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1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1458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4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32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85篇
外科学   513篇
综合类   694篇
预防医学   39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44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53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动物模型,并测定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对幼鼠大脑前额皮质及海马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睡眠剥夺组幼鼠完成预定任务所需的时间及发生错误的次数均超过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的nNOS在前额皮质区域阳性、强阳性表达面积及在海马区域强阳性表达面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会影响幼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前额皮质及海马中nNOS表达水平的下降可能是慢性不完全性睡眠剥夺影响未成熟脑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2.
对1例癫痫性痉挛患儿采用促皮质素静脉给药时发生静脉外渗至局部皮肤坏死的案例进行解析。针对事件发生原因,制定并采取措施:静脉穿刺难度事前评估,优化临床监护,加强相关知识培训,以肌肉注射代替静脉滴注等,避免了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提升了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3.
睡眠障碍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最常见的共患障碍之一,不仅与ASD儿童核心症状存在显著相关,还会影响患儿的功能水平、生活质量以及干预康复效果,给父母造成巨大养育压力和经济负担。国际上已将睡眠障碍,特别是失眠纳入到ASD的综合诊治之中,但国内相关工作开展滞后,儿科专业人员对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研究将介绍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评估和干预方法,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相关性,为基于教养方式的睡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12月—2020年1月,采用整群方便取样,在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市抽取6所公办幼儿园与2所公办小学进行调查,由家长通过在线系统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教养方式类型,以及社会人口学和家庭情况问卷,通过协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的关系。结果 共抽取3 861名儿童,平均年龄(5.57±2.28)岁,男、女童分别为2 007名(52.0%)、1 854名(48.0%)。溺爱型、适中型和严格型教养方式分别占4.6%、86.6%和8.8%。溺爱型教养的儿童CSHQ总分(F=44.77,P<0.001)和各维度分均高于严格型和适中型,睡眠问题更严重。相比适中型,溺爱型教养是儿童总体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OR=3.62,95%CI:1.88~6.96),尤其是就寝抵抗(OR=3.80,95%CI:2.51~5.75)。结论 教养方式与儿童睡眠问题密切相关,而溺爱型教养是儿童睡眠问题的危险因素,未来应加强教养方式的科普宣教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55.
时下,不少父母正为孩子的腹泻问题焦头烂额。在秋冬季感染性腹泻里面,轮状病毒是主要元凶,具有高度传染性,好发于6周龄到2岁的儿童。父母亟需重视疾病防护,当前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居家隔离期间的睡眠问题及影响因素,为降低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居家隔离和限制活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3月15-28日对16 094名3~6岁儿童进行在线调查。由家长填写一般资料、标准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以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收集儿童睡眠及情绪/行为相关数据。结果 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为76.8%(CSHQ总分>41),与年龄、家长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类型等人口社会学因素显著相关(χ2=66.98、36.51、11.01, P<0.05)。控制人口社会学因素后,情绪/行为问题越严重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风险越高。结论 疫情期间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普遍存在,与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相关,应当进行综合干预,从而将因疫情而居家隔离和限制活动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调查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HRQOL),比较其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对2002-2018年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诊断为功能性单心室的113名2~18岁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横断面分析。采用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普适性量表和3.0心脏模块的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功能性单心室组与健康组的普适性量表得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普适性量表中家长报告表得分差异。通过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心脏模块差异。结果 功能性单心室组的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得分在总分、生理、心理社会、情感、社会和学校方面均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自评表:t=6.823、7.850、5.825、4.260、4.817、7.621,家长报告:t=7.641、8.589、6.459、5.823、6.206、7.381,P<0.05),并且学龄前患儿的生存质量得分偏低(F=4.090, P<0.05)。在心脏模块中,自评表的感知身体外貌方面,8岁以上患儿得分明显降低(H=8.812,P<0.05)。在自评表和家长报告表的治疗焦虑方面,8岁以下患儿得分偏低(H=6.045、14.702,P<0.05)。 结论 与健康儿童相比,功能性单心室患儿的HRQOL明显下降,因此需要对其HRQOL进行相关干预及评估。  相似文献   
58.
小儿的进食行为受生物、精神、种族、家庭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根据不同年龄小儿营养需要的特点 ,帮助小儿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仅能保证小儿机体的基本代谢 ,还能保证小儿体格和智力的发育[1] 。进食障碍所致营养异常 ,不但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附 76例小儿厌食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6例厌食小儿多为门诊病人 ,最小 10个月 ,最大 14岁 ,10月~ 3岁 13例 ,4~ 7岁 49例 ,8~ 14岁 14例。城市 5 1例 ,农村 2 5例 ,所有病例在门诊给予相应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厌食。所有这些病例 ,按体重、身高的标准 …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腺苷对幼猪急速升高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影响.方法选用上海种白猪10头,3~4周龄,利用低氧(FiO212%)建立幼猪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于肺动脉心内测压管内持续滴注不同浓度的腺苷[(0、10、25、50、75、1μg)kg-1·min-1],在各时相进行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持续滴注腺苷50~100μg·kg1·min-1可明显降低mPAP、PVRI、TPG、Pp/Ps、Rp/Rs(P<0.01),50~75μg·kg1·min-1可明显增加CI、SI(P<0.05).结论静脉持续滴注腺苷可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幼猪的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同时还可增加心输出量.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两种类型先天性拇指远节尺偏畸形,即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的临床、病理、影像学特点及手术策略,并评价中期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我们共收治28例43拇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患儿,根据X线片表现分为两类:Delta三节拇指和远节指骨骨骺畸形。两种病理解剖类型经MRI和术中探查进一步确认。三节拇指通过切除Delta指骨、紧缩桡侧副韧带和克氏针固定治疗,骨骺畸形则对三角形或楔形骨骺行骨骺内截骨和克氏针固定。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25-91个月,平均47个月,23拇(53.5%)为Delta三节拇指,手术年龄平均16个月,指间关节尺偏角度从(40.3±9.7)。下降到(2.3±5.1)°(P=0.008);20拇(46.5%)为远节指骨骨肪畸形,手术年龄平均33个月,尺偏角度从(33.4±9.6)°下降到(5.4±8.5)°(P=0.019)。日本手外科协会(Japanese Society for Surgery of the Hand,JSSH)评分:优29拇,良13拇,中1拇。结论Delta三节拇指和指骨骨骺畸形是先天性拇指尺偏畸形的两种病理解剖类型,分别行Delta指骨切除或骨骺内截骨术,能显著矫正拇指尺偏,术后关节稳定,功能良好。为避免畸形骨骺被当作多余指骨误切而导致生长紊乱,须明确骨骺畸形不属于三节拇指,年幼儿分型不明时应推迟手术直至明确分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