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0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99篇
内科学   1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58篇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胰腺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搜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符合胰腺癌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14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年龄、性别与观察组匹配的同期住院体检的正常人群164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身高、体质量、血脂水平、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吸烟、饮酒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间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饮酒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是促进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技术检测46例大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的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大肠癌组织的FHIT和CHFR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4.35%、49.15%,高于癌旁组织13.04%、8.6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HIT和CHFR基因甲基化状态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Dukes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FHIT和CHFR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73.
腹水(ascites)指病理状态下体液进入腹腔的速度超过腹膜的吸收能力而引起的腹腔内游离液体积聚。腹水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肝硬化所致,其他原因包括肿瘤、心力衰竭、结核、感染、自身免疫及其他少见疾病。肝源性及心源性腹水病因明确,诊断并不困难。而腹膜疾病所致腹水因起病隐匿且病因复杂,影像学检查又缺乏特异性,往往容易误诊。不同病因导致的腹水其治疗方案和预后截然不同,所以对腹水病因的诊断,尤其是良、恶性腹水的鉴别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胰胆舒胶囊联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g/次,同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配伍,每8小时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胰胆舒胶囊,2g/次,3次/d。两组均经2周治疗后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学指标、肠道屏障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显著低于治疗组(97.67%,P<0.05)。经治疗,治疗组在口干、腹痛、恶心呕吐、痞满燥实、小便短赤等症状消失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物质、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淀粉酶(AMS)、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以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胰胆舒胶囊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利于机体肠道功能的恢复,有着良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前视超声内镜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诊疗中的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EGV患者40例,行前视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的为观察组(n = 19),普通内镜下治疗的为对照组(n = 21)。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组织胶使用情况、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和再出血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组织胶注射次数及用量均较对照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72 h~3个月,观察组总出血率为10.52%,与对照组的19.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复查胃镜,观察组中治疗效果显著、一般和无效的占比分别为63.16%、31.58%和5.26%,与对照组的33.33%、38.10%和28.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前视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EGV,较普通内镜可减少组织胶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7.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基本病理过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肝硬化及其并发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3:1~2.6:1;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外,肝硬化主要发生在男性和绝经期女性,绝经前妇女很少发生肝硬化;性别(男性)作为独立的危险因子加快慢性肝病向肝硬化的进程。提示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2)在肝纤维化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阐明综合性内科病房入院病人即刻检测血糖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对非因糖尿病首诊入院病人入院即刻进行快速血糖检测的结果。结果:37例病人有较严重的高血糖问题,其中有糖尿病史者19例.无糖尿病史者18例,入院诊断主要为各种感染、肿瘤、冠心病。经兼顾高血糖处理,效果较好。结论:对综合性内科病房入院病人即刻检测血糖具有重要意义,可防止糖尿病的漏诊、误治。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改善的倾向性。方法:195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8例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97例未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其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嗳气、上腹部疼痛和烧灼感6种症状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按照治疗意向集原则分析,观察组上腹部疼痛和烧灼感症状的有效率分别为60.8%和65.7%,较对照组的33.3%和31.8%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和嗳气的有效率分别为34.8%,27.9%,41.1%和26.7%,与对照组的34.8%,23.9%,35.3%和2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善具有倾向性,以上腹部疼痛、烧灼感症状为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其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