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1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7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头晕3年,加重20天于1996年3月14日入院。否认有既往药物过敏史,但曾有对心电监护贴膜致局部皮肤过敏。体格检查:体温35.6℃,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7/10kPa。一般情况尚好,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室率9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慢不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并磁化支架植入术(ICS)后冠状窦血浆的内皮素-1(ET-1)和凝血酶(Ⅱa)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 住院冠心病患38例,随机植入磁化支架(MS)20例,非磁化支架(NMS)18例,分别于PTCA术前,ICS后,0.5,1,3和6h自冠状窦采血,观测血浆ET-1含量和Ⅱa活性。结果 术后MS组的ET-1含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NMS组在术后即刻明显升高(P<0.01),术后0.5开始下降,术后6h两组的ET-1含量均恢复到术前水平;MS组的Ⅱa活性于术后明显降低,术后6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NMS组在术后即刻虽有降低,但在术后6h已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磁化支架具有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冠状窦血浆ET-1含量和Ⅱa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hCLCA1 DNA疫苗对哮喘小鼠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A/hCLCA1,将其作为DNA疫苗肌注法接种给BALB/c小鼠(每2周1次),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卵蛋白致敏法复制接种小鼠的哮喘模型。引喘5 d后,测定小鼠气道压力峰值-时间指数(APTI)和离体气管环收缩最大张力,并计数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设接种空载体pSecTag-2A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结果: 间接ELISA法证实疫苗接种3次后,小鼠产生能结合mCLCA3胞外肽段的血清抗体,其滴度为1∶800-1∶1 000。疫苗组、空质粒组和生理盐水组的APTI、气管环收缩张力和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小鼠(P<0.01);但疫苗组的这些指标显著低于空载体组(P<0.01)。空载体组与生理盐水组结果相似。结论: 人源hCLCA1基因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结合自身mCLCA3的交叉抗体,并因此阻断了上皮对哮喘AHR的促进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哮喘AH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4.
吕安林  张晶  刁繁荣  李军杰  胡小菁  张薇  胡艳 《心脏杂志》2007,19(6):682-683,69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再通术中钢丝是否在血管真腔内的鉴别方法,并观察其对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冠状动脉闭塞性病变分为I型、II型和III型,前2型闭塞远段血管显影,后者闭塞远段血管不显影。2003年~2005年32例III型慢性闭塞病变钢丝通过病变后,采用直径为1.5mm的非快速交换小球囊通过病变(相当于微导管作用),近段造影远段血管不显影,则将钢丝退出指引导管保留球囊在原位,从钢丝孔注射2ml造影剂使远段血管显影,确认在血管真腔后预扩张、植入支架。结果32例冠状动脉III型闭塞性病变再通术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结论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微导管远段血管造影技术能鉴别钢丝是否在血管真腔内,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心包填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学习可以概括为三个领域,即知识、技能和态度。医学生到合格的临床医师的转变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学习知识。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通过教科书学习基本知识和理论。(2)学  相似文献   
106.
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失败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所致呼吸机依赖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病例研究方法 ,选择呼吸科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 61例 ,根据临床撤机结果分为成功组 (n1 =45 )和失败组 (n2 =17) ,探讨撤机失败的肺内和肺外因素。结果 对 2 0多种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有 13种呈现显著差异。对后者进一步进行多因素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呼吸浅快指数 (f/VT>10 5min- 1 ·L- 1 ) (相对危险度OR =9 3 3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Ⅱ ) (OR =8 80 )、血清白蛋白 <3 0 g·L- 1 (OR -7 5 4)、粪潜血阳性 (OR =7.3 9)、留置尿管 (OR =6 72 )及情绪焦虑 (OR =3 41)为撤机失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撤机失败的发生是肺内外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单纯注重改善临床肺功能指标的撤机方案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模拟I/R损伤,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及白藜芦醇预处理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观察Res对细胞内钙的影响;采用比色法检测心肌细胞SOD和MDA活性。结果Res预处理使得心肌细胞培养液上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29.28±1.24vs22.13±1.42NU/ml,P<0.05),丙二醛(MDA)活性显著降低(8.27±1.02vs13.55±1.69μmol/L,P<0.05)。Res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钙强度,P<0.05。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提高心肌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及降低细胞内钙超载,而缓解由于I/R产生的氧自由基损伤和钙超载所造成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正> 病历摘要患女,65岁,因阵发性胸23d,加重4d 余于1990年8月31日入院。患者于8月8日生气后感胸骨后闷痛,持续10余分钟后缓解,此后常于生气及劳累后出现胸骨后闷痛,每次持续最多10余分钟,能忍受,无放散痛,一般每日发作1次,多于服“消心痛”或肌注“安痛定”后缓解。入院前4d 疼痛突然加重,性质  相似文献   
109.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及其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 方法: 采用Langendoff胶原酶灌注加浸泡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据不同细胞外灌流液将实验分5组:对照组;葛根素1.2, 2.4, 4.8和9.6 mmol/L组. 分别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各组内向整流钾通道(Ik1)、瞬时外向钾通道(Ito)的电流. 结果: 在500 ms去极化的实验条件下,葛根素使不同去极化水平时的Ik1瞬间电流及稳态电流均明显下降. 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也增强. 结论: 葛根素对大鼠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Ik1,且抑制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461例继发孔型ASD患者,其中部分房间隔边缘缺乏或不足176例、多孔ASD22例、房间隔瘤并发ASD21例、巨大ASD37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漏2例、合并ASD的复合型先天性心脏病32例,均行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合并畸形同期治疗,同时行心脏超声追踪测量及随访。结果ASD术前缺损直径为(26.4±12.6)mm,植入的封堵器腰部直径为(28.9±8.0)mm,共植入国产封堵器465个,技术成功率为100.0%,手术成功率为99.6%(459/461);同时植入2个封堵器者6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其他并发症65例。结论国产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ASD,近期及中期临床疗效肯定、确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