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29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经翻译的中文版吞咽障碍指数(dysphagia handicap index,DHI)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特征,评定吞咽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DHI量表进行系统化翻译并对100例吞咽障碍患者、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评估,重测60例。从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两方面对DHI进行信度分析;采用有吞咽障碍组和健康人进行群组效度分析;吞咽障碍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wallowing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SWAL-QOL)与DHI量表进行集合效度与区分效度的分析比较。此外,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作为吞咽障碍检查的"金标准",本文对DHI量表与VFSS检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也进行了效度的分析。结果:因子分析共提取6个公因子,且均可代表一定的量表内容。群组效度独立t检验结果,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集合效度与区分效度Pearson相关系数绝对值越接近1,项目之间相关性越大。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0.70信度良好。重测信度由(ICC)相关系数分析。结论:DHI对吞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大陆人群,是一个临床有效的、统计学上强有力的患者报告结局量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价和总结保留脾脏的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SPLSPD)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性大出血方面的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总结3例因门静脉高压症性大出血而实施SPLSPD手术患者的手术期临床资料和诊治经验。结果:3例患者SPLSPD手术均顺利实施,无中转脾切除和开腹手术。3例患者的SPLSPD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100 m L;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进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无术后并发症,均于第3天出院。随访3个月,无死亡病例,无呕血和便血表现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SPLSPD手术技术上可行、安全、创伤轻,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性大出血的有益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9年8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65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后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中晚期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显示与临床分期(Ⅲ期和Ⅳ期,P=0.024)、组织学分级(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1)、是否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0)、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是否接受放化疗,P=0.004)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增加(Ⅲ期和Ⅳ期,P=0.044)、组织学分级提高(Ⅰ级、Ⅱ级和Ⅲ级,P=0.002)、合并食管瘘(有食管瘘和没有食管瘘,P=0.001)是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其OR值(优势比)分别为5.448、14.533、66.221。而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P=0.002)呈负相关,OR值为0.020成为独立的保护因素。结论临床Ⅳ期、组织学分级提高、合并食管瘘成为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的高危风险因素,对于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同步放化疗是减少支架再狭窄的重要因素。对于具有高危再狭窄的患者,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预防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后,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临床矫治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临床选择10例安氏Ⅰ类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符合正颌手术的患者,术前正畸矫治完成后实施上、下前颌部截骨后退术(术中去除上下第一前磨牙牙骨块),术后进一步正畸治疗以改善咬合关系。通过手术前后头影测量分析,比较颌面部硬组织,软组织在矢状方向上后退量及其相互关系。结果10例重度骨性双牙弓前突患者,经正畸一正颌联合矫治后,效果非常显著。上颌切牙平均后退7.13mm,上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48mm,上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66nm。上颌硬、软组织后退的比例为1:0.87;下颌切牙平均后退6.62mm,下颌牙槽骨平均后退6.91mm,下颌软组织唇突点平均后移5.89mm。硬软组织后移的比值为1:0.85。结论重度骨性的双牙弓前突患者,应首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可彻底纠正前突的面型,上、下颌的硬软组织显著的内收,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测量指标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肺功能检查确诊的36例COPD患者(COPD组)及3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64层CT行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全肺低剂量(50mAs)及常规剂量(100mAs)吸气末扫描,得出每次扫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换算出有效剂量(ED)。以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不同扫描剂量及不同呼吸状态下的CT-DIvol、DLP、ED;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CT图像质量。按扫描层数将全肺分为上、中、下3个肺区,应用Pulmo软件测量和计算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各体积指标:深吸气末体积(Vin)、深呼气末体积(Vex)、体积差(Vin-Vex)、体积比(Vex/Vin)、体积变化百分比(Vin-Vex)/Vin×100%。于CT检查前后3天完成PFT检查,对比研究指标为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的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1%)及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结果所有图像均成功用于自动分割技术与数据处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组除各肺区的Vin及上肺区Vin-Vex外,其余各体积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x、Vex/Vin、(Vin-Vex)/Vin×100%均与FEV1%、FEV1/FVC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64层CT低剂量双相扫描肺体积指标可较好评价COPD患者肺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鳞癌(SCC)、腺鳞癌(AS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3例原发性胆囊SCC、ASC行HE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结果 原发性胆囊SCC 7例,原发性胆囊ASC 6例,其中男3例,女10例,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中位年龄为67岁。病理学分期T4期8例,T3期4例,T1b期1例。肿瘤部位:弥漫分布4例,胆囊底部5例,胆囊底部及体部3例,胆囊体部1例。其中9例非弥漫肿物最大径2.0~6.0 cm。合并胆囊结石12例。手术方式:行开腹手术7例,腹腔镜手术6例。截至2022年4月1日,11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6~110个月),死亡7例,生存4例。6例行术后化疗或放化疗(化疗用药包括吉西他滨、吉西他滨+顺铂、替加氟),其中3例死亡,3例生存;5例未行放化疗患者中4例死亡,1例生存。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以腺癌多见,而SCC、ASC少见。胆囊SCC、ASC肿物体积较大,预后较腺癌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化疗疗效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27.
护士长工作疲溃感和婚姻质量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工作疲渍感、婚姻质量的概念及其关系,并对护士长工作疲渍感和婚姻质量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运动分析技术在临床步态分析以及肌骨系统的辅助诊断,功能评估和康复领域已有较多应用。而新型的Opti_Knee膝关节运动分析系统是一种临床操作简便,可移动便携设计,在体无创动态评估膝关节6自由度运动的分析系统,近年来也开始应用于骨科、运动医学、康复等领域。本文从技术原理和临床应用角度出发,对国内外近6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回顾了该系统的起源与发展、结构与原理,归纳了在健康人群膝关节功能评估、膝关节运动损伤因素和膝关节疾病临床诊治方面的应用和成果,如步态特征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辅助诊断、膝骨关节炎手术疗效评价和科学指导康复等,总结了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需要攻克的难题,展望了该系统在运动损伤防治领域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C反应蛋白(CRP)与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于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接受治疗的182例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者,根据肺部感染CURB-65评分系统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74例)、中度组(60例)和重度组(48例),并根据术后30 d临床结局分为生存组(151例)和死亡组(31例)。比较不同感染程度患者血清HMGB-1、RAGE、CRP水平并分析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MGB-1、RAGE和CRP对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重度组患者HMGB-1水平为(10.22 ± 2.35)μg/L,分别高于中、轻度组[(3.89 ± 1.01)μg/L和(2.00 ± 0.4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8.821、29.502,P均< 0.001);重度组患者RAGE水平为(9.01 ± 2.05)ng/L,分别高于中、轻度组患者[(5.89 ± 1.20)ng/L和(2.12 ± 0.2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870、28.722,P均< 0.001);重度组患者CRP水平为(50.33 ± 10.32)mg/L,分别高于中、轻度组患者[(32.33 ± 8.52)mg/L和(15.20 ± 3.5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9.930、27.010,P均< 0.001)。中度组患者血清HMGB-1、RAGE和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t = 14.744、26.504、15.729,P均< 0.001);血清HMGB-1、RAGE和CRP水平均与肺部感染CURB-65评分呈正相关(r = 0.696、0.763、0.851,P均< 0.001)。182例患者的病死率为17.03%(31/182)。死亡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占比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年龄、HMGB-1、RAGE、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高于生存组(P均<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呼吸机应用、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HMGB-1、RAGE、CRP和PCT均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 = 2.016、2.423、2.252、1.853、2.606、2.199、1.919、1.904,P均<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MGB-1、RAGE和CRP预测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者死亡的敏感性分别为78.02%、82.42%和85.16%,特异度分别为56.04%、69.78%和71.98%,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6、0.801和0.882。 结论血清HMGB-1、RAGE和CRP水平与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均为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预测患者的死亡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1954年1月至2018年1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CBM (China Biology Medicine)等数据库。中文检索的关键词为切开、开放、关节镜、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并且切开或关节镜或开放。英文检索的关键词为Open、Arthroscopy、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 AND Open OR Arthroscopic。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关节镜下与开放式Latarjet手术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87篇,并最终纳入7篇外文文献。通过比较发现,在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时,开放式组术后Rowe评分优于关节镜下组[95% CI, (0.03, 3.25), P=0.05],而且开放式组术后骨块移位情况[95% CI(0.12, 0.88), P=0.03]及患者焦虑程度[95% CI(0.20, 0.75), P=0.005]均少于关节镜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结局指标术后Walch-Duplay评分[95% CI(-9.57, 10.65), P=0.92];术后肩关节活动度[95% CI(-2.32, 7.64), P=0.30];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95% CI(0.42, 3.39), P=0.74]、[95% CI(0.14, 2.49), P=0.48]、[95% CI(0.77, 14.09), P=0.11]、[95% CI(0.46, 4.89), P=0.51]、[95% CI(0.12, 0.88), P=0.03]、[95% CI(0.12, 7.22), P=0.94] ;术后复发率[95% CI(0.21, 3.56), P=0.8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95% CI(-0.25, 2.92), P=0.10];手术所需时间[95% CI(-70.10, 11.81), P=0.1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放式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及复发率相当。虽然开放式组在术后Rowe评分、术后骨块移位情况和患者焦虑程度三个指标上均优于关节镜下组,但是关节镜手术仍不失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