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1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中医中风病证候的多元统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医中风病证侯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方法:对大规模现场流行病学资料(3909例),分析了克朗巴赫系数α(Cronbach α)和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后,分别求出每一变量卡方值(χ^2)、概率值(P)、优势比(OR)、95%CI。在变量的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并结合文献的系统分析及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应用SAS软件对有显著性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回归分析(logistic)、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构成证侯的症状(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形成了复杂的多元非线性关系,多元统计分析可客观地评价各症状在证侯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论:多元统计分析是揭示中医证侯复杂关系的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研究通过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IBM-BMT)建立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模型,并探讨其诱导耐受的机理.受鼠为雌性C57BL/6(H-2^b,B6)小鼠,于第0天接受^60Co γ线全身照射(TBI),4小时内输注雄性BALB/c(H-2^d)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BMC),2天后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通过皮肤移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耐受状态,并通过体外过继转移实验、IL-2逆转实验等探讨免疫耐受的机制.结果显示,经骨髓移植的B6小鼠对BALB/c小鼠的皮肤移植物平均存活时间(MST)>150天,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骨髓移植后第90天,受鼠(黑色)表型开始呈现供鼠(白色)颜色特征.MLR结果证明,B6小鼠获得供体特异性耐受,该耐受可以被IL-2逆转且可被过继转移;所有受鼠均未出现GVHD表现.结论:非清髓预处理联合髓腔内骨髓移植可以有效地诱导异基因小鼠免疫耐受,克隆无能、抑制细胞存在及嵌合体产生均参与耐受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索关怀性触摸对失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由接受过培训的36名护生对某养老院36名失能老人(其中22名为重度抑郁患者、14名为轻度抑郁患者)进行连续6个月的关怀性触摸。干预前后,对失能老人和护生分别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和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护生版)进行测量。结果干预后失能老人的GDS得分低于干预前,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评价量表得分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关怀性触摸不仅有助于改善失能老人的抑郁状况,同时能有效提高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结肠镜反转法接触式应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经结肠镜直镜下治疗失败的46枚小于1.0 cm广基扁平的超低位直肠息肉患者采用结肠镜U形反转法接触式应用APC进行治疗。观察探头接触和治疗靶息肉的成功率、探头与凝固组织粘连及被堵塞的发生率、黏膜下气肿的发生率,以及肠镜镜身灼伤的发生率。结果对上述17例患者行结肠镜反转法探头均能接触到靶息肉。每例患者的息肉均在1次肠镜下行APC成功灼除。所有46枚靶息肉被灼除所需喷凝次数共97次。其中仅5次(5.15%)探头与息肉凝固组织有少许粘连,分离时未出现因粘连对凝固面的损伤;仅2次(2.06%)发生因凝固组织黏着致氩气管堵塞,将黏着物清除后恢复正常使用。未发生黏膜下气肿。无1例次发生肠镜镜身灼伤。结论结肠镜反转下接触式应用APC治疗超低位直肠息肉的方法,安全有效,能预防氩气刀对肠镜镜身的损伤。  相似文献   
35.
我们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10例大肠癌组织和相应切缘(癌旁5 cm)组织中p53、Ki-67、c-Myc的表达进行检测~([1-2]),探讨它们作为大肠癌手术切缘联合检测分子标记物的特异性.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随机调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2002至2004年存档的各类大肠癌组织和相应切缘组织标本各110例.所有病例临床资料完整,所有标本均经10%福马林固定,常规处理后石蜡包埋,保存完好.p53兔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和Ki-67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工作液购自北京中杉公司;c-Myc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浓缩液购自美国Thermo Fisher-Scientific公司,稀释成浓度为1:300的工作液.  相似文献   
36.
胡婷  郑杰 《山东医药》2010,50(7):54-55
目的探讨HCV.1b非结构蛋白NS5A干扰素敏感决定区(ISDR)对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用RT-nested PCR、SSCP法直接测序得出HCV—1b ISDR序列并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者1b ISDR序列为野生型9例,中间型6例,突变型3例。仅2例突变型用IFN治疗发生完全反应(P〈0.05)。而IFN治疗前HCV-RNA水平及γ-GT/ALT值与IFN疗效无关(P〉0.05)。结论HCV-1b ISDR序列可作为预测IFN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37.
张建超  杨天明 《山东医药》2010,50(24):111-112
胶质瘤热疗是一类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如微波、射频、超声波等)在胶质瘤组织中产生热效应,使胶质瘤组织温度升至41—43℃的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一般为30min),从而破坏肿瘤细胞代谢、加速肿瘤细胞凋亡的方法。目前,国外关于胶质瘤的磁性纳米铁粒子热疗研究已经进入临床Ⅲ期,携带化疗药物的磁性纳米铁热疗和放疗的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胶质瘤的局部控制率及患者的生存率。现将此方面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8.
中国成年人血清尿酸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eng F  Liang J  Zou CY  Qi L  Song HD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1):921-924
目的 探讨中国成年人中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评估年龄、肥胖、空腹血糖(FPG)和脂类对其影响.方法 对14 451例非高血压者的血压、BMI、FPG、血脂、血尿酸水平进行分析.结果 将血清尿酸水平按五分位法进行分层,校正相关因素后高血压前期风险的OR值随尿酸水平升高而升高.血清尿酸水平200~380 μmol/L,与高血压前期风险呈线性相关,200 μmol/L为这种线性相关的转折点,FPG可影响两者的相关性(P<0.0001).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前期相关联,并独立于其他代谢危险因素.这种关联性在年长个体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PG可影响这种相关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LTG)对围生期缺氧导致惊厥的新生大鼠(生后10 d)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新生大鼠随机分成缺氧-生理盐水组、缺氧-LTG组、常氧-生理盐水组和常氧-LTG组4组.缺氧-生理盐水组(n=26):用梯度缺氧方法制作急性缺氧模型(氧浓度低于4%),缺氧前0.5 h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缺氧-LTG组(n=26):腹腔注射LTG(20 mg·kg-1),0.5 h后放入同上的缺氧装置;常氧-生理盐水组(n=26):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后放入常氧浓度的相同装置;常氧-LTG组(n=26):腹腔注射LTG后放入同上的常氧浓度装置.尼氏染色评估惊厥发作1 h后及生后30 d大鼠的细胞丢失情况,Timm染色观察生后30 d大鼠的苔藓纤维发芽情况,戊四氮测量生后30 d大鼠的惊厥敏感性.结果:尼氏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惊厥发作1 h及生后30 d的两个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神经元丢失.缺氧-LTG组在围生期缺氧惊厥的程度及敏感性与缺氧-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差异,常氧两组均未见惊厥发作.但在生后30 d,缺氧-LTG组大鼠对戊四氮的惊厥阈值较缺氧-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P<0.05),较常氧组降低(P<0.01),常氧两组间无差异(P>0.05).缺氧-LTG组大鼠在生后30 d时,齿状回颗粒上层的苔藓纤维发芽分数较缺氧-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但与常氧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拉莫三嗪对围生期缺氧导致惊厥的大鼠有神经保护作用,降低了大鼠对化学致痫药物的敏感性,并且阻止了远期发展为癫痫的可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IGF-I受体(IGF-IR)在人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IGF-I、IGF-I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对照组(A组,n=16)、退行性变椎间盘组(B组,n=53)中的表达;TUNEL法检测两组椎间盘细胞凋亡情况.结果:IGF-I、IGF-IR在B组中表达低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细胞增殖指数(PI)B组低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细胞凋亡指数(AI)B组高于A组,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IGF-I、IGF-IR的表达与PI呈正相关(rs=0.59,rs=0.56,均P<0.01)、与AI呈负相关(rs=-0.60,rs=-0.57,均P<0.01);PI、AI值在IGF-I、IGF-IR阴性和阳性组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IGF-I、IGF-IR的异常表达与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密切相关;IGF-I、IGF-IR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在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GF-I、IGF-IR异常表达可能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