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7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4篇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61.
362.
36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指在无腹腔内邻近器官直接细菌来源(如肠穿孔、肠脓肿)的情况下发生的腹膜急性弥漫性细菌感染,感染主要源于肠道、胆道及泌尿道等,尤其易发生于这些部位存在炎症或梗阻时,血行感染少见[1].  相似文献   
364.
韩悦  张欣欣 《肝脏》2012,17(1):44-46
人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的发病情况和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差异很大.大约95%的成人急性感染HBV后可以迅速自愈,并不导致慢性化.但还是有约5%的成人不能有效控制病毒,进而发展成慢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更容易罹患包括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在内的严重肝脏疾病.HBV病毒自身是不具有细胞致病能力的,所以HBV感染相关肝脏损伤被认为是针对病毒感染细胞的长期溶细胞免疫攻击的结果.  相似文献   
365.
目的探讨肝脏瞬时弹性超声成像(Fibroscan,FS)在评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上海瑞金医院感染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410例,运用FS检测肝脏硬度值(Stiffness值)。所有患者同期行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同时检测肝功能、血小板、凝血等指标。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绘制FS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Stiffness值与Ishak评分比对,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无肝纤维化(S0期)、轻度肝纤维化(S1~S2期)、中度肝纤维化(S3~S4期)和重度肝纤维化及肝硬化(S5期~S6期)患者Stiffness值(kPa)分别为5.45±1.44、7.01±2.42、9.23±3.00、16.87±6.77,对Stiffness值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iffness值与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67812,P<0.01)。Fibroscan检测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AUROC分别为0.840和0.938,其中以Stiffness值8.050kPa作为显著肝纤维化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为60.3%,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94.71%,阴性预测值为55.83%;以12.150kPa作为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诊断界值点,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9%和92.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1.11%和95.86%。逐步回归统计分析,Alb、PLT、AST、年龄、体质量对Stiffness值有影响。结论 Fibroscan评估CHB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尤其是显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准确性高,在诊断与疗效评估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6.
目的 研究HBV感染不同状态下血清病毒反转录酶(RT)区准种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50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BV感染者分为慢性HBV携带者(ASC)组1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30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10例.收集患者外周血血清,抽提HBV DNA,PCR扩增RT区基因组后克隆、测序.每例患者获得15~30个序列,进行HBV RT区的准种异质性分析及相关基因突变统计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多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位数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非计量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总共测序1221个克隆,其中ASC组152个,CHB组780个,LC组289个.3组间基因型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准种复杂度为LC组>CHB组>ASC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00,P<0.05).准种离散度为LC组>CHB组>ASC组,LC组与CHB组及ASC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70,P<0.05),CHB组与AS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免疫清除期比免疫耐受期具有更宽的HBV变异谱系,随着病程的延长和病情加重,HBV的准种趋向复杂.  相似文献   
367.
目的 了解HBV对NK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者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单独培养,或与浆样树突状细胞(pDC)共同培养(NK∶ pDC=5∶1)48 h,加入HepG2.2.15细胞来源的HBV.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活性分子的表达,ELISA和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法(ICS)测定细胞因子含量,检测NK细胞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能力以及NK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含量以判定NK细胞的杀伤毒性.Wilcoxon符号秩检验进行配对样本分析.结果 HBV对细胞因子(IL-12/IL-18,IL-18/IFNα)活化的NK细胞分泌IFNγ无直接的抑制作用(均P>0.05).CpG寡脱氧核酸能促进pDC诱导的NK细胞产生IFNγ (1135.4 pg/mL),而HBV对pDC诱导的NK细胞分泌IFN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146.1 pg/mL,P=0.0005).HBV并不影响pDC介导的NK细胞表面活性分子的表达,也不影响pDC介导的NK细胞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毒性以及NK细胞内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含量.结论 HBV并不激活,而是显著抑制pDC诱导的NK细胞分泌IFNγ,从而增加HBV持续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8.
谢青  胡沛 《家庭用药》2011,(4):31-31
很多百姓对抗菌药物耐药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正确认识和应对耐药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一大关键。人们对耐药主要有5大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369.
<正>肝脏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肝脏穿刺活检术被认为是多种肝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受取样误差影响,其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手段具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检测血液标志物和多种影像学检查等非侵入性方法,虽具较高诊疗价值,但相对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因此,寻找一种针对肝脏疾病早期、非侵入性的诊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液体活检作为"精准医学"无创诊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可以通过患者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样本  相似文献   
370.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皮肝组织活检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感染途径等,检测ALT水平、AST水平、HCV基因分型、病毒载量和肝脏组织学改变。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脏炎症活动指数( HAI)≥4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水平较高,PLT较低,与HAI<4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9、2.298、2.565,均P<0.05)。纤维化分期评分(F)≥3的患者平均年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感染时间均高于F<3的患者(t=2.340、3.497、2.758、2.570,均P<0.05),而PLT则较低(t=2.761,P=0.007)。女性、ALT>1×正常值上限(ULN)、AST水平、F≥3、HCV RNA≥6 lgIU/mL和PLT计数是HAI≥4的单因素预测因子;经多因素分析后,Ishak纤维化分期评分是HAI≥4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OR 3.098,95% Cl1.884~5.092,P<0.01)。单因素分析F≥3的预测因子为年龄、BMI≥24 kg/m2、ALT>1×ULN、AST水平、HAI≥4、PLT计数以及感染年限≥15年;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74,95%CI1.006~1.146,P=0.033)、ALT水平(OR 1.035,95%CI 1.015~1.055,P<0.01)、AST水平(OR0.969,95%CI 0.948~0.990,P=0.005)、感染年限≥15年(OR 37.215,95%CI 5.816~238.127,P<0.01)和HAI≥4(OR 1.939,95%CI 1.426~2.636,P<0.01)是F≥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ALT水平、AST水平、感染年限≥15年和HAI≥4是肝组织学显著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