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3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60篇
基础医学   226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563篇
内科学   1977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258篇
外科学   1689篇
综合类   922篇
预防医学   224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275篇
  12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2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203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528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829篇
  2010年   807篇
  2009年   880篇
  2008年   967篇
  2007年   989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天疱疮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  潘萌 《上海医学》2007,30(1):1-4
天疱疮是一组大疱性皮肤和黏膜疾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临床表现为正常皮肤或黏膜表面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表皮内可产生裂隙、水疱和棘松解细胞;真皮水肿,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天疱疮亦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致病性的针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以自体脾静脉重建门静脉系统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胰头癌病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移植的应用及其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门静脉阻断时间分别为52min、38min和30min。术后B超随访无脾肿大、腹水等情况,门静脉流量均正常(分别为1450ml/min、1200ml/min和1500ml/min),术后CTA复查显示重建的血管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或狭窄,术后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黄疸消失,肝功能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在联合PV/SMV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自体脾静脉替代门静脉系的移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相似文献   
25.
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呈多极化浸润性生长,与肝门区肝动脉、门静脉等重要结构密切相关,当肿瘤沿着近端胆管系统进展时常会累及神经束膜、淋巴结、血管及肝脏。并且,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手术有扩大化趋势。为达到R0(边缘阴性)切除,除须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外,经常  相似文献   
26.
左旋肉碱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旋肉碱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6例,分成两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于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左旋肉碱1.0g,疗程共16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精神状态、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检查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结果:治疗组左旋肉碱治疗16周后体力、精神食欲、透析后疲乏无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有明显改善,肌肉痉挛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无显著性改变。对照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补充左旋肉碱可改善透析相关并发症,改善贫血。  相似文献   
27.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并评估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时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创伤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患者于清醒状态及X线透视机监视下先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行X线片和MRI/CT检查及ASIA神经功能评级。持续闭合牵引复位时行动态ASIA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损伤至开始牵引复位的间隔平均为31 h(6~52 h)。复位成功后维持颅骨牵引并择期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9例患者于复位成功后再次行MR I扫描。[结果]治疗前MRI显示分别有8例和5例患者存在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和损坏;ASIA神经功能评级分别为:C级7例,D级5例,E级4例。16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且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复位成功后再次MRI扫描显示:6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突出中有2例接近自动回纳,4例仍维持原样;3例脱位节段的椎间盘损坏中有2例维持原样,另1例转变为椎间盘突出。平均牵引重量为19 kg(10~32kg),平均牵引时间为53 min(30~135 min)。[结论]当患者处于清醒及检体合作的状态下通过动态神经功能评级及X线透视机监视,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行早期持续闭合颅骨牵引复位,择期根据全身及局部状况行颈前路或颈前后路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和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28.
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率高,术后膀胱内灌注治疗可降低肿瘤复发率,提高肿瘤治愈率.选择有效的灌注药物、提高药物的浓度、增加药物的敏感性,均可提高疗效,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大脑功能障碍是指智力下降等不同程度脑功能改变。随着心脏外科的发展,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 1 危险因素 术前已有中风、主动脉近端硬化、贫血与老龄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均可使体外循环后中风风险增加。术中发生中风的主要风险因子是体外循环时间和反复地钳夹主动脉。其他如围术期心律失常、低心排综合征等情况也会使体外循环后认知功能障碍增加。  相似文献   
30.
UVA1作用于皮肤成纤维细胞,使其凋亡增加、酶活性及细胞因子的分泌改变,造成真皮层损伤,还可促进伤口愈合,被用于治疗某些与皮肤成纤维细胞增生相关的皮肤病,如硬皮病、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等。本文就UVA1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