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刘旭  郑涛  雷琳  朱家伟  廖洪民  黄建军 《贵州医药》2009,33(11):1009-101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常规颅骨钻孔冲洗加闭式引流,绝大多数可获得肯定疗效,但术后易复发。而全麻下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创伤大、易感染、全身并发症多、住院时间长、费用高,且死亡率高达30%。故我科从2006—07—2009—06采用神经内镜治疗了35例CSDH.获得了简便、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及脑脊液S100B的影响。方法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注射液,疗程14d。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检测脑脊液S100B蛋白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脊液S100B蛋白在入院3~14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对tSAH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的相关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实施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患者共22例。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15例,难治性脑脊液漏4例,其余3例为颅内感染患者。本组患者均实施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同时给予患者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引流时间为5~12天,14例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1例患者因发生脑脊液感染而给予敏感抗生素处理后治愈出院。4例难治性脑脊液漏患者引流时间为6~9天,均治愈出院。3例颅内感染患者引流时间为8~11天,同时给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等,每天1次,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患者实施有效术前和术后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引流并发症,提高引流成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治疗听神经瘤的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治疗的听神经瘤12例,结合文献对其进行讨论.结果:12例听神经瘤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镜下全切10例,次全切2例,手术全切率(83.3%),面神经解剖保留11例(91.6% ),无手术死亡.结论:肿瘤大小与肿瘤全切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密切相关,熟练掌握内镜及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面神经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的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1月在该院住院的28例脑垂体瘤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中肿瘤全部切除20例,次全部切除8例,手术顺利,术后无死亡、颅内感染和视神经损伤发生.所有患者原有症状均明显缓解,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者术后均明显改善.8例泌乳素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分别为(60.2±14.3)和(12.1±6.8)ng/mL,6例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的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分别为(27.6±5.2)和(8.6±4.0)ng/mL,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余激素水平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43例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对其实施循证护理.提出需循证护理的问题,通过检索查找相关文献,护理人员采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根据个人技能、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经我院精心护理,43例患者中有42例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全盲,发生并发症15例.结论 在鞍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视功能,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33例,开颅或微创血肿清除术4例;恢复良好6例(16.2%),中残5例(13.5%),重残9例(24.3%),植物生存7例(18.9%),死亡10例(27.0%).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病情重、预后差,应给予多途径的综合治疗;MRI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金玉 《当代医学》2011,17(12):91-91,100
目的 分析探讨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与主要原因.方法 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所收入院治疗的65例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65例老年(50岁以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就病因与发病特点来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对实验组病例的性别、发病年龄、危险因素等加以思考分析.结果 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吸烟、酗酒为其发病的最主要因素(P〈0.05).结论 年青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特点较为特殊,临床需依据病因施以相应有效措施,进而预防疾病发展、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匡涛  刘旭  朱家伟 《当代医学》2011,17(12):88-89
目的 通过对小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影像学演变特征分析,提出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50例诊治的小儿颅骨骨膜下血肿行常规CT检查,测量血肿的厚度,根据血肿厚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全部随访一年并复查头颅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0例中:12例血肿厚度〈1cm随访观察1个月全部吸收,14例1~2cm随访观察一个月,其中10例全部吸收,4例不吸收予以干预治疗吸收,24例〉2cm中,10例予以干预治疗吸收,14例未行干预治疗中9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骨化.结论 CT可以明确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诊断,血肿厚度≤1cm者予以观察随访,1~2cm者以随访观察为主,若血肿未消退或增大,予以干预治疗,≥2cm者建议积极干预治疗防止血肿骨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检索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中近10a来以依达拉奉、重型颅脑外伤及临床应用等为主题词的相关文献,筛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作为研究依据,对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进而探讨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治疗中的有效时间窗,以及重型颅脑外伤的相关指标,为依达拉奉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