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7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22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09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745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117篇
综合类   850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64篇
中国医学   633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明确石家庄市医务人员脂肪肝(fatty liver,FL)患病趋势、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体检中心1428例石家庄市综合医院医务人员体检信息,根据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实验室检查及腹部超声检查结果分析 FL 患病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其他组分的关系。结果 FL 患病率于70岁前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60岁前男性明显高于女性(χ2=185.787,P <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 FL的危险因素。结论石家庄市区综合医院医务人员 FL 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其发病与 BMI、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水平相关,其中 BMI 为 FL 患病或康复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胸腰椎爆裂骨折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松质型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的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伤椎椎板植骨方式治疗的2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15个月时伤椎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术后疼痛情况的变化。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伤椎 Cobb 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改善,并且术后疼痛情况明显缓解(P <0.01),但术后15个月时因内固定物已取出,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从而再次引发腰背痛。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合伤椎椎板融合增加了伤椎后柱的稳定性,恢复了椎体的高度,加强了伤椎的抗压能力,但内固定取出后部分患者出现伤椎再次塌陷,导致迟发性胸腰背部疼痛等远期并发症的可能性,故临床应考虑多种植骨方式结合来治疗胸腰椎骨折。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治疗在糖尿病烧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80例糖尿病烧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40例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输治疗,对照组有40例患者采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效果、术后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率、住院总天数、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伤后1~3d)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下降程度较显著,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住院总天数、伤口感染或延迟愈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烧伤患者能够迅速控制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为预防青年缺血性卒中提供参考.方法 青年(18~4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215例,其中男176例(81.86%)、女39例(18.14%).回顾性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颤等可致心源性卒中的心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病史,血液指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述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血管CTA和(或)MRA或DSA、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因分型(TOAST分型),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TOAST分型比例.结果 男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男女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TOAST病因分型中,男性、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两组比较,P>0.05.两组SOE比较,P<0.05,均以烟雾病多见.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缺血性卒中男性患者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方面的暴露高于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女性SOE型患者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白介素-6(IL-6)表达变化及其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以对COPD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98例COPD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45例患者处于稳定期,53例患者处于急性加重期,另选取同期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5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间指标的差异。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血清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IL-6含量明显比稳定期患者高(P<0.05);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及对照组人员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急性感染率分别为35.8%、11.1%、8.9%,慢性感染率分别为41.5%、28.9%、0;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急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慢性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lgG、lgA的GMT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和对照组(P<0.05),而COPD稳定期患者的lgA的G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衣原体lgA的GMT和血清IL-6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但lgG、lgM的GMT和血清IL-6无相关性。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肺炎衣原体lgA的GMT和血清IL-6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正>通过对191名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的测定,探讨其在职业病诊断上的意义。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结合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选择单一接触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的工人共计191人为调查对象,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作业场所砷化物、铅、苯、聚氯乙烯浓度。另取同一地区不接触任何工业毒物的职业人群53人为对照组,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工  相似文献   
108.
2004年2月,我院引进针对8kg以下患儿的新型婴儿体外循环(CPB)装置,采用改良超滤方法(MUF)和氧合血停搏液等新的管理方法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临床资料2007年1~12月,我科收治以兴奋、谵妄、躁动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低血糖患者5例。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74岁,均为2型糖尿病。其中服用格列吡嗪(5 mg,2次/d)加甲福明(0.25 g,2次/d)1例;服用格列喹酮(30 mg,3次/d)1例;服用瑞格列奈(2 mg,3次/d)2例;服用中药(不详)降糖1例。合  相似文献   
110.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技术具有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特点,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已经为广大医师认可,但在危重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对近年来NIPPV在危重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地位和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双水平鼻/面罩NIPPV用于危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安全有效,可减少气管插管率,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必要时转为有创通气,避免贻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