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90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2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683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6篇
  2篇
中国医学   66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89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李杰  欧余航  陈强 《安徽医药》2015,19(10):1869-1872
目的:建立复方九节茶乳膏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九节茶和冰片进行鉴别;HPLC 双波长法测定复方九节茶乳膏中反丁烯二酸与迷迭香酸含量。采用 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B)—0.1%甲酸水溶液(D),梯度洗脱[0~10 min,5% B→20% B;10~25 min,20% B;25~30 min,20% B→5% B;30~35 min,5% B],流速为1.0 mL·min -1,检测波长为210 nm 和330 nm,柱温为30℃。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反丁烯二酸和迷迭香酸线性范围分别为6.53~65.28 mg·L -1(r =0.9999)和4.26~42.64 mg·L -1(r =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RSD =0.82%)和100.9%(RSD =0.63%)。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42.
目的:基于近10年文献分析头痛病中医证型和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各数据库相关文献,筛选、数据规范化、提取证素并录入,用Excel、SPSS20.0软件进行证型、证素统计。结果:头痛病常见证型为痰湿中阻、阴虚阳亢、肝阳上亢;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肝、肾,常见的病性证素为阴虚、痰、阳亢、血瘀。结论:痰湿中阻、阴虚阳亢为头痛病常见证型,肝、肾、阳亢、阴虚为常见证素,血瘀、痰是头痛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实性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概念图教学策略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抽取本校2012级220名护理本科学生,甲班110人为试验组(概念图教学组),乙班110人为对照组(传统教学组).试验组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概念图呈现的方式展示教学目标,并选择部分内容进行概念图授课,同时要求学生分组制作概念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概念图态度问卷、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护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量表、学生课程考试方法,分析、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健康评估的思维及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两组学生总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生的综合题得分、优秀率(≥85分)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对概念图教学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试验组评判性思维倾向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寻求真理、思想开放、分析能力、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自我导向学习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在《健康评估》课程教学中应用概念图策略可有效改善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4.
张景岳在《内经》的基础上,从理论和临床角度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阴阳一体、阴阳互根、阴阳互藏、阴阳互生是其阴阳观的主要内容。他认为阴阳"原同一气"、"一分为二";"阴阳之理,原自互根";"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并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形成了"两纲六变"的辨证方法,并据此创立了左归丸(饮)、右归丸(饮)等经典名方。  相似文献   
45.
胡雅琼  林凡  秦松 《北方药学》2015,(3):108-109
异藻蓝蛋白(allophycocyanin,APC)是螺旋藻细胞中的主要蛋白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采用纯化的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APC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兔,制备APC的多克隆抗体。 ELISA法提示制备的抗体效价高达1∶32000, western blot印迹法确定获得的抗体能与APC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螺旋藻APC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Streptococcus dysgalactiae subspecies equisimilis,SDSE)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分子特征。方法 收集SDSE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应分离菌株,分离株经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MS)及PCR扩增16S rRNA和链激酶前体基因等3种方-法进行鉴定。对SDSE菌株进行M蛋白基因(emm)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并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4株停乳链球菌似马亚种主要分离自咽拭子、皮肤、血液,分别占58.33%、20.83%、8.33%;24株SDSE被分为5种emm类型,以stCNSRT2.0(n=16,66.7%)占优势,其次是stG840.0(n=3,12.5%)。通过MLST分型,共有6种ST型别,以ST44(n=17,70.8%)为主,ST605为新定义的ST型。结论 本研究中SDSE分离株具有分子多样性,ST605为首次报告的MLST型别。  相似文献   
47.
张华  陈强  刘永静 《药学研究》2020,39(6):320-325
目的 建立一种以疏水性低共熔溶剂为萃取溶剂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方法,以提取水中的酮洛芬、布洛芬、洛索洛酚钠、萘普生、双氯酚酸钠五种非甾体抗炎药物。方法 以五种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萃取率为指标,考察了疏水性低共熔溶剂种类和体积、氢受体/氢供体比例、分散剂的种类和体积及氯化钠的浓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结果 通过条件筛选,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为以DES(甲基三辛基氯化铵/癸酸比例=1:5)为萃取溶剂,以乙腈为分散剂,DES的体积为300μL,乙腈的体积为650μL,氯化钠的浓度为13.5%。结论 在最佳条件下,酮洛芬、布洛酚、洛索洛芬钠、萘普生、双氯酚酸钠的萃取率为89.7%,80.3%,77.1%,92.6%和91.4%。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热止咳颗粒中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木蝴蝶素A-7-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 ℃。结果 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木蝴蝶素A-7-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分别在0.324~6.480(r=0.999 9),1.337~26.75(r=0.999 7),0.687~13.80(r=0.999 6),1.347~26.95(r=0.999 8),2.770~55.40(r=0.999 2),0.330~6.600(r=0.999 8),0.242~4.840(r=0.999 6)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黄芩苷、木蝴蝶素A-7-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1%、101.80%、99.42%、98.47%、101.71%,102.27%和97.64%,RSD范围分别是2.32%、1.69%、2.38%、2.45%、1.24%、1.77%和1.91%。结论 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操作简便、稳定、准确且可行,可用于清热止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栝楼桂枝汤对脑缺血MCAO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正常组、模型组和栝楼桂枝汤给药组大鼠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差异代谢物代谢途径。结果 代谢组学研究结果显示各组间大鼠代谢谱出现显著差异,在大鼠血清质谱图中共筛选鉴定得吲哚乙酸、丙二酸、乙醇胺、肉豆蔻酸、鸟氨酸等13个差异代谢物,涉及的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糖-葡萄糖醛酸相互转化途径,色氨酸代谢途径,嘧啶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结论 栝楼桂枝汤可使造模后大鼠的体内代谢物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主要反映在能量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等代谢途径的变化,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50.
针对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上下楼梯运动生物力学特性改变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对比分析膝关节生物力学行为改变与电针治疗疗效的相关性。基于CT和MRI图像数据,结合Mimics和Geomagic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人体膝关节下楼梯屈曲15°和上楼梯屈曲50°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股骨、胫骨、腓骨、内外侧半月板、股骨软骨、内外侧胫骨软骨结构等。通过临床力学实验,测取电针治疗前后膝关节所受支反力、力矩,并施加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半月板及关节软骨的应力分布情况。膝骨性关节炎在电针治疗后,内外侧半月板、股骨软骨、内外侧胫骨软骨的应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与治疗前相比,下楼梯屈曲15°时最大应力值分别减小0.543、0.236、0.194、0.239和0.327 MPa,上楼梯屈曲50°时分别减少0.253、0.31、0.227、0.112和0.122 MPa,软骨的应力峰值趋向于正常值,应力分布范围也更接近于正常膝关节,且关节内侧软骨及半月板比外侧受到的负荷大,软骨应力比更接近于正常值,这与临床上内侧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于外侧型患者的现象相符合,从而证明电针治疗可影响膝关节中力的传递,使病变膝关节的应力吸收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软骨的压应力,使关节内力平衡得到恢复,延缓关节软骨退变,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电针治疗下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可为膝关节临床治疗和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