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210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197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科学   232篇
综合类   835篇
预防医学   365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72篇
  3篇
中国医学   349篇
肿瘤学   184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西北医学教育》2019,(3):469-472
启发式和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医学微生物学具有内容繁多、知识点分散等特点,笔者详细介绍了美国UCLA本科生启发式和医学生整合课程PBL教学模式。结合目前我国教学现状,从整合病例、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改善实践教学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无负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US-FNAC)的学习曲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收集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月6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陕西省肿瘤医院由同一医师完成的135例US-FNAC患者的操作耗时及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按手术先后分9组(A~I组),每组15例定为一手术阶段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比较各阶段的操作耗时、并发症及操作无效率。根据得出结果将135例患者分为前、中、后(X、Y、Z)3组,比较组间差异,进一步验证结果。 结果在A组至I组进行两两对比统计学分析得出,在A~D组间操作耗时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D组与E组间出现转折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而E~I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X、Y、Z 3组比较中,X组操作耗时明显长于Y组和Z组[分别为(6.23±1.38)min、(3.47±0.45)min、(3.21±0.45)min],X组与Y组和Z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07、23.15,均P<0.05),Y、Z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t=1.92,P=0.067)。随着操作例数的增加,并发症及无效操作的发生率逐渐降低。 结论对于期望熟练掌握US-FNAC技术的超声医师,遵循对操作的全面认知和科学操作步骤,在指导下开展45例左右的US-FNAC后,可望快速安全越过学习曲线转折点。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骨肉瘤患者Ⅰ型胶原α1(COL1A1)基因多态性,探讨骨肉瘤与COL1A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骨肉瘤以及正常患者外周血样本,应用焦磷酸测序方法(Pyrosequencing)对54例骨肉瘤患者与126例健康对照者COL1A1基因rs1061970位点进行分析。结果 54例骨肉瘤患者COL1A1rs1061970位点基因型频率中,TT(13.0%)和CT(48.1%)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T基因型频率11.9%及CT等位基因频率30.2%(P<0.05),骨肉瘤患者组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37.0%,高于对照组的27.0%,OR为1.59,95%CI 0.99~2.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骨肉瘤的发病风险仍呈上升趋势。结论 COL1A1基因多态性与骨肉瘤的发生具有相关性,携带COL1A基因T等位基因的发生骨肉瘤的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35.
本文综述了临床上用于治疗惊恐障碍的相关药物,评价并比较这些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差异。结果发现,在当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依他普仑、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抗抑郁药和苯二氮艹卓类为治疗惊恐障碍的有效药物。另外,β受体阻断剂、抗惊厥药、孕激素、肌醇、丁螺环酮等在惊恐障碍的治疗中也有使用。因此,当前惊恐障碍药物的临床研究很好的反应了这些药物的作用和差异,这有助于临床医护工作者有效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Musashi 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6对结肠癌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结肠组织中Musashi 1 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对96例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 1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结合随访术后生存情况,统计分析Musashi 1表达与结肠癌病理参数、预后及MV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结果显示,在结肠癌组织中,Musashi 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96例结肠癌组织中,有61例(63.5%)高表达Musashi 1。Musashi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而与肿瘤的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usashi 1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Musashi 1低表达者(23.0%vs60.0%;P0.01),且Musashi 1的表达与结肠癌血管密度相关(P0.01)。结论:结肠癌中Musashi 1的表达较正常癌旁组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肠癌中Musashi 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TNM分期和血管密度密切相关。Musashi 1蛋白可通过促进瘤内血管增生,从而促进结肠癌的生长和侵袭转移,进一步影响结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7年5月11例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囊肿大小约3.5cm×3.0cm~4.8cm×4.3cm,平均约(4.1±0.3)cm,肾结石直径约1.0~1.8cm,平均约(1.5±0.3)cm.全身麻醉下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肾结石碎石取石术.采用输尿管软镜逆行进入肾盂,使用钬激光在囊肿压迫肾盂最明显的无血管处切开,使其与集合系统完全相通,随后进行钬激光碎石,并留置双J管引流.结果 11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69~118min,平均88min,其中囊肿处理时间21~39min,平均28min,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2个月,囊肿消失8例,缩小3例,无囊肿及结石复发.结论 逆行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治疗肾盂旁囊肿合并肾结石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创伤小、恢复快、无复发,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合并骨性关节炎的小鼠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ICR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取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膝关节注射碘乙酸制备模型,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碘乙酸注射8周后对小鼠进行X-ray活体成像观察,并测定骨密度;取膝关节及腰椎做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结果]模型组小鼠骨密度明显下降,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HE染色见关节面不平整,出现凹陷及软骨缺损,腰椎骨小梁变少变细,结构不完整.[结论]切除双侧卵巢及膝关节注射碘乙酸的方法能为研究骨质疏松合并骨性关节炎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9.
中药面膜治疗痤疮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中药面膜方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 ~ 30岁痤疮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睡前外敷中药(白芷、刺蒺藜、茯苓等)面膜方,前5d为1次/d,后改为隔日1次,一般护理及禁忌.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及禁忌.2组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2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组总积分从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P< 0.01.治疗组疗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不同分级痤疮患者之间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面膜方治疗15 ~ 30岁痤疮患者,能有效减轻皮损严重程度、减少皮损数量及减轻皮肤自觉症状,对于不同程度分级的痤疮均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王氏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呼吸内科门诊选择124例诊断为慢性咳嗽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口服"王氏止咳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王氏止咳方"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