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7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及神经电刺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命得以抢救,但仍有部分患者维持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PVS的手段,及维持PVS病人生命所花费的昂贵代价,许多学者对其治疗持悲观态度。但近年来,随着神经电刺激应用于PVS患者的促醒,患者意识的恢复屡见报道。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①预测哪些病人将发展为PVS;②如何客观准确的评价PVS;③哪些PVS病人经治疗意识有恢复的可能;④如何评价PVS的疗效。  相似文献   
43.
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进一步提高对颅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7例颅内结核瘤的临床特点、CT和MRI的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中5例全切,2例部分切除,术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对于不能确诊的病例行手术切除或活检可明确诊断,对其治疗应制定正确的方案,避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44.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单、双链DNA断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后脑细胞单、双链DNA损伤情况 ,以揭示该病的损伤机制。方法 :分别用Klenow及TdT(TUNEL)标记染色法检测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大鼠脑细胞的单、双链DNA断裂 ,观察缺血侧、对照侧皮质及海马阳性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MCAO模型组缺血侧皮质及海马Klenow及TUNEL阳性细胞数均逐渐增多 ,Klenow阳性细胞的出现早于TUNEL阳性细胞 ,皮质的出现早于海马。结论 :大鼠MCAO模型中DNA单、双链断裂均参与了脑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救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并椎管内尿激酶注射治疗20例,并与对照1组单纯大剂量生理盐水等量脑脊液置换10例和对照2组单纯小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1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2、3d症状明显减轻至消失,均未出现DCVS。对照1组中4例5d、6例7d症状减轻至消失,均未出现DCVS。对照2组中2例7d症状减轻至消失,未出现DCVS;8例发生DCVS,其中6例中度病残,2例死亡。结论应用大剂量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可快速消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性症状,对DCVS也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而早期加用小剂量尿激酶椎管内注射,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同时又不会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提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治疗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报告非肿瘤性成人脑积水V-P术后15例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主要并发症是分流管梗阻和感染,其它可出现颅内出血、癫痫、腹部症状等。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率较高,需重视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技巧和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47.
钱科燕  沈梅芬 《现代护理》2004,10(4):332-332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因头部加速运动时,脑轴索受剪切力作用而引起的原发性损伤。主要伤及脑的中轴及其邻近结构,如脑干,基底节和第三脑室周围。临床上其病情凶险、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于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3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意义及两者与胶质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胶质瘤中PTEN、iNOS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胶质瘤病理级别和侵袭性的关系。结果PTEN在胶质瘤Ⅰ、Ⅱ、Ⅲ、Ⅳ级中阳性率分别为91.7%、75%、53.3%、15.4%,PTEN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升高而降低(P<0.01)。而iNO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38.1%、73.3%、76.9%;iNOS表达水平与PTE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和iNOS的表达一定程度反映胶质瘤的恶性度和侵袭性强弱;PTEN缺失可引起iNOS表达增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血清Hsp70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0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Hsp70含量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颅脑外伤分级的关系以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在病程第1、3、5天3个时间点的血清Hsp70水平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Hsp70水平第1天最高,以后逐渐下降,但第5天仍然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Hsp70水平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明显增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其测定对于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