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6,(11):12-13
(三)阴阳互损 当阴虚或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影响到相对的一方,从而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称为阴阳互损.《内经》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正因为阴阳有互根互生的关系,所以阳气虚弱就会累及阴精的化生不足,而阴精亏损也会累及阳气的化生不足,前者称为阳损及阴,后者称为阴损及阳,最终会发展为阴阳两虚.  相似文献   

2.
苗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4):353-353
中医学认为,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种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称之为阴阳互根。阴阳互根理论广泛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文就阴阳互根理论在中药配伍中的运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轩岐精言(32)     
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出自《黄帝内经》。守,镇守;使,役使。阴阳互为内外,须臾不可分离。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阴阳互根。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阴阳互根的道理。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此生生不息。如果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阳有余阴不足”论及"阳不足阴无余”论的着眼点及立言之由的不同,辨析了二者的区别在于朱氏的"阳有余”,概偏指病理的妄动之相火,而相火损耗阴精,故云"阴不足”;张氏的"阳不足”指人体的真阳易于损耗,而阴阳互根,故曰"阴无余”."阳有余”之"阳”亦有指"生阳之气”的生理成分,但其内涵小于真阳.丹溪与景岳二说可并存,景岳之说补充了丹溪学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一、名词术语解释(要求从涵义、生理、病理三个方面进行解释。本题共12分)(一)阴阳互根答:涵义是指阴阳之问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无阴即无阳,无阳即无阴。阴阳双方各以其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生理:表现为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的作用。即古人所谓“阳根于阴,阴根于阳”。病理:主要表现为阴阳“互损俱病”  相似文献   

6.
"阴阳互引"隔姜灸法乃路玫教授根据"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中医治疗原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成。因人体的阴阳气血内外上下交相贯通,所以艾灸阳分及阴分,能够起到沟通一身阴阳,以阳引其阴,以阴资其不足之阳,正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欲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阳互引"从根本上使失去平衡的机体恢复正常。路玫教授运用"阴阳互引"隔姜灸法治疗慢性虚损性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萎靡、气短乏力、倦怠懒言等一系列虚损症状,方法简便,疗效迅速。  相似文献   

7.
回阳九针穴(简称九针穴,后同),载于明代针灸医家高武所著的《针灸聚英》之中。其歌曰:“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在中医理论中有阴阳互根,阴竭则阳亡,阳亡则阴无以化的论述,所以亡阴亡阳互为因果,难以截然分开,只是先后主次不同而已。因此,笔者认为虽名为回阳九针穴,但实则是说当病证处于亡阴亡阳之时,当针此九穴,并不只局限于  相似文献   

8.
上期思考题答案 〔填空题一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2.木曰曲直、火日炎上、士爱稼稿、金日从革、水曰润下。 〔选择题〕 1,子脏先病,传及母脏。2.侮所不胜。3.阳中之阴脏。(提示:五脏对六腑而言属阴,但五脏之中又可再分阴阳,心肺居高位,属阳,如心肺再分阴阳,则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脾、肝、肾位于下属阴,如再分阴阳,肝为阴中之阳,脾为阴中之至阴,’l’4为阴中之阴。)4.阴阳的相互转化。5.五行的相克关系。6.泻南补北。了.在补阳的同时兼以补阴。8.补阳之法,消退阴盛。 〔问答题解〕 一、…  相似文献   

9.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术语中与阴阳相关的短语较多,中译英时可将其大致划分成“阴阳……”、“阴(阳)…阳(阴)…”和“阴(阳)……阳(阴)”这三种格式来译,使其简单化,且较易掌握。  相似文献   

10.
正《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重点记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两者相反相成的基本规律,并广泛地联系了自然界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许多征象加以具体论述,进而指导着人们对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其中"阳化气,阴成形"的观点,不但指出了人体阴阳互根互用的转化和辩证关系,并对后世医家关于精气互根的理论产生了深远  相似文献   

11.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阴阳学说帮助中医学构筑起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并贯穿于其中各个方面,指导着中医学家的理论思维和诊疗实践,现举例以作说明。 (一)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中医学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认为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双方互根关系。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的组织结构可以借阴阳来划分为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若干部分。由于层次各异,用阴阳来划分人的脏腑组织,其具体所指有所不同。就大体部位而言,则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就背腹而言,则背部为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阳有余阴不足”论及“阳不足阴无余”论的着眼点及立言之由的不同,辨析了二者的区别在于:朱氏的“阳有余”,概偏指病理的妄动之相米,而相米损耗阴精,故云“阴不足”;张氏的“阳不足”指人体的真阳易于损耗,而阴阳互根,故曰“阴无余”。“阳有余”之“阳”变有指“生阳之气”的生理成分,但其内涵小于真阳。丹溪与景岳二说可并存,景岳之说补充了丹溪学说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以潮热汗出为主的症状群。中医历来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阴阳失调为基本病机。基于肾中阴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生理情况下互根互用,病理情况下相互累及,刘宏奇教授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一指导虚损类病症的原则,应用于绝经前后诸证的临床治疗,重在调补肾中阴阳,以平为期,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认为糖尿病的病因不外乎"阳疮"和"阴疮",辨证为热毒炽盛(阳疮),阳虚血凝(阴疮)及病灶愈合期,分别用五味消毒饮、阳和汤、内托生肌散加减并配合西药治疗,可取捷效.  相似文献   

15.
张琦《素问释义》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琦学术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阐阴阳互根而重阳抑阴;精辟地论述了阴阳互根互用,对立制约的关系;阐述病机多从肝脾郁陷立论;发展了相火学说。  相似文献   

16.
太极图以黑(阴)白(阳)两鱼的环抱,演绎了天地万物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等方面的规律。由太极而衍生出的八卦,更是以阴阳为基础。结合八卦太极图分析一年二十四节气的阴阳消长变化,不仅可以解释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更可将医易相结合指导养生,彰显出中医预防医学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边晶  师帅 《中医学报》2016,(11):1695-1698
张洪义教授认为失眠是由于阴阳失交,阳不入阴所致,强调在顽固性失眠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全身各个脏腑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兴奋-抑制双向调节"治疗思路,并且重视辨病与辨证紧密结合,辨证施治的基础上紧扣失眠"阴阳失交,阳不入阴"的病机,补虚泻实、调和阴阳。临床常用方剂:交泰丸、磁朱丸、莲子清心饮、百合汤;常用药对:枣仁、全蝎、灵芝,青龙齿、生石决、珍珠母,合欢皮、夜交藤,远志、石菖蒲。  相似文献   

18.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人体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动的根本,所以中医养生的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的核心是"精、气、神"。着重阐述中医阴阳理论和养生的关系,为养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黄疸与熟地     
<正> 黄疸之名,源于《内经》,毋容赘述,其分症别类自仲景五疸开始,历代论述不一、治则亦随之而异。巨著宋·《圣济总录》别为九疸,三十六黄,似乎很细,但只有阳黄描述,阴黄竟然缺如。从阴阳对立、统一、互根的理论来看,有阴必有阳,有阳必有阴,如《伤寒论》有三阳即有三阴。而黄疸病的阴、阳黄说法出现于二个不同的时代,令人费解。由于病名、病机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不断加速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失眠成为现代人难以摆脱的困扰.溯古追今,中医论治失眠观点独特,收效甚佳.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矣."后世医家精炼为"阳不入阴",并以此作为失眠(中医称不寐)的总病机.人体阴阳任意一方偏盛偏衰,阴阳失衡,均可导致"阳不入阴",成为不寐的发病基础.阴阳失衡,大体可归纳为阳偏盛、阴偏盛、阳偏衰、阴偏衰4个方面.针灸辨治不寐,贵在引阳入阴,调和阴阳,使之恢复平衡,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值得深入探索及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