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7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6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585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105篇
特种医学   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1635篇
预防医学   241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361篇
  1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21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87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医学生需要具备不同层次的能力,所以需要不同的考试形式来衡量能力的高低。不同考试方法的选择对于反映所选课程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维也纳医科大学的考试设计及其作用,以及对我国医学教育评估的启示。通过学习奥地利先进的教学评估理念和方法,可为我国医学教育评估方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已有研究证明其与严重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心力衰竭、脑卒中和心肌梗死)有关,目前全球心房颤动的患病人数超过了3 300万,预计未来40年内其患病率将增加1倍以上。多年来,医学相关人员在探究心房颤动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开创改进其治疗方法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目前心房颤动的治疗管理仍是临床医学上的一个难题,尽管心房颤动治疗的手术消融和导管消融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但对于心房颤动最佳的治疗方式、消融能量的选择尚无统一定论。导管消融通常需要多次手术且成功率低,而手术消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鉴于心脏外科医生和电生理学家之间的密切合作,结合导管及微创手术消融诞生了一种治疗心房颤动的新型策略——混合消融模式。混合消融克服了导管消融和微创手术消融的缺点,减少了不良结局,在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尤其是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上取得了可观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回顾心房颤动消融的研究进展,对比分析目前混合消融模式治疗心房颤动的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这种新型心房颤动治疗策略的优势与挑战,以期为临床心房颤动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3.
自行设计和制造平面和三维立体培养室及贮液室等构件,用医用硅胶管连接;转子泵作为动力源,贮液室通气口供给5%CO2 95%空气,恒温水浴箱保持构件37℃恒温,这样组成了种植细胞与生物瓣支架复合体的脉动培养系统,并进行生物力学和生物相容性测试,为心脏组织工程瓣的体外构建提供研究器材。结果显示,该装置密闭性能好,内环境能保持37±1℃、CO2浓度5%±1%、pH值6.8~7.5;流量在0.125~6.0L/min的范围内任意调节;同种瓣膜上的内皮细胞经2周培养后扩增约10倍;瓣膜支架的细菌和霉菌培养均为阴性,说明我们构建的脉动流培养系统能有效地模拟体内脉动流场实现种植细胞在体外的增殖、重塑,为心脏组织工程瓣的体外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市HIV、HCV、HBsAg、梅毒在一般献血人群的感染情况,确保输血安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IV、抗-HCV、HBsAg、RPR和TRUST试验检测梅毒。结果在献血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为5.36%;抗-HCV阳性率为1.35%;梅毒阳性率为0.42%。结论多次献血者HBsAg检测阳性率较低;有献血浆史的献血者抗-HCV检测阳性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癫痫的,I岳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000例脑卒中患者中60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癫痫的总发生率6.00%,卒中后早期癫痫的发生率为53.33%(32/60),晚期发生率为46.67%(28/60),以部分发作为最多占65.00%(39/60),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有关,皮质病灶较易发生卒中后癫痫,皮质(10.65%)与皮层下(2.7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不同卒中类型癫痫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最常见原因,皮层病灶较易发生癫痫。  相似文献   
16.
检测切应力作用下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uPA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可能机制.用5 dyn/cm2和10 dyn/cm2的切应力处理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NRK-52E),作用时间分别为1、3和6 h,用RT-PCR法检测tPA及uPA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切应力呈大小和时间依赖性下调肾小管上皮细胞tPA及uPA mRNA的表达.在糖尿病肾病早期,高滤过引起的切应力增加可抑制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tPA和uPA mRNA表达,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参与小管间质细胞外基质的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本地某乡镇一次麻疹疫情的流行强度,描述其三间分布,分析暴发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酶联免疫捕获法检测麻疹IgM抗体,作免疫空白与麻疹发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006年5月~7月,该乡镇发生30例麻疹局部暴发,其中29例儿童麻疹,1例成人麻疹,5例麻疹IgM抗体阳性。发病地点主要为小学和和幼儿园,罹患率分别为7.94%、7.87%。免疫空白与发病关系研究表明,初种免疫空白OR=7.2,X2=6.84,复种免疫空白OR=11.0,X2=9.48;影响免疫空白形成的社会因素调查,未接受麻疹疫苗初种或复种儿童的父母双亲常年在外务工占82.4%(28/34),有麻疹疫苗接种史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占35.3%(12/34),二者有统计学差异(X2=15.54)。结论免疫空白是麻疹暴发形成的重要因素,农村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形成隔代抚养教育对计免工作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行细菌检查的58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结果PCR检验阳性检出率(89.66%)高于细菌培养法(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检验法应于阴道炎患者阴道细菌检查中,阳性检出率高,可为阴道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准确的科学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性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RCSP)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确诊的463例CSP并行聚焦超声消融(FUAS)或子宫动脉介入栓塞(UAE)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随访其再妊娠情况,失访72例,成功随访391例,117例再次妊娠,24例为RCSP。回顾性分析R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处理方式。结果391例CSP患者,122例行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34例再次妊娠,5.9%(2/34)为RCSP;269例行UAE联合宫腔镜手术,83例再次妊娠,26.5%(22/83)为RCSP。UAE组RCSP发生率高于FU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RCSP患者,22例行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2例行UAE联合宫腔镜手术,均一次性治疗成功。RCSP患者中,79.2%(19/24)剖宫产≥2次,87.5%(21/24)人工流产≥2次,70.8%(17/24)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结论既往多次剖宫产史、多次人工流产史、子宫下段瘢痕厚度偏薄及CSP初次治疗方式可能与CSP复发相关。FUAS联合宫腔镜手术是CSP及RSCP的适宜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 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 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 对于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的内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更有效。对内镜的微生物学监测不能仅局限于钳子管道的监测,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需监测副送水管道,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