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320篇
预防医学   89篇
药学   147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笔者就基层综合性医院急诊科的发展与管理,从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确保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的畅通;引用高科技手段加强急诊科管理;标准化、程序化地开展急诊和急救工作;加强对急诊人才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各级医生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形态,提高急诊病历的书写质量;更新观念,本着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提高急诊科的综合服务水平等几方面做出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老年心脏病伴发无痛性消化性溃疡(PPU)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75例消化性溃疡(PU)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老年心脏病伴发PPU组38例,单钝性消化性溃疡(SPU)组37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PPU发病前均有基础心脏疾病;(2)缺乏典型的上腹部节律性周期性疼痛,以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纳差、乏力等症状为主;(3)PPU的发生与长期摄入非甾体抗炎药及大剂量应用类固醇激素有关;(4)PPU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SPU组(P<0.05);(5)PPU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休克者多,癌变及病死率高,与SP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脏病伴发PPU者临床症状隐匿,诱因易忽视,预后差,应尽早防范并处理。  相似文献   
53.
84例糖尿病伴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玉和  赵志勇  罗春媛 《医学综述》2008,14(18):2863-2865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尿病伴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病例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方法取糖尿病伴尿路感染的患者清洁中段尿进行培养,用法国梅里埃自动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年份、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分组分析。结果在165份尿培养阳性标本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占50.9%(84/165),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率41.7%(35/84),ESBLs阳性菌株对多种常用抗菌素的耐药率高于ESBLs阴性菌株,所有菌株均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ESBLs阳性组有3例合并肠球菌感染,其中1例万古霉素耐药;近期组较早期组ESBLs阳性率明显升高、耐药状况更严重。结论糖尿病伴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为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以β-actin为内参照,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51例T3或T4化疗前胃癌组织中DPD的mRNA水平.结果 以DPD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0.68)为界,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DPD mRNA高表达组(>0.68)和低表达组(≤0.68)之间总生存期、无瘤生存期及1、2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D mRNA表达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检测DPD mRNA表达水平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方法及有效性. 方法 对9例右室流出道频发室性早搏和(或)室速采用激动标测与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1例左室间隔面室速采用激动标测普肯耶(P)电位方法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术前根据体表心电图初步判断起源部位. 结果 10例患者全部消融成功,随访1~27个月,平均(11.9±10.3)个月,无一例复发,亦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起源部位:7例位于右室流出道间隔,2例位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1例位于左室中间隔. 结论 采用激动标测结合起搏标测消融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特发性室速有效且成功率高;对部分术中未能诱发出心动过速的左室间隔面室速,仅在窦性心律下标测最早P电位,亦可能成功.  相似文献   
56.
护士是一个长期从事治疗疾病工作的特点群体。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护士兴驻个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并且个有健康的心理,生理状态,但由于各种原因,使护士常常处于工作上超负荷劳动,精神上高度紧张,学习、工作、家庭两不误的矛盾中,从而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工作年龄越大,年龄越大,职称越高的护士,工作压力越大。40岁以上的护士,因生理变化,临床第一线值班已力不从心,因而更具危机感,头晕、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强迫症状、抑郁症等发病率明显增高,因此了解40岁以上护身心健康,寻找影响因素与对策,才能使他们更好用心服务,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再造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1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切口护理、功能锻炼、以及术后随访,健康指导。结果:本组病例均对手术效果满意,心理状态稳定,家庭生活和谐,成功回归社会。结论: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再造患者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8.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分析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防范护理纠纷。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服务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护理纠纷、护理投诉明显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可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发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9.
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兵  刘炜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170-1172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人上腹部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以期选择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10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全麻组(A组,n=25),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B组,n=25),硬膜外麻醉氟杜镇静组(C组,n=25),硬膜外丙泊酚镇静组(D组,n=25)。分别于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5分钟和切皮后30分钟测定HR、SBP、MAP、DBP、PetCO2,并记录术中麻黄碱阿托品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及入住ICU时间。结果:与术前相比,A组切皮后5、30分钟的MAP显著增高(P<0.05),而B、C、D组的SBP、DBP、MAP均显著下降(P<0.05),D组切皮时及切皮后5分钟的HR也显著下降(P<0.05),C、D两组的PetCO2显著增高(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的SBP、DBP、MAP均下降(P<0.05),D组的HR也较低(P<0.05),C、D两组的 PetCO2显著降低(P<0.05)。与A组相比,B、C、D三组麻黄碱用量显著增加(P<0.05),苏醒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显著缩短(P<0.05),D组阿托品用量较多(P<0.05)。结论:A组术中血压有增高倾向,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长于其他各组。B、C、D三组对血压影响较大,但三者苏醒时间及ICU入住时间较短,其中以D组为显著。C、D两组的呼吸抑制较为明显。因此,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利于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恢复,以复合全麻的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而硬膜外麻醉时需加强循环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60.
泛影葡胺造影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造影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85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2组,泛影葡胺组45例经胃管注入60%泛影葡胺溶液60 mL;对照组40例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肠梗阻缓解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结果第1次排便时间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时间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患者中转手术比例、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泛影葡胺造影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明显缩短肠梗阻缓解及住院时间,并能为早期手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