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8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6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水通道蛋白4(AQP4)、蛋白激酶C(PKC)表达水平的变化,来探讨两者与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CIR)。参照Garcia JH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Elliot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检测AQP4及PKC的表达。结果 CIR后6h即有神经功能缺损,脑含水量在CIR12h明显升高,1~3d时达到高峰;AQP4表达在早期水平降低,从12h逐渐升高,至CIR 24h明显升高,3d达高峰;PKC在CIR后6h开始持续性升高,至第5d仍保持较高水平。结论早期的细胞源性脑水肿可能和PKC的升高有关,后期的血管源性脑水肿可能和AQP4的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2.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亦是老年急腹症的常见原因,其中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尤其老年患者,起病隐匿,对疼痛等不敏感,多伴发其他多种慢性疾病,临床诊治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23.
1 资料 患者,女,33岁,因"双下肢渐起性麻木、无力5天"入院.一周前有感冒病史,伴有上腹部、后背部疼痛不适,无反酸、嗳气,就诊于外院予香砂养胃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逐渐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胀痛,5 d前症状逐渐加重,不能独立行走,外院行头颅CT、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入院后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神经专科检查: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无眼球震颤、复视,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额纹、鼻唇沟对称,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减低,右下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3级,左下肢肌力近端2级,远端1级.指鼻试验准确,跟-膝-胫试验无法完成,腱反射(-),病理征(-),双下肢浅感觉减退,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行胸椎MRI提示:胸腰椎轻度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特重度烧伤患者腹腔压力增高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特重度烧伤患者,根据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测量值分为两组:IAP≥12 mmHg者为腹内高压组,共10例;IAP<12 mmHg者为对照组,共6例。每日在固定时间检测患者腹腔压力一次,记录呼吸频率(RR)、动脉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给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PaO2/FiO2)、平均气道压(MAP)、呼气末正压(PEE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内高压组RR、PaCO2的变化与IAP的改变呈正相关,而PaO2、PaO2/FiO2与IAP呈负相关(P<0.05),MAP、PEEP与IA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腹腔压力的上升与呼吸功能的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具有腹内高压危险因素的特重度烧伤患者应常规监测腹内压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腹腔内高压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Endobutton钢板弹性固定和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53例采用Endobutton钢板内固定25例(Endobutton组),螺钉内固定28例(螺钉组),比较两组下胫腓间隙(TBCS)、下胫腓重叠距离(TBOL)及末次随访时AOFAS足踝功能评分优良率。结果两组间术前、术后初期、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TBCS、TBO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dobutton组AOFAS评分优良率92.0%,螺钉组AO-FAS评分优良率89.3%,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dobutton钢板弹性固定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允许早期负重,不需常规取出,其治疗效果与传统的螺钉固定方式相当。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南京明基医院急诊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急性组(n=80)与稳定组(n=40)。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为正常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两种检测指标在AECOPD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急性组患者血清hs-CRP、NT-ProBNP水平均高于稳定组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hs-CRP、NT-ProBNP在各自最优界值点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9、0.9459。NT-ProBNP的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hs-CRP,且NT-ProBNP的诊断特异度略高于hs-CRP。结论血清hs-CRP、NT-ProBNP对于AECOPD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时对AECOPD的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联用技术研究他克莫司的有关物质。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C18(150 mm × 4.6 mm,3.5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乙腈-甲基叔丁基醚为流动相体系,对他克莫司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的有关物质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ESI-Q-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的母离子及碎片离子的准确质荷比和元素组成,并解析鉴定有关物质的结构。在所建立的条件下,他克莫司与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35个主要有关物质,其中2个分别为他克莫司的互变异构体Ⅰ和Ⅱ(他克莫司的有效成分),3个为美国药典收载的已知杂质,其余30个为新鉴定的未知有关物质。研究结果可为他克莫司发酵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护理工作室的运营方式与实践效果。方法 2020年11月构建虚拟护理工作室平台,实施网上预约和线下服务。2021年2月针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重组虚拟护理工作室成员,根据护士资质分成普通护士、市级专科护士和省级专科护士;由工作室护理长定岗线上预检分诊,实施分级派单;不同级别的护士上门实施护理,为患者提供延续性、全程、精确的居家照护服务。结果 线上预检分诊与分级派单制实施后,预约错误、退诊、退费发生率显著降低,实际服务例数、服务对象满意率显著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虚拟护理工作室实施线上预检分诊与分级派单制可以精准对接患者需求,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H_2S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给予C57BL/6J小鼠STZ(50 mg/kg×4 d)腹腔注射和高脂饮食制备糖尿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两组:STZ+GYY 4137组(H_2S组)给予20 mg/kg GYY 4137腹腔注射,STZ+生理盐水组(DKD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另外取正常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注射12周后,观察各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情况、肾组织形态学改变以及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给予小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高糖(25 mmol/L)刺激并H_2S预孵,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KD组小鼠24 h尿白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加,H_2S治疗后小鼠尿白蛋白减少;DKD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增殖,H_2S治疗后小鼠肾小球系膜增殖改善;DKD组小鼠肾组织凋亡增加,H_2S治疗后小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减少;H_2S产生酶胱硫醚β合成酶、胱硫醚β裂解酶、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在肾脏表达,其中糖尿病小鼠仅胱硫醚β合成酶减少,胱硫醚β裂解酶、3-巯基丙酮酸转硫酶无改变。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在高糖刺激下cleaved-caspase-3增加,H_2S预孵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改善细胞凋亡。结论 H_2S治疗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尿白蛋白,减轻肾小球系膜增殖,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aspase-3活性从而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 70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结果分为成功组(n=1560)和失败组(n=144),对两组参数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成功率的相关因素。 结果1 704例患者一次碎石成功1 560例,总碎石成功率为91.5%。结石的侧别、结石停留时间、集合系统宽度、结石CT值、结石数目、是否存在上镜困难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成功率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否存在上镜困难是碎石成功与否的独立影响因素,与是否一次清石成功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1.233,P<0.01)。 结论输尿管硬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高,其疗效与多种因素相关,是否存在上镜困难可能是主要影响因素。输尿管硬镜碎石术仍然是输尿管上段结石外科微创治疗的理想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