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40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337篇
内科学   329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239篇
综合类   927篇
预防医学   549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343篇
  6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11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62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7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时机与脑水肿范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并行钻孔引流治疗的患者86例,根据手术时间将患者分为<12 h组(40例)和>12 h组(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1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12 h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均优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脑水肿范围比较:<12 h组的脑水肿范围明显小于>12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12 h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12 h进行手术,能明显提高总有效率及治愈率,而且能缩小脑水肿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2.
心力衰竭(HF)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近年来,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约占HF总人数的50 %,它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健康问题。左心房对于调节左室充盈量和维持全心功能至关重要,最近研究发现左心房功能在HFpEF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HFpEF的不良预后独立相关。因此,该文对HFpEF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二者关系展开综述,以期进一步认识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在HFpEF患者诊断和评估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观察其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并制定相关防治措施。结果 300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43例,感染率为14.3%;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43例肺部感染患者入院48h呼吸系统特征分布显示,咳嗽、咳痰患者30例占69.8%,发热20例占46.5%,肺实变体征、啰音患者33例占76.7%,片状、斑状侵润性阴影或肺纹理增多等类圆形病灶患者38例占88.4%,血白细胞>10×109/L或中性粒细胞>70.0%患者23例占53.5%;43例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培养分离病原菌阳性23例,阳性率为53.5%;23例阳性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65.52%,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真菌4株占13.79%。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及时进行诊断治疗,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分析灰色模型GM(1,1)、ARIMA模型在全国婴儿死亡率(IMR)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U5MR)拟合过程中的适用性,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1-2012年全国IMR、U5MR为原始资料,统一运用SAS分析软件。采用灰色模型GM(1,1)和ARIMA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分别计算各模型拟合MPE、MAPE值,比较各模型的适用性和精确性。结果婴儿死亡率GM(1,1)和ARIMA模型MPE分别为0.32、1.18,MAPE分别为3.09%、5.3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GM(1,1)和ARIMA模型MPE分别为0.57、0.89,MAPE分别为3.11%、4.33%。结论 GM(1,1)模型对儿童保健指标拟合效果优于ARIMA模型,模型拟合要充分考虑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卫生费用各指标进行组合预测模型设计和实证研究。方法山东省卫生费用资料用差分和趋势外推法优选曲线模型,以三和法识别参数;序列二阶差分平稳后对ARIMA模型定阶、参数识别;分别进行拟合与外推预测建模研究。引入线性加权组合方法,动态计算权重,修正预测值。结果卫生费用资料均呈渐进趋势变化,建模方案可行、拟合效果优良、权重计算合理,组合模型可改进预测效果。结论趋势外推法、ARIMA法及组合方法对渐进趋势性时序资料的预测建模问题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口腔内微生物与顺铂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29例OSCC患者化疗前唾液样本,根据RECIST 1.1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顺铂耐药组(无效)和顺铂敏感组(有效),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OSCC患者口腔微生物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丰度、样本间差异。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LEfSe分析2组样本间物种差异。结果 与顺铂化疗敏感组相比,顺铂耐药组唾液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显著增加。在属水平上,顺铂耐药组患者口腔内奇异菌属、红蝽菌、微单胞菌、尤里优杆菌以及梭杆菌与顺铂敏感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顺铂耐药组与敏感组OSCC患者口腔内微生物结构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提示微生物可能成为OSCC患者顺铂化疗前筛选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酶抑制剂A(CST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免疫印迹和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CSTA的表达,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评估CSTA对口腔鳞癌细胞转移的促进作用。采用SPSS 25.0和GraphPad Prism 8.4.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CST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其表达量与颈淋巴结转移(P=0.028)和肿瘤病理级别呈显著负相关(P=0.001),CSTA低表达的细胞倾向分布于肿瘤侵袭前缘;CSTA低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短于CSTA高表达组,CSTA过表达可在体外抑制口腔鳞癌细胞迁移与侵袭。结论 CSTA在调控口腔鳞癌颈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口腔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潜在预测和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的CT解剖学特点。方法 :对1具尸体标本的左侧肾前筋膜行单纯断层解剖学研究。对3具尸体标本行左侧肾旁前间隙乳胶灌注,并制作断面标本;其中1具在制作断面标本前行CT扫描。将CT图像及断面标本进行对照观察,记录灌注剂在肾旁前间隙和肾前筋膜间平面内的弥散情况。结果:1具尸体标本的单纯断层解剖学研究表明,左侧肾前筋膜为多层膜状结构,其间存在潜在间隙。3具灌注标本中,肾旁前间隙的灌注剂进入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内。其中,1具轴位断层标本,灌注剂仅进入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边界清晰;1具轴位断层标本中,灌注剂进入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并蔓延至桥隔内,向内侧蔓延至中线大血管周围,向外侧蔓延至侧锥筋膜和肾后筋膜内;1具矢状位断面标本,灌注剂进入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并蔓延至桥隔内,向后进入肾后筋膜内,向下进入锥下间隙内。结论:左侧肾前筋膜为多层膜状结构,其间有潜在间隙即肾前筋膜间平面。肾旁前间隙急剧增多的液体可进入左侧肾前筋膜间平面,并可蔓延至桥隔、侧锥筋膜、肾后筋膜和锥下间隙内。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与密度变化,评估残脾保留的价值。 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行脾大部切除并残脾腹后固定术患者13例,收集患者术后切取的巨脾组织,以及术后8年穿刺获取的残脾组织,另取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神经肽Y(NPY)和神经丝蛋白200(NF 200)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 结果:3组脾组织NPY和NF200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部位大致相同,但两者在巨脾组织中的密度明显较高。红髓部分的定量分析显示,巨脾组织NPY与NF200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高于残脾组织和正常脾组织(均P<0.05),而两种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残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巨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及含量与正常脾大致相同,提示解除高压环境后,残脾神经功能能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细胞凋亡变化及机制。方法:收集高压性病脾静脉(DSV)与曲张大隐静脉(VGSV)标本,分别以正常脾静脉(SV)、正常大隐静脉(GSV)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免疫荧光观察静脉管壁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各自的对照比较,DSV和VGSV管壁(内膜和中膜)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降低(均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Bax/Bcl-xl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DSV和VGSV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出现线粒体嵴模糊、髓样变、核染色质边集。结论:不同的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均存在相同的经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失调,这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状态下静脉管壁扩张和增厚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