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时多见于老年患者,多表现为黏液性水肿,伴意识障碍、贫血、低钠血症,多无呼吸系统症状,病情进展中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典型临床表现常被掩盖,易漏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改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呼吸衰竭少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2.
降钙素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降钙素原(PCT)的产生、代谢特点、临床应用价值及PCT对鉴别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判断感染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3.
过去的20年,随着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国急诊医学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切实加强目前国内的急诊医学教育,如何在其发展方向、培训模式、学习内容、训练方法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不断提高,真正创建适合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154.
<正>患者男性,64岁,因"双下肢乏力3年,活动后憋气2年,加重1月"于2017年2月3日入院。2014年起患者步行1 km出现下肢无力,后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下肢上抬、下蹲后起立困难。2016年9月患者平地行走时觉憋气、胸闷,间断双下肢水肿,活动耐量进行性下降。2017年1月11日患者平卧入睡时突发严重憋气,胸骨后压迫感,院外查肌酸激酶(CK) 1 445 U/L (24~19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相似文献   
155.
通过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合并神经纤维瘤病1型(neurdfibromatosis type 1,NF1)的病例分析,报道UC、NF1、UC合并NF1的胃肠道息肉特点。  相似文献   
156.
157.
目的 分析“新十条”实施前后急诊及发热门诊患者变化,并提出后疫情时代急诊和发热门诊建设建议。方法 统计比较“新十条”实施前后各20天急诊及发热门诊的每日就诊患者人数、严重程度分级、年龄、疾病种类及专科接诊情况。结果 “新十条”实施后日均就诊人数显著增加(P<0.001),就诊患者年龄(P=0.008)及重症患者较前增多(P<0.001);因肺部感染和呼吸道症状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P<0.001)。结论 新冠疫情冲击下,急诊接诊压力显著增加,急诊和发热门诊应该加强一体化建设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通过调查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尝试提出可行的心理支持对策。方法 通过微信(WeChat)向北京协和医学院在读的3~8年级的八年制医学生发放问卷星问卷(www.wjx.cn)进行调查,并按性别、年级分组分析组间差异。见实习组较理论学习组增加了心理支持干预。结果 共收到合格问卷248份。82名(33.1%)、16名(6.5%)学生自我评估心理健康情况“一般”或者“差”。6、7年级生活满意度分数(SWLS)显著低于3、4、5、8等其他年级(P<0.001);对于其他量表(抑郁、焦虑、情绪调节困难),6、7年级虽得分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八年制医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见实习期的6、7年级所受压力更大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可部分缓解其情绪调节。  相似文献   
159.
终末期患者可因顽固性症状产生无法忍受的痛苦,缓和镇静是通过降低患者意识水平而缓解痛苦的一种缓和医疗手段。规范的缓和镇静能够帮助患者有尊严地离世。与安乐死不同,缓和镇静并不改变患者的生存期。充分的缓和医疗是实施缓和镇静的前提,反复详尽的病情评估、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规范实施缓和镇静的必要条件。本文报道了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缓和镇静临床诊疗流程规范,对其进行了解读,并以1例因顽固性谵妄接受缓和镇静的晚期肿瘤患者为例,展示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探讨医学生从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过渡到临床环境下急诊临床实践阶段的自我调节学习的改变,为优化课程体系及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供方向。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深入访谈的方法,应用自我调节学习量表,采用Likert量表的6级进行计分。评估共118名医学生,包括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本科生在传统医学课程阶段、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及临床医学专业“4+4”改革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北京协和医学院八年制医学生,男48人(占40.7%),女70人(占59.3%)。对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及“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3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自我调节学习总分下降[(326.2±31.9) vs. (347.7±40.2)]。对自我调节学习各分量表分别进行分析,在学习动机分量表中,外在目标设定方面,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低于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8.9±2.3) vs. (10.0±2.9)],“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高于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11.0±3.5) vs. (8.9±2.3)];在学习策略分量表中,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资源管理分量表中,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传统医学课程阶段在时间和学习环境[(6.5±1.1) vs. (7.5±1.9)]、学习管理[(37.7±4.0) vs. (40.3±3.0)]及学习求助[(32.7±5.3) vs. (37.5±9.5)]方面显著下降,“4+4”试点班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较八年制急诊临床实践阶段在学习管理[(40.2±7.3) vs. (37.7±4.0)]及学习求助[(38.7±7.6) vs. (32.7±5.3)]方面显著增加。结论 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从传统医学课程阶段过渡到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发生明显改变。外在目标设定下降及资源管理减少,可能是八年制医学生在临床环境下急诊临床实践阶段自我调节学习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