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63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0篇
  5篇
中国医学   97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对费菜(Sedum aizoon L.)茎叶正丁醇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费菜茎叶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层分离鉴定了13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benzylethyl-O-β-D-glucopyranoside,1)、vanilloloside(2)、苯乙醇-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benzylethyl-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3)、1-氰基-3-O-β-D-吡喃葡萄糖-(Z)-1-甲基-1-丙烯(1-cyano-3-O-β-D-glucopyranosyloxy-(Z)-1-methyl-1-propene,4)、7-O-没食子酰-D-景天庚酮糖(7-O-galloyl-D-sedoheptulose,5)、表百脉根苷(epilotaustralin,6)、蒺藜酸(terrestric acid,7)、 cinnamoside(8)、inotodisaccharide(9)、β-D-glucopyranosyl-(1→3)-arbutin(10)、3-O-[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5-hydroxymegastigma-6,7-dien-9-one(11)、roseoside(12)and vomifoliol-3′-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5-13为首次从景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周颖  王世轩  谢明 《中国药师》2020,(12):2461-2466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清肺散结丸中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苦玄参苷ⅠA、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Ⅹ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一测多评法,以Welch Material C18(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1;检测波长分别为264 nm(检测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和苦玄参苷ⅠA)和203 nm(检测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以苦玄参苷ⅠA为内参物,建立其与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结果:阿克苷、苦玄参苷ⅠB、苦玄参苷ⅠA、三七皂苷R1、绞股蓝皂苷XLⅨ、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ⅩⅦ分别在1.87~46.75μg·ml-1(r=0.999 1)、2.03~50.75μg·ml-1(r=0.999 7)、1.06~26.50μg·ml-1(r=0.999 3)、0.97~24.25μg·ml-1(r=0.999 6)、0.81~20.25μg·ml-1(r=0.999 1)、1.39~34.75μg·ml-1(r=0.999 7)、2.26~56.50μg·ml-1(r=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8.83%(0.97%),100.11%(0.62%),97.92%(1.38%),96.96%(1.40%),97.74%(1.18%),99.15%(0.89%)和99.36%(1.01%)(n=9);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ESM)测定值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所建立的HPLC-QAMS法结果准确,可用于清肺散结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3.
慢性胃病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胃病以胃黏膜层病变为主,胃黏膜屏障功能和防御体系的破坏在慢性胃病的发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迄今为止,关于慢性胃病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了,因此,深入进行慢性胃病的研究,仍十分必要。在中医消化领域,脾虚主要是指因脾气虚弱导致脾主运化失常的中医病理、病机概念和病证,不少研究已证实脾虚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芪蓟肾康颗粒对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的表达及血清循环复合物(CIC)浓度的影响,探讨芪蓟肾康颗粒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BSA)制备实验性IgA肾病大鼠模型。芪蓟肾康颗粒及替米沙坦于实验第8周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周,至实验12周末取血检测CIC含量,取肾脏组织检测IL-1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蓟肾康颗粒中、高剂量组IL-13表达下降(P<0.01),芪蓟肾康颗粒各剂量组血清CIC浓度均下降(P<0.01)。与替米沙坦组比较:芪蓟肾康颗粒中、高剂量组IL-13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各剂量组血清CI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蓟肾康颗粒有调节IgA肾病大鼠肾组织IL-13表达及血清CIC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正>临床上淋巴水肿分为原发性淋巴水肿和继发性淋巴水肿。原发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主要有淋巴管堵塞、淋巴结清扫术等手术创伤以及肿瘤放化疗等。乳腺癌相关性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是乳腺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轻者可随着侧支循环的建立而逐渐缓解,严重者可导致外观异常、乏力、疼痛、感觉异常、丹毒发作以及上肢功能  相似文献   
46.
<正>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疼痛性疾病,以短暂的破坏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1])。SAT的自然病史涉及4个阶段:初期常表现颈部疼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随后可出现心悸、出汗、腹泻等甲状腺毒症,中期可出现怕冷、便秘、水肿等一过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症状,后期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在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为上呼吸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1月于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788例,运用多重RT-PCR与毛细电泳联用技术对10种病毒病原体及2种非典型病原体进行检测,同时抽取静脉血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抗体检测,分析不同病原体的分布特征。结果(1)178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病原体阳性率为72.43%(1295/1788),其中病毒病原体阳性率为59.68%(1067/1788),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22.04%(394/1788)。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A、博卡病毒、腺病毒、肺炎衣原体、冠状病毒。(2)季节分布:春季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夏季以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流感病毒A;秋季偏肺病毒阳性率最高;冬季主要为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3)性别、年龄分布: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女孩高于男孩(P<0.05),其他病原体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原体在不同年龄组间的阳性率不同(P<0.05):肺炎支原体阳性率在>6岁组最高;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衣原体阳性率在<1岁组最高;偏肺病毒、流感病毒B阳性率在1~<3岁组最高。(4)疾病分布:重症肺炎患儿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鼻病毒、偏肺病毒为主;大叶性肺炎患儿的病原体主要为肺炎支原体;急性支气管肺炎前5位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结论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B、偏肺病毒、鼻病毒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阶段、季节和性别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8.
为探讨鸢尾素对骨骼肌及骨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有利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阐明“脾肾相关”理论和补肾健脾法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在CNKI、维普、万方及PubMed数据库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鸢尾素可分别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对骨骼肌及骨细胞生长代谢产生正向影响,且作用机制具有重合性。提示鸢尾素是肌骨生长代谢过程中重要的桥梁因子,将二者关系结合的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49.
崔伟更  张兰 《陕西中医》2021,(5):632-634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以无疼痛、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滴度升高为特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分为三期,CLT亚临床期治疗是逆转疾病进程关键阶段,该期患者呈现相对可逆性,如早期进行干预,能够逆转其向甲状腺功能异常期进展,中医对CLT亚临床期的辨证治疗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从CLT亚临床期的中医病机特点,结合CLT亚临床期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阐述CLT亚临床期发病的中医病机核心是肝郁脾虚,以及其与西医免疫功能紊乱、甲状腺细胞凋亡的相关性为切入点探析CLT亚临床期发病机制,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临床期的治疗提供坚实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一效膏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一效膏外用治疗,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外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足部症状评分(包括创面缩小率、肉芽组织填充率、坏死组织附着率、创面渗出、疼痛)、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缩小率评分、肉芽组织填充率评分、坏死组织附着率评分、疼痛程度足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创面组织VEGF、PD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一效膏外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改善足部症状评分,以及局部VEGF、PDGF水平,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