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7篇
  免费   1074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328篇
儿科学   90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1057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313篇
内科学   913篇
皮肤病学   335篇
神经病学   290篇
特种医学   357篇
外科学   1520篇
综合类   3877篇
预防医学   1112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894篇
  2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22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253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13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1067篇
  2010年   1171篇
  2009年   1218篇
  2008年   976篇
  2007年   1090篇
  2006年   948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690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579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副反应。方法 对26例符合筛选条件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在数字减影技术指导下,采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子宫及肌瘤缩小程度和副反应。结果 26例行栓塞治疗患者,除1例巨大肌瘤者碘油充填不满意,术后1周行子宫切除术外,25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子宫体积平均缩小45.0%和60.7%,肌瘤平均缩小65.6%和81.1%。主要副反应为下腹疼痛,一般较轻微。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疗效显著且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对HBsAg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 (HBV)宫内阻断作用。【方法】拉米夫定组 43例 ,孕 2 8周起口服拉米夫定 ,每天 10 0mg至产后 30d。对照组 5 2例 ,未予用药。两组孕妇均于孕 2 8周、分娩前 ,其新生儿于生后 2 4h内免疫接种前抽静脉血检测HBsAg、HBeAg及HBV的定量。【结果】拉米夫定组孕妇HBV的DNA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新生儿宫内感染率 (16 3% )明显低于对照组 (32 7% ) ,P <0 0 5。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携带HBV孕妇产前服用拉米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广州地区献血者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中的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状况,探讨TTV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sAg及抗HCV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不同献血人群血清标本进行TTV-DNA检测,并对所有标本进行了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及抗-HAV、抗-HEV、抗-HGV筛查.结果: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为7.6%(43/564),其中有偿献血者和无偿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分别为9.4%、5.9%;单一ALT异常无偿献血者的TT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ALT正常无偿献血者(10.6%、4.2%,P<0.05),HBsAg及抗-HCV阳性献血者中的TT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8.3%.结论:本文结果显示广州地区献血者中存在TTV感染,而且在有偿献血者中感染率相对较高.TT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与HBV、HCV重叠感染并与AL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试用中华眼镜蛇蛇毒消耗补体,观察其对豚鼠到SD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一次性给予小剂量CCV腹腔注射后可明显降低大鼠血清补体溶血活性,4-24小时后渐降至给药前1/2以下水平。CCV可明显延长异种移植心脏4 存活时间达2.5-36小时,对照组仅为25分钟;CCV与脾切除,前列腺素E1联用可进一步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时间,最长1例达40小时。  相似文献   
75.
手辅助腹腔镜取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和运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切除供肾并行肾移植术 ,了解该方法的优缺点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用成年狗作动物实验进行手辅助腹腔镜供肾切除术并移植 ,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 ,供肾热缺血时间 ,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及供者的康复情况等。结果 实验狗术后均存活 ,供肾切除手术时间平均 13 2min ;肾热缺血时间平均 83s ,移植肾再灌注后排尿时间平均 74s。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活体供肾切除术易于掌握 ;手术时间短 ;供肾热缺血时间短 ,质量好 ;供肾者手术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活体供肾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76.
江雅  冯丽钦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73-2473
根据静脉炎的分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护理静滴可达龙引起的静脉炎:Ⅰ度静脉炎予赛肤润外涂按摩2min,抬高患肢20°~30°;Ⅱ度静脉炎予硫酸镁湿敷、外涂赛肤润两种方法交替使用;Ⅲ度静脉炎行短波治疗,后予赛肤润外涂。护理17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为比较按药物血浆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与体表面积计算伯尔定用量的两种方法在化疗中对血液毒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按接收的先后顺序 ,42例病人单盲随机分为按体表面积计算组和按AUC计算两组 ,总结两组的血液性毒性和疗效 ,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 42例病人均可评价疗效 ,AUC和体表面积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47 6 1%和 19 0 5 %。AUC组明显高于体表面积组 ,但P =0 0 5 ;AUC组和体表面积组白细胞 (WBC)减少发生率分别为 38 10 %和 76 2 0 % ,Ⅲ和Ⅳ度为 4 76 %和 2 8 5 7% (P >0 0 5 ) ;血小板 (Pt)减少发生率分别为 4 76 %和 19 0 5 % (P >0 0 5 ) ;血红蛋白 (Hb)减少发生率均为 47 6 2 % ,Ⅲ和Ⅳ度为 9 5 2 %和 4 76 % (P >0 0 5 )。【结论】应用伯尔定行全身化疗 ,按AUC计算用药剂量在提高疗效和降低血液毒性反应方面优于按体表面积计算。  相似文献   
78.
以往的观点认为,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应尽量避免手术.因为传统的外科手术难免会影响小儿颌面与牙胚的发育,破坏其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疗效亦不满意.鼻窦内窥镜手术(endoscopic sinussurgery,ESS)成功地用于治疗成人鼻腔、鼻窦疾病的经验,使人们重新探讨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小儿慢性鼻腔、鼻窦疾病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对小儿不同发育时期鼻腔、鼻窦解剖学的详细研究,及对鼻窦炎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学的重新认识,为ESS治疗小儿鼻腔、鼻窦疾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使ESS治疗逐步成为可能.本文试就ESS治疗小儿鼻腔、鼻窦疾病的现状作一综述,以供同道们参考.1 ESS适应证据Wolf等对1~12岁小儿的干颅骨94具、尸头8具的鼻腔、鼻窦进行观察,证明其前后组筛窦、中鼻道、钩突、半月裂和筛漏斗已经发育.因此,在内窥镜下对上述部位行ESS是可行的.手术适应证的选择:①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如筛泡肥大,中道粘膜肥厚、息肉样变.中鼻甲息肉样变等,选择钩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 21例正常人和 31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后,以及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血管内经和血流量的变化.[结果]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而性别、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型糖尿病组反应性充血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9.0± 4.9)% vs (15.5± 3.0)%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管内径变化率 [( 17.3± 8.4)% vs (23.3%± 3.5)% , ( P< 0.01)],含服硝酸甘油后血流量 [( 126.1± 48.2) mL/min vs (157.8 ± 52.6) mL/min (P< 0.05)]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而且还存在非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0.
钟球  高翠南 《广东医学》2003,24(3):309-310
目的:从分子流行病学的角度探讨广东省结核分支杆菌菌株流行的分布。方法:构建广东省74株临床分离的以RFLP为基础的结核分支杆菌的IS6110 DNA指纹图谱技术,确诊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的流行分布。结果:24.3%(18/74)的结核菌株的IS6110 DNA指纹相似值在1-0.65之间,鉴定结果为它们均是“北京家族”结核分支杆菌菌株。结论:广东省结核菌株流行主要存在着遗传关系接近,在基因水平上相关程度较高的“北京家族”结核分支杆菌菌株,且该家族菌株正以一定的比例在我省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