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特利加压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治疗的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特利加压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胃激素水平及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酰氨基转移酶水平降低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特利加压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止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肠激素指标及肝功能,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铝镁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与铝镁加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总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采用雷贝拉唑、莫沙比利联合铝镁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总反流次数,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技术联合生化指标检测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AP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althazar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5组,1组17例、2组16例、3组18例、4组17例、5组16例。应用螺旋CT扫描获得灌注参数,使用ELISA及速率法检测生化指标。结果随着病情的进展AP患者BF、BV逐渐下降,1组、2组、3组、4组、5组患者的BF、BV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MTT、PS未见明显变化,1组、2组、3组、4组、5组患者的MTT、PS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组、2组、3组、4组、5组患者S-Amy、CRP、U-Amy、HCT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发现,S-Amy、U-Amy、CRP与BF、BV、MTT、PS存在相关性,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意义;HCT与BF、BV之间呈现负相关(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MTT、PS无明显相关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AP的CT灌注参数BF、BV随病情发展而降低,S-Amy、U-Amy生化指标升高,重症AP时S-Amy、U-Amy下降。HCT与BF、BV之间为负相关,是反映胰腺微循环的重要指标,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