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5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99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137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26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发作憋气、气短1年,加重1月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肺动脉瓣上附着一大小约34 mm×21mm的致密回声团块(图1),随肺动脉血流前后活动,异常回声团块完全占据肺动脉内腔,导致右室严重梗阻,彩色多普勒提示瘤体边缘高速血流信号,峰速约3.8 m/s,右室大小正常,右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无锡市基层医疗机构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培训需求,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长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罗伯特·卡茨的管理者基本能力与素质为理论框架,自制问卷调查表,对8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2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2.68%的护士长注重护理工作中安全观念;78.5%的护士长注重沟通合作与关怀能力;56.25%的护士长注重计划与组织能力。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护士长的培训应建立在其需求之上,应特别注重安全观念、沟通合作与关怀能力以及计划与组织能力的大力培养。  相似文献   
73.
目的将心电采集盒联合智能手机应用于PICC导管头端定位,以期提高PICC导管头端的1次到位率。方法将18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下的PICC置管后拍X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观察组在超声引导结合MST下的PICC置管时采用心电采集盒联合智能手机观察P波形态变化引导置管然后再拍X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头端1次到位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2周内2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1%(P0.05)。结论采用心电采集盒联合智能手机应用于PICC导管头端定位,不仅可提高PICC导管头端一次性到位率,减少医疗花费,而且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4.
正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_17细胞(Thl7)分别是两类功能独特的T细胞亚群,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肿瘤等疾病及排斥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1型糖尿病是一种选择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的激活及自身抗体分泌的增加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免疫炎症损伤有关。本文参考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Treg细胞和Thl7细胞在1型糖尿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钙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以及离子钙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入住无锡市人民医院综合性ICU的重症患者进行筛选,所有入选的患者入ICU后24h内血标本送检,测离子钙水平记为iCa,按iCa水平进行分组:iCa< 1.15 mmol/L纳入低iCa组;iCa> 1.25 mmol/L纳入高iCa组;1.15 mmol/L≤iCa≤1.25 mmol/L纳入正常iCa组.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史、既往病史、人ICU诊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转归等信息并计算入ICU24 h内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按iCa水平分层,绘制14 d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低iCa组和正常iCa组的累计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重症患者368例,其中正常iCa组117例,低iCa组247例,高iCa组4例.正常iCa组以神经系统病变最多见(21.37%),低iCa组以脓毒症最多见(21.46%),高iCa组以肿瘤患者最多见(50%).低iCa组脓毒症患者(21.46%)多于正常iCa组(10.26%),高iCa组无脓毒症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1).正常iCa组肿瘤患者(1.71%)明显少于高iCa组(50%)和低iCa组(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2).低iCa组较正常iCa组有更多患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P=0.042).两组性别、年龄、血钠、血钾、血氯水平、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iCa组SOFA评分(P=0.039)和14 d病死率(P =0.035)更高,机械通气时间(P =0.049)和ICU住院天数(P =0.012)也更长.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Ca水平(OR=2.352,95% CI:1.039 ~4.023,P=0.041)和APACHEⅡ评分(OR=1.214,95% CI:1.067~1.285,P=0.002)为影响ICU重症患者14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按iCa水平分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低iCa组14 d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正常i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7).结论 离子钙水平与ICU重症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重症患者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6.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由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异常共同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破坏增多及生成减少共同参与其发病.既往普遍认为儿童及育龄期妇女为ITP的高发人群,但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ITP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年龄≥60岁的老年人已经成为新的ITP高发人群.由于ITP老年患者合并症多,对治疗反应及耐受性较年轻患者差,更易发生严重的出血症状,病死率增高.目前,针对ITP老年患者的经典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脾切除术、免疫抑制剂等,但是约1/3的ITP老年患者接受治疗后,疾病仍迁延不愈.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罗米司亭与艾曲波帕、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等新药在治疗ITP老年患者中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然而根据ITP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个体化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拟对ITP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结合ITP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银离子抗菌凝胶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拟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84)和观察组(n=98).对照组给予石蜡油润滑导尿管、碘伏消毒护理;观察组给予银离子抗菌凝胶润滑导尿管、碘伏消毒护理及银离子抗菌凝胶涂抹尿道口.比较两组的CAUTI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留置尿管后第3、7、10、14天,观察组的CAUTI发生率分别为1.0%(1/98)、6.1% (6/.98)、9.2%(9/98)、21.4% (21/98),对照组分别为7.1% (6/84)、22.6% (19/84)、27.4%(23/84)、36.9% (31/84),观察组的CAUTI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尿道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刺激灼痛发生率分别为4.1% (4/98)、8.2% (8/98)、5.1% (5/98),对照组分别为13.1% (11/84)、26.2%(22/84)、32.1% (27/8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银离子抗菌凝胶护理可有效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CAUTI的发生,降低导尿相关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8.
心室起搏管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心室起搏管理(MVP)是以心房为基础的双腔起搏模式,是最小化心室起搏策略的一种算法,可以克服不同起搏模式内在的限制。它以AAIR模式为基础进行心室事件的监测,当心室事件脱漏时,自动转换为DDDR模式;在DDDR模式下,定期进行自身房室传导功能的评估,如房室传导功能恢复,则再恢复AAIR模式。MVP可引起过长的房室间期、造成短长短联律间期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一些特殊功能也会导致不良事件,但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MVP是否能预防心房颤动或收缩功能不全、卒中的发生以及降低死亡率,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9.
张煜  羊镇宇  王强  李坚  冯建  郑杰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0):716-716
患者,男性,47岁.因"发作性胸痛2小时"于2010年01月13日入院,外院急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转至我院急诊复查心电图提示下壁导联ST较前稍有回落,收入病房查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49.1 U/L,肌酸激酶(CK)3798 U/L.既往吸烟10支/日(20年).入院查体神志清,未及肺部哕音,无心脏杂音.入院拟诊: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Killip分级1级、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在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CRF)左室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获取正常对照组(28例)、CRF组(50例)标准心尖四腔、三腔、两腔和短轴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图像;分别测量和比较CRF组与对照组各节段的纵向、径向和圆周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对照组左室长轴纵向应变在心尖部最大(P〈0.05);短轴径向应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圆周应变在前间隔和后间隔基底及中间段高于同水平心尖段(P〈0.05)。与对照组比较,CRF组纵向、短轴径向及圆周应变值均降低(P〈0.05)。结论斑点成像技术能够较好的评价CRF患者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