)水平与孕妇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2016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从中随机选取442例PE病例[195例早发型子痫前期(early-onset PE, EOPE)和247例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E, LOPE)]和1 745例正常妊娠孕妇。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等,以及检测其全血中的重金属Cr浓度。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Cr暴露对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PE组孕妇全血Cr暴露水平为[9.54(3.40, 39.26)]μg/L,其中EOPE组为[9.75(3.56, 55.38)] μg/L,LOPE组为[9.36(3.21, 39.24)] μg/L,均高于与正常妊娠孕妇的[7.02(0.10, 30.05)] μg/L(均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混杂因素后,Cr暴露与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均有关,且对EOPE影响更大。  结论  妊娠Cr暴露与PE的发生风险有关,并与EOPE的发病风险关联更大。  相似文献   
70.
Acute leukemia is a clonal malignancy ofhematopoietic tissue characterized by proliferation ofabnormalblastcellsin the bone marrow and impairedproduction of normal blood cells.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 MRI) isuseful in characterizing normal andabnormal bone marrow ( BM) because of its ability todistinguish fatfrom denser,more cellulartissuessuchas leukemia.MRIalso presentsa more global view ofthe BM than biopsy materials and,therefore,may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diffuse hematopo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