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4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28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41篇
口腔科学   67篇
临床医学   360篇
内科学   25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15篇
综合类   439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43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5篇
肿瘤学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12月因门脉高压、脾大、脾功能亢进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脾切除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下手术21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50例(开腹组)。应用GraphPad Prism 6.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术中、术后相关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P<0. 05),而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次数、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少于开腹组(P<0. 05);两组间的腹腔出血、腹、盆腔积液、肺部感染、胰瘘以及门静脉血栓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腹腔镜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胃癌胃切除病人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90例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无风险的胃癌胃切除病人,围术期分别接受三种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回顾性分析三种方案的营养支持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将90例病人分为A、B、C三组,A组(肠道预适应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前口服、术后管饲整肠内营养混悬液[整蛋白-中链三酰甘油(TP-MCT)];B组(整蛋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C组(短肽组):术前常规进食、术后管饲肠内营养混悬液[短肽(SP)]。比较三组病人术前及术后第1、7天营养指标(白蛋白、总白蛋白、前白蛋白);术前及术后第7天人体测量指标:体重、体质量指数、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人体成分指标以及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胰岛素抵抗指标(血糖、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同时观察比较三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耐受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长。结果三组病人术后营养相关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时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腹胀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腹胀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感染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C组感染例数与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术后胃瘫例数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时间显著早于C组(P<0.05),A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案在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以及住院时长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术前无营养风险的病人,术前3 d常规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行肠道预适应,能够减少术后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感染、胃瘫的发生率,尽早恢复病人经口进食,提高了病人术后使用肠内营养的依从性,有利于病人术后恢复。术前无肠道预适应病人,术后使用短肽型营养剂在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优于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TP-MCT)。  相似文献   
93.
邱勇 《中国骨伤》2020,33(2):97-99
正目前,脊柱截骨矫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在脊柱畸形,尤其是重度脊柱畸形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相比单纯的后路内固定术,截骨矫形术对矫正脊柱的畸形,重建脊柱的整体平衡具有更好的疗效。根据截骨的方式和范围,其主要包括Smith-Peterson截骨术(SmithPeterson osteotomy,SPO),经椎弓根截骨术(pedicle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体外超声联合微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为超声微泡促进干细胞迁移的体内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超声联合微泡组、单纯超声组、单纯微泡组及空白对照组.超声探头频率1 MHz,强度1 W/cm2,进行脉冲超声辐射,采用transwell小室培养法,观察超声联合微泡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运动的影响.结果 空白对照组、单纯微泡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较低,超声联合微泡组与单纯超声组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比空白对照组、单纯微泡组迁移能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超声及超声联合微泡作用能明显增强间充质干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95.
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考察中药材硫磺熏蒸情况。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一增补本收载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进行检测,并按种类、外观、成分等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可知,部分中药材及饮片的熏蒸现象较为严重。结论:此次检测结果可以为制定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及品种提供依据,加强中药材及饮片的管理。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同企业生产的培养基用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沙门茵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理化属性、适用性检查、生化试验、活茵检出四个方面对五个生产企业生产的培养基与实验室配制的培养基进行比对试验。结果:五个生产企业的相关培养基质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沙门茵检查的要求,实验室自行配制的RV和XLD等培养基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够理想。结论:研究结果可用于沙门茵检查用培养基质量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97.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oxicity of melamine to humans, the stone composition and urinary metabolic lithogenic factors of rats fed diets containing melamine including the infant’s melamine-induced stone composition were studied. Sixty 4-week-old male rat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fed diets containing no melamine (control), 0.1 % melamine, and 1 % melamine for 4 weeks. At the end of experiment, the collected stones and 24-h urines from rats were, respectively, measured with compositions and metabolic lithogenic parameters. The stone from an infant who ingested melamine-adulterated formula was also included in compositional analysis. Across three groups, the stone was only detected in 1 % melamine group, with composition of almost melamine different from the affected infant’s stone composed of melamine and uric acid with a ratio of 1:2.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urine calcium and phosphate excre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1 % melamine group. Urine uric acid excre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ut citrate excretion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0.1?% and 1?% melamine groups. Urine oxalate excretion and pH were indicated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dition based on urine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s, melamine–uric acid stone seems difficult to be formed in the rats due to their characters of urine high-pH and low-uric acid.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the stone composition of rats fed melamine was not and could not be as that of infants fed melamine-adulterated formula, two species had a different mechanism of melamine-induced stone formation; (2) the exposure of melamine could result in abnormalities of urine metabolic lithogenic factors to rats, perhaps as well as human beings.  相似文献   
98.
钱珊珊  秦利荣  戴惠珍 《中国药房》2014,(22):2029-2031
目的:了解双膦酸盐类药物的使用状况及趋势。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南京地区34家医院2010-2012年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膦酸盐类药物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加,销售金额平均增幅达25.5%,DDDs以年均14%的速度增长,DDC处于稳中略降的态势。双膦酸盐氯屈膦酸由于口服方便、价格便宜,市场占有率依然较高,2012年销售金额占10.65%。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更佳的第三代双膦酸盐占据了主要市场,以唑来膦酸(2012年销售金额占63.81%)和阿仑膦酸钠(2012年销售金额占12.59%)为主。结论:双膦酸盐类药物在骨吸收相关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第二代和第三代双膦酸盐已经占据了主要市场。  相似文献   
99.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磷酸可待因、吗啡、盐酸罂粟碱四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试样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色谱柱为100%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柱温从100℃程序升温至270℃,保持20 min,检测器为 FID。结果:薄荷脑、磷酸可待因、吗啡、盐酸罂粟碱在各自测定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各成分平均回收率(n=6)在96.76%~113.34%,RSD<6.0%。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强力枇杷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制备非诺贝特固体分散体。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考察药物和载体的比例、混合温度、冷却温度对溶出率的影响,比较固体分散体和物理混合物的溶出率的区别。结果:药物和载体比例达到1∶2时,载体的量足够使药物分散均匀;混合温度对溶出率影响较大;冷却温度对溶出率影响不大。与物理混合物相比,固体分散体将非诺贝特的溶出率显著提高。结论:非诺贝特固体分散体提高了非诺贝特的体外溶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