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3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王静茹  倪青 《世界中医药》2021,(5):730-732,737
糖尿病神经病变属于痹证、血痹等范畴。现基于《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对该病进行分期、分经论治,提出六经辨治用药思路,以期指导本病临床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22.
"咳"为外感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内经》提出了"五脏六腑咳"的观点。"三焦辨证"是吴鞠通在《内经》三焦理论基础上所创立的辨治温热疾病的方法,其所论述的上中下三焦分别与五脏相对应。《伤寒论》以"六经"为纲,五脏为目论述疾病。本文以"三焦"为纲,六经、脏腑为目,论述《伤寒论》中感受寒邪,上犯太阳、中及太阴、下入少阴所引起的咳,与《温病条辨》温热邪气侵袭上焦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咳证的异同,以期为咳证的辨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3.
“和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包含治法、状态等诸多含义,与“消渴”渊源深厚,探析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中和法理论及在消渴病中的应用,揭示出“阴阳自和”是治疗消渴病的关键.《伤寒》继承并丰富了《内经》中“和法”的内涵与应用,将“和”的理念贯穿始终,细化天人和、脉象和、营卫和、表里和、胃气和等诸多方面,并以调和营卫、调和寒热、调和脏腑气机等为治则治法,以“阴阳自和”为痊愈标准,创立桂枝汤、乌梅丸、小柴胡汤、泻心汤等经典方剂,进一步完善了“和法”理论与实践基础.以此改善生活方式,运用“和解”之方,针对消渴复合病机,诸邪同治,诸病同调,治疗消渴.  相似文献   
24.
风药作为中药综合药性的一部分,最早见于李东垣的药类法象和用药法象。传统意义上的风药大多分布在现代中药功效分类法的解表药、祛风湿药及平肝熄风药中。笔者现从风药的古代术草记载、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现代临床应用及自我临床实践验案等方面探讨风药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5.
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代谢异常200例糖脂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者按血糖由低到高分成3组,用均值表和非参数检验两两比较方法对血脂检测值进行分析,发现TG和VLDL随血糖值的上升而数值增大,呈正相关;CHO、LDL则未随血糖值的升高而出现明显变化;HDL随血糖值的上升逐渐减小,呈负相关;各组BMI值均高于正常标准,但同样没有随着血糖值的升高而出现明显变化。有资料证明,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由于TG、HDL紧随血糖的变化而变化,当血糖升高时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加大。所以对血脂异常的糖尿病患者,当其血糖上升时,应对其心脏病变的发生或发展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6.
辨证是医生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理化特征等进行理解和判断的主观思辨过程.医生对疾病证候特征把握的准确度不仅与其知识结构、经验多寡有关,还与其对疾病"症"的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有关,由此导致不同医生对同一患病个体的"证"的判断出现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最终直接影响了疗效的可靠性.为减少这种因判断和理解产生的偏倚,本文基于"症状"具有客观性这一基本事实,以中医临床论治为目标,分析并阐述以"病人"的"症"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人群分类原理及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新病友入门"栏目将连载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倪青主任为新病友们倾心撰写的文章。文章共分为五部分,详细全面地介绍了中西医防治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敬请广大病友们关注。本期主题为: 药物治疗,最佳方案是个体化;保护胰腺,不要拒绝打胰岛素  相似文献   
28.
总结整理仝小林教授运用葛根的临床经验。仝教授擅于运用葛根舒利经气、升发脾胃清阳之性治疗头痛、斜颈、消渴、下利等多种疾病,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师承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与师承结合,多拜名师,有利于临床人才成长。传承应该包括传承学术,也应该包括医德医风,应该结合临床实际,勤思考,多总结,培养创新性思维,引进现代数理技术等,做好名医医案数据挖掘,并将名医经验应用于临床科研,以提高临床疗效,发展中医学术。  相似文献   
30.
代谢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是一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的综合体,目前中医认为,它可见于"痰饮"、"肥胖"、"消渴"、"眩晕"等病证中,现将近几年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作一综述。本文主要从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三焦辨证三种辨证方法总结各医家对代谢综合征的论治。综合各医家观点,作者认为每一种辨证方法并不是相对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本病病位主要在肝、脾、肾三脏,病理基础是气滞、痰湿、瘀血、浊毒等,病性为虚实夹杂,主要以疏肝、健脾、益肾、理气、活血、祛湿、化痰、降浊、通利三焦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