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2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评估肌肉韧带内部力学特性的变化,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医务人员了解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综述了目前常用的两种超声弹性技术(静态/动态超声弹性技术和剪切波超声弹性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其在评估肌肉韧带力学特性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科学研究,并对未来超声弹性技术在康复领域的发展及应用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2.
目的 研究hsa-miR-93在鼻咽癌放疗抗拒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NE-2R、HONE1、C666.1以及鼻咽上皮永生细胞NP460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经放疗后hsa-miR-93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经放疗后STAT3蛋白的表达;通过miRWalk软件和RNAHybrid软件预测hsa-miR-93和STAT3的结合作用及结合位点;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检测hsa-miR-93对STAT3靶向结合情况;瞬时转染小分子模拟物或抑制剂调控hsa-miR-93的表达后,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TAT3的表达;转染siSTAT3沉默STAT3的表达后,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 与CNE-1、CNE-2细胞(相对放疗敏感)相比,hsa-miR-93在HONE1、CNE-2R细胞(相对放疗抗拒)中表达降低(P<0.001),且各组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hsa-miR-93的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降低(P<0.05);与CNE-1、CNE-2细胞相比,STAT3在HONE1、CNE-2R细胞中表达升高,且各组鼻咽癌细胞经放疗后表达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升高;经预测,hsa-miR-93可直接靶向结合STAT3。过表达hsa-miR-93可以在mRNA以及蛋白水平上显著抑制STAT3的表达(P<0.05),而抑制hsa-miR-93的表达可以显著上调STAT3的表达(P<0.05);过表达hsa-miR-93或沉默STAT3均使鼻咽癌细胞的集落形成显著减少(P<0.001);抑制hsa-miR-93减弱了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而同时抑制hsa-miR-93和STAT3后,可提高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结论 hsa-miR-93可能通过靶向STAT3提高鼻咽癌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建立基于活体成像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验证休眠细胞的存在.方法 采用慢病毒载体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稳定转染萤火虫荧光素酶基因(firefly luciferase gene),经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luc).将skov-3/luc细胞接种至裸小鼠右侧腋部皮下,成瘤后观测荧光并做肿瘤切除手术,术后的裸鼠再常规喂养8周后选取接种肿瘤处肉眼未见肿瘤组织生长的裸鼠进行活体成像观察,显示接种处肿瘤细胞荧光阳性者,即认为卵巢癌裸鼠休眠模型建立成功.结果 筛选到了稳定表达Luc的skov-3/luc细胞株;成功构建了基于活体成像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验证了裸鼠体内卵巢癌休眠细胞的存在.结论 利用活体成像技术构建的裸鼠卵巢癌休眠模型为研究肿瘤休眠的机制及诱导和维持肿瘤细胞休眠的方法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比较10%水合氯醛与2%戊巴比妥钠在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大鼠模型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70%中段小肠切除后端端吻合法建立术后疲劳综合征大鼠模型.将SPF级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10%水合氯醛组(A组)、2%戊巴比妥钠组(B组)麻醉,观察比较麻醉指标(麻醉死亡率、麻醉状态、麻醉时间、首剂麻醉成功率),术后疲劳综合征评测指标(术前、术后6 h、2、4、6、8 d大鼠的肛温,术后第2~7天进行水迷宫实验结果,术后1、3、5、7 d测试最大抓力结果).结果 两组大鼠的死亡率未见明显差异,与B组比较,A组麻醉诱导时间和深度麻醉时间更短(P<0.05),术后肛温恢复更快(P<0.05),最大抓力在术后第1、3、5、7天明显更大(P<0.05),在水迷宫实验中总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更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明显更多(P<0.05).结论 在POFS大鼠模型制备中,与2%戊巴比妥相比较,采用10%水合氯醛麻醉,麻醉诱导时间更短,深度麻醉时间适中,首剂麻醉成功率高.麻醉可能对POFS的程度有一定影响,选用10%水合氯醛作为麻醉剂,大鼠模型的POFS程度更轻,质量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早期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计算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评价.结果 病例组超急性期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溶血磷脂酸(LPA)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底动脉硬化(AS)、LPA通过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达0.9761.结论 NT-proBNP、S100B、Hs-CRP、LPA均可较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LPA和AS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86.
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是由有肌纤维母细胞特征的梭形细胞构成的,间质内含有玻璃样变的粗大胶原纤维条带及大量的肥大细胞,并伴有数量不等的脂肪组织,其组织学特点与乳腺的肌纤维母细胞瘤相似[1].2002年WHO软组织肿瘤国际病理遗传学分类才新列出了此种肿瘤,至今为止国内外关于此类肿瘤的个案报道不超过20例[2].本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缺少影像学资料,本文通过介绍一例临床诊断为臀部巨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进一步探讨和了解该病,并提供其影像学资料以供分析.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藿朴夏苓汤对链脲佐菌素(STZ)+CCl4合并诱导的糖尿病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STZ+灌胃40%的CCl4法建立糖尿病肝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藿朴夏苓汤组和格列本脲组.给药6周后,测定血糖、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研究藿朴夏苓汤对糖尿病肝病大鼠的血糖、肝功能、血脂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等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藿朴夏苓汤能显著降低大鼠的空腹血糖(BG)(P<0.01),ALT、AST、TG、TC以及LDL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HDL含量显著增高(P<0.01),进而抑制大鼠肝内Ⅰ型胶原蛋白的形成,导致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结论 藿朴夏苓汤具有明显改善STZ+CCl4诱导的糖尿病肝病大鼠的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的风险偏倚进行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s文献,涉及1 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为1.55,95%可信区间(CI)为(1.39,1.72)];根据干预药物种类进行亚组分析,联合使用柳氮磺吡啶组和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6[95%CI(1.19,1.77)]、1.59[95%CI(1.40,1.80)];根据干预疗程进行亚组分析,1~30 d、31~60 d、61~90 d疗程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2[95%CI(1.18,1.70)]、1.69[95%CI(1.44,1.97)]、1.47[95%CI(1.1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改善DAI评分,并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联用美沙拉嗪一类新型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疗效更佳,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适宜的疗程为30~60 d。因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各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广州地区诊断为FD的326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的调查,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6例广州地区F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气滞证占41.71%、肝胃不和证占26.07%、脾胃湿热证占11.96%、脾胃虚寒证占11.04%、寒热错杂证占9.20%,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发病平均年龄和在广州居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西医亚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分布具有地域性,与居住广州年限、性别、年龄、西医亚型、Hp感染状况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坠刺法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疗效,以探索规范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将65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坠刺法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及面肌痉挛强度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试验组的愈显率为84.8%,对照组为62.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面肌痉挛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试验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坠刺法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及卡马西平治疗均能有效改善面肌痉挛的症状,但坠刺法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的优势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