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35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 考察比阿培南在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体外人空白血浆中的代谢稳定性,并推测代谢产物的结构及可能的代谢途径。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HPLC-MS/MS)检测比阿培南分别与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人空白血浆孵育后孵育液中剩余的比阿培南含量,比较代谢稳定性。此外,利用快速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FLC/MS-IT-TOF)分析比阿培南与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孵育后的提取离子流图,比较差异峰并通过质谱图推测代谢产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比阿培南与人肝微粒体、人肾S9和人空白血浆孵育120 min后的剩余百分比分别为(89.2±2.66)%、(52.0±7.6)%和(96.3±5.4)%,计算得到其在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中代谢的体外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 046.2和120.9 min,在人肝微粒体中固有清除率(CLint,h)和人肾S9中固有清除率(CLint,R)分别为0.57和2.05 mL·min-1·kg-1,肝清除率(CLh)和肾代谢清除率(CLR)分别为0.53和1.72 mL·min-1·kg-1。此外,比阿培南在人肝微粒体和人肾S9孵育体系中都只鉴定出1个体外代谢产物,推测比阿培南的主要代谢途径为β-内酰胺环水解。结论: 比阿培南主要在人肾S9中代谢,少量在人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生的代谢物为β-内酰胺环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制备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并检测其抑菌效果。方法 以胆固醇为脂质,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包括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分散性以及体外缓释。使用二倍稀释法测定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 透射电镜扫描可见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呈球形,直径40~70nm;Zeta电位(-21.8±1.3) mV;包封率为77.54%;载药量31.10%;紫外-可见光谱见纳米粒中环丙沙星280nm处特征性吸收波峰;体外缓释72h的累计释放度为78.6%。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8μg/mL,环丙沙星最低抑菌浓度为1.6μg/mL。结论 采用乳化-低温固化法成功制备环丙沙星固体脂质纳米粒,方法简便。固体脂质纳米可提高环丙沙星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P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及kisspeptin分子的影响,以期探讨该方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评价条件的肾阴虚型PMS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滋阴补肾方,对照组服用更年安片,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评价两组的综合临床疗效,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RK、磷酸化ERK(pERK)及kisspeptin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在综合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可明显下调外周血pERK和kisspeptin-10水平(P0.01),而对ERK无明显影响;对照组可下调pERK水平(P0.05),但对ERK和kisspeptin-10均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组对于pERK和kisspeptin-10的调节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滋阴补肾方可能通过上游途径,以kisspeptin-10和pERK分子为介导而发挥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灰值患者心力衰竭判别模型并评价。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进行NT-proBNP实验室检测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信息,数据清洗后纳入研究对象,并按7∶3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用L1范数正则化和递归特征消除方法对特征进行筛选。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和XGBoost算法构建模型,比较4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NT-proBNP灰值患者心力衰竭判别价值。结果按重要性筛选出模型因子年龄、性别、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Logistic回归、随机森林、梯度提升树和XGBoost四种模型灵敏度分别为58.42%、56.83%、65.74%和60.04%;特异度分别为57.47%、68.18%、60.13%、65.93%。结论基于机器学习建立的NT-proBNP灰值患者心力衰竭判别模型有一定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应用价值有待于更大样本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NIPPV对AECOPD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的变化、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比率及住院病死率等的影响.方法 84例入住呼吸科的AECOPD患者[pH<7.3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50mmHg(1 mmHg=0.133kPa).入选病例随机分常规治疗+NIPPV治疗组(A组,n=44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n=4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0、2、24和72 h及出院时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KR)、心率(HR)的变化及氧合指数的变化,比较两组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比率及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日的改变.结果 NIPPV组PaO2、PaCO2、RK、HR、氧合指数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H值治疗前后比较有下降趋势;常规治疗组PaCO2、氧舍指数改变各组间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平均住院日NIPPV组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04),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比率有降低趋势.结论 AE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NIPPV可明显改善气体交换,缓解呼吸肌疲劳,减少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6.
双吻合器完成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31例直肠癌患者行直有切除采用盖强生公司生产的直线型结合器及圆形端端吻合器吻合。结果 本组发生吻合口漏2例,发生率为6.45%,经保守方法治愈无1例行结肠造口。结论 只要双吻合器使用得当,即使发生漏、由于其漏口较小,通常不行近端结肠造口。  相似文献   
77.
失眠乃心神失养,神无所归所致。病位在心,涉及肝、胆、脾、胃、肾,有虚实之别。耳穴贴压是刺激耳穴,通过经络和全身脏腑之联系达到治疗目的。使用王不留行籽、冰片、益智仁籽、酸枣仁、中药丸、磁珠等贴压刺激耳穴,可协调阴阳、调和气血,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舒畅心情、增强机体正气,镇静安神,无毒副作用,疗效满意,简便易行,无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是有效的非药物疗法。尚需统一相关标准,制定临床处方,进行疗效对照观察,探讨机理。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观察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较为稳定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96例AMI急诊PCI术后CHF患者(NYHA分级Ⅱ/Ⅲ)随机分为普伐他汀20 mg组(普伐他汀20 mg/d治疗,n=52)和普伐他汀40 mg组(普伐他汀40 mg/d治疗,n=44),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8个月后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以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普伐他汀40 mg组血浆NT-proBNP和MMP-2水平显著低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5).普伐他汀治疗后,两组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普伐他汀40 mg组LVMI、LVEDD、LVPWT显著小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1);两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平均周径缩短率(MVCF)、二尖瓣口多普勒舒张早期最大流速与舒张末期最大流速比率(E/A)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普伐他汀40 mg组IVST、FS、MVCF、E/A显著大于普伐他汀20 mg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MMP-2的下降水平均与LVMI、LVEDD、LVPWT减少呈正相关,均与IVST、FS、MVCF、E/A增加呈负相关;NT-proBNP、MMP-2下降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普伐他汀对AMI急诊PCI术后较为稳定的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有益,这可能与其抑制MMP-2、减轻左室重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70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关系,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院急诊科收治确诊脓毒症患者12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SAPSⅡ评分法分为轻、中、重3组,每组40例.另选40例年龄、性别、体质量构成与上述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又根据患者最后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外周静脉采血5 mL,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实验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胞内HSPs70的水平,以及血清中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HSPs70,PCT、CRP的变化差异.结果 ①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70的含量随SAPS Ⅱ评分增高而逐渐升高,轻度、中度、重度脓毒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也随SAPSⅡ评分增高逐渐升高,轻度与重度脓毒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所有脓毒症患者中,死亡患者均出现在重度组内,与其他标志物相比,死亡患者的热休克蛋白HSPs70的含量比存活患者明显升高(P<0.05).③在脓毒症患者的受试工作者曲线分析中,中性粒细胞胞内热休克蛋白(HSPs)70的含量与PCT、CRP相比,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多.结论 热休克蛋白HSPs70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level of heat shock protein (HSPs) 70 and severity of sepsis in order to find its effects on the status of sepsis and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Methods In total, 120 patients diagnosed to be suffering from sepsis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s studying subjects. According to SAPS Ⅱ score, all of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n =40 in each group) , and at the same time, 4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tudied as controls. The levels of intracellular HSPs70 in peripheral blood neutrophil cells in the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group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flow cytometry, while serum levels of procalcitonin (PCT) and C-reactive protein ( CRP) were measured as well. Results ① The levels of heat shock proteins HSPs70 in neutrophil cells and PCT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escalat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SAPS Ⅱ score,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among the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sepsis groups(P<0.05). ② In all septic patients, the death happened only in the severe group. Compared other markers in the survivals , the level of heat shock protein HSPs7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fatal patients. ③ In curve plot analy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sepsis done by the curve of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 the area of HSPs70 in neutrophil cells under the curv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PCT and CRP. Conclusions Heat shock protein HSPs70 has a certain clinical value in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sepsis.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建立LISS-DF治疗股骨远端骨折近端螺钉不同单双皮质固定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初步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提取CT图片相关数据,利用自行编写程序生成命令流文件,建立完整股骨以及16个不同LISS-DF治疗股骨远端AO分型33-A3型骨折的实体模型(钢板和股骨不接触、螺钉分别固定于钢板和股骨),进行网格划分.分析不同载荷作用下完整股骨和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治疗骨折的模型受力状况.结果 建立了相关的有限元模型.不同载荷作用下,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模型和完整股骨的应力集中均位于股骨颈内侧和股骨干外侧中下1/3处.相同载荷作用下,LISS钢板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模型的股骨颈部最大等效应力值略减小,股骨干最大等效应力值明显减小.结论 研究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应用LISS治疗股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和基础.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LISS-DF近端螺钉全双皮质固定为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