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7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1.
目的观察丹芪养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丹芪养心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评分、心功能疗效、6 min步行试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评分、心功能疗效、6 min步行试验、血浆NT-pro BNP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芪养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心脉隆注射液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122例高龄AMI心力衰竭患者,患者被随机均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心脉隆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接受心脉隆注射液),疗程10d,随访6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VEF、测定室壁运动积分(WMSI)、血清脑钠肽(BNP)、hsCRP、cTnI、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常规治疗组:(35.42±5.11)%比(44.62±5.88)%;心脉隆组:(36.13±5.64)%比(49.75±6.18)%]均显著升高,且心脉隆组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WMSI评分[常规治疗组:(2.49±0.51)分比(1.45±0.34)分;心脉隆组:(2.51±0.42)分比(1.12±0.27)分]及NYHA心功能分级(常规治疗组:3.19±0.44比2.65±0.36;心脉隆组:3.21±0.42比2.11±0.28)则均显著降低,且心脉隆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BNP[常规治疗组:(986.72±245.63)pg/ml比(764.42±217.33)pg/ml;心脉隆组:(989.99±243.54)pg/ml比(607.82±198.65)pg/ml]、hsCRP[常规治疗组:(24.31±3.82)mg/L比(14.52±1.69)mg/L;心脉隆组:(24.93±3.74)mg/L比(7.81±0.96)mg/L]、cTnI[常规治疗组:(5.29±0.43)μg/L比(3.01±0.27)μg/L;心脉隆组:(5.37±0.64)μg/L比(1.42±0.33)μg/L]、ET-1[常规治疗组:(95.67±16.32)ng/L比(76.34±17.82)ng/L;心脉隆组:(96.13±17.21)ng/L比(57.29±14.63)ng/L]水平均显著下降,且心脉隆组降低更显著,而血清NO水平[常规治疗组:(108.35±21.67)μmol/L比(129.68±25.83)μmol/L;心脉隆组:(110.26±22.71)μmol/L比(156.82±24.19)μmol/L]则均显著升高,且心脉隆升高更显著(P均=0.001);治疗后,心脉隆组的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D_(充血))、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或0.01)。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AMI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河北中医》2021,43(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大肠湿热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予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Mayo评分及内镜Azzolin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45/50),对照组74.0%(3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IL-1β、IL-8、TNF-α及CR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T及APTT均明显延长(P 0.05),FIB及PLT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改良Mayo评分及Azzolini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加味芍药汤和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大肠湿热型UC临床疗效确切,可通过抑制炎性反应,调节凝血功能,改善患者的病情活动情况,促进病变黏膜修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络通纤溶饮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120例IPF患者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均予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口服络通纤溶饮煎液,对照组给予安慰剂。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呼吸困难积分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络通纤溶饮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心脏彩超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接收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100例,对比健康体检者100例的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收缩末期容积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状况.结果:采用心脏彩超检验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收缩末期容积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的数据,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数据.患者数据中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心脏彩超可以对患者心脏的状况有全方面的了解,同时在检验过程中无痛感,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病灶位置,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心肌梗死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麻杏甘石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支气管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4例予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麻杏甘石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发热、咳嗽、气喘、咯痰、血常规、肺部炎症、肺部湿啰音等转归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咳嗽、咯黄脓痰、气短、气急、喘息、湿啰音、支气管呼吸音、反应迟钝症状、体征评分变化,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转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症状、体征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PCT、ESR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甘石汤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加快症状缓解速度,缩短治疗时间,快速降低炎症水平,提升整体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化疗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着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水平差异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能有效缓解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慢性乙肝患者不同年龄段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3(AFP-L3)%>10%阳性率的比较,探讨肝癌的高发年龄段,以提前干预,早期治疗.方法 选择门诊或住院慢性乙肝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0岁,40~50岁,51~60岁,>60岁4组,比较4组AFP-L3%>10%的阳性率,同时对不同性别各年龄AFP-L3检出及AFP-L3%>10%比率进行比较.结果 174例慢性乙肝患者中,48 r.9%%检出了AFP-L3,AFP-L3未检出的比例为51.1%.<40岁组和51~60岁组AFP-L3%>10%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FP-L3%>10%总的阳性率(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51~60岁AFP-L3%>10%检出率为29.4%,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和AFP-L3%>10%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51~60岁AFP-L3%>10%检出率为40.0%,与<40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高于AFP-L3%>10%总检出率(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既要重视对50~60岁年龄段慢性乙肝人群的重点监测,也要注意对40~50岁慢性乙肝患者的提前干预和动态监测,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为患者赢得尽可能长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20.
郑建英  王志杰  张霞 《当代医学》2021,27(13):11-13
目的比较不同粘结材料粘结固位在前磨牙种植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因前磨牙缺损而接受种植固位修复的患者110例(共207枚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5,64枚种植体)、B组(n=38,71枚种植体)和C组(n=37,72枚种植体)。A组采用玻璃离子粘结固位,B组采用聚羧酸锌粘结固位,C组采用Premier暂时性树脂粘结固位,分别于修复后3、6个月检测3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结果修复后,3组植义齿侧咀嚼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3个月,3组探诊深度与边缘骨吸收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修复后6个月,A组、C组探诊深度大于B组(P<0.05);修复后3个月,C组牙菌斑指数高于A组、B组(P<0.05);修复后6个月,C组牙菌斑指数与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种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材料粘结固位对种植义齿咀嚼功能及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聚羧酸锌粘结固位对周围软组织的影响优于玻璃离子与Premier暂时性树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