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SCI)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H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SCI患者112例,入院时完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HA组和非HA组,记录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损伤节段(四肢瘫与截瘫)、损伤程度(完全性脊髓损伤与非完全性脊髓损伤)、有无并发症(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等临床资料,并在入院第2日清晨完善血糖、肌酐、血清镁浓度、淋巴细胞数量等检查。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CI患者并发H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四肢瘫、完全性脊髓损伤、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糖及淋巴细胞数量可能与SCI患者HA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SCI患者并发HA的危险因素。结论:肺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是SCI患者并发HA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因在ICU期间共死亡5例(其中观察组1例,对照组4例),最终有99例患者完成本研究。两组患者均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由康复治疗师协助进行运动治疗、呼吸功能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等早期综合康复干预。对两组患者在ICU14天内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使用镇痛镇静药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谵妄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镇痛镇静剂的使用时间、类型及剂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干预能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缩短谵妄的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对于合并患肢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61例脑卒中所致肢体瘫痪同时合并患肢感觉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取各种促通技术治疗8周;治疗组除采取各种促通技术外,利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8周。治疗前、后及出院后4周末,采用Fugl-Meyer量表、改良巴氏指数(MBI)对该61例患者进行评定。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比较治疗前后功能评定的差异。结果经治疗8周后及出院后4周末,61例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及改良巴氏指数较前均提高(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对于合并患肢感觉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早期系统康复对新鲜肱骨髁上骨折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早期系统科学康复治疗与未经早期康复治疗对肘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7月,经骨科手法或手术复位石膏固定28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治疗组),术后24~72 h开始康复治疗;另一组10例未经早期康复治疗,2~6月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导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来我科就诊(对照组)。经系康复统治疗后进行ROM(关节活动度)评定。结果治疗组肘关节ROM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疗程短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早期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不仅利于患儿骨折本身的愈合治疗,也可最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的运动功能,缩短患儿的康复周期。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运动再学习方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上、下肢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价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上、下肢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2)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6.
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测量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安徽医学》2011,32(6):849-852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和生活设施自动化程度的升高,以及静坐生活方式的增加,导致运动不足和摄入能量过剩引起的疾病日渐增多,使社会医疗负担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骨髓干细胞移植对于疾病早期肝豆状核变性模型鼠———TX小鼠脑、肾组织铜代谢的影响。【方法】4~5周龄的雄性DL小鼠50只为供体;2月龄的TX小鼠50只为受体(雌∶雄=3:2),随机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各25只(雌∶雄=3:2)。分离供体小鼠骨髓干细胞并标记CM-DiI荧光,经尾静脉注入移植组TX小鼠体内,每只小鼠0.2 mL(1.2 × 107个细胞),对照组动物注入等量平衡盐液体。移植后的1、2、4、8、12周处死动物检测脑、肾铜含量情况,并以CM-DiI荧光示踪技术考察干细胞在受体鼠脑、肾组织的分布情况。【结果】 移植治疗后脑和肾脏铜含量(脑铜平均28.7 mg/kg,肾铜平均31.7 mg/kg)较对照组(脑铜平均34.5 mg/kg,肾铜平均36.9 mg/kg)均有下降趋势,达到对照组铜含量的70% ~ 98%;移植后第4周时治疗组脑铜含量(28.4 ± 5.5) mg/kg,仅为对照组(40.1 ± 6.9) mg/kg的70%, 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示踪研究在移植后各时间点均可于脑内检测到供体细胞,肾脏未检测到供体细胞。【结论】疾病早期TX小鼠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对脑内铜代谢有一定改善作用,对肾脏铜代谢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8.
社区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WHO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研究社区康复(CBR)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QOL)的远期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5个月末和17个月末,采用FCA、WHOQOL-BREF中文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FCA和WHOQOL-BREF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5个月后,社区康复组和对照组的FCA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康复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17个月后康复组有进一步提高(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FCA和WHOQOL-BREF作用显著;社区康复治疗介入时间越早,脑卒中患者功能和生存质量恢复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29.
金艳  倪朝民 《中国康复》2011,26(5):379-381
动脉僵硬度已成为评估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一项重要指标[1]。通过检测脉搏波速度(PWV)评估动脉弹性及其僵硬度广泛受到关注,由于其操作简单、无创、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动脉功能检测方法[2]。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