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9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可作为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与纤溶发生的间接指标。测定其血浆水平能反映D-二聚体在循环中的形成。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显示炎症在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中起重要作用。对于C反应蛋白(CRP)与AF的关系,近年来一直是各家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复律后心房超声检查及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检测,探讨心房顿抑与BNP的关系。方法:将76例房颤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0例)和持续性房颤组(36例),另入选对照组患者20例。在房颤复律后2h、1d、1周和1个月时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测定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和心房充盈分数(AFF),以A峰<50cm/s作为心房顿抑的标准,并测定上述时间点及复律前血浆BNP。结果: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2h心房顿抑的发生率为45.0%,复律后A峰和AFF至1周时恢复正常;持续性房颤组复律后2h左房顿抑的发生率为61.6%,A峰和AFF至1个月时恢复正常。2组复律后1d和1周时BNP与A峰有显著的相关性,在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仍然存在心房顿抑的患者BNP显著高于无顿抑发生的患者(P<0.01),心房顿抑消失后,BNP迅速下降。结论:房颤复律后1d和1周时血浆BNP水平与跨二尖瓣A峰有相关性,较高的血浆BNP可能提示心房顿抑的持续存在,有助于了解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探讨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相互联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含量,以残余胶原结合力试验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结果:(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均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2)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活性水平均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1)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升高可能是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指标;(2)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降低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栓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门诊,常会见到这样一群患者,他们穿梭于综合性医院的各个临床科室,尤其是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中医科、妇科、急诊科等,希望医生能帮助解决身体上的各种不适。其实这些患者并没有器质性疾病,而是情绪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WNK1激酶( with no lysine kinase 1)-STE20相关脯氨酸/丙氨酸丰富激酶( Ste20-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PAK)信号通路的表达水平,以及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致病作用。方法:75名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经低钠高钾饮食干预1个月,通过Realtime PCR对干预前后外周血中的WNK1和SPAK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受试者血压、血尿生化指标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组外周血中WNK1和SPAK mRNA水平的表达较健康志愿者组明显升高,低钠高钾饮食干预后信号通路的表达则较基线期明显下降。统计学分析表明WNK1激酶的表达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WNK1-SPAK激酶通路的表达异常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饮食结构的变化可通过改变WNK1-SPAK-NCC信号通路的表达而调节血压。  相似文献   
16.
小刘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小时候因为家里没条件,而且也没什么症状,所以一直未进行治疗,就这样到了二十多岁。一次和医生朋友聊起这事,医生朋友让他尽快手术。但小刘觉得,我无病无灾的二十多年也这么过来了,不一定需要手术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访观察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二尖瓣反流(MR)患儿术后MR的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MR术后病例229例(166例行二尖瓣成形术、63例二尖瓣未处理),比较不同类型先心病合并MR患儿行心脏畸形矫正后,二尖瓣处理组与未处理组术后早期、远期MR的转归情况。结果:144例室间隔缺损(VSD)修补同时二尖瓣成形组与29例仅行VSD修补二尖瓣未处理组患儿相比,术后早期和远期MR改善率前者均高于后者;4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MR组与16例主动脉缩窄(CoA)合并MR组,术后早期二尖瓣成形组MR改善率均高于未处理组(P均0.05),而术后远期二尖瓣成形组与未处理组MR改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类型先心病合并MR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案。VSD合并MR者,建议在修补缺损同时对较重度MR行二尖瓣成形术;而PDA或CoA合并MR患儿可先矫正心脏畸形,再根据患儿远期预后,决定是否行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8.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有劳累、用力排便、快速上楼、抬重物、暴饮暴食、受寒或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激动、做恶梦等加重心脏负担的情况时,常可诱发心绞痛。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当然也不排除有遗传基因的年轻人及绝经期妇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横向比较乳鼠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确定更优异的移植细胞。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新生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用5-氮杂胞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二脒苯基吲哚(DAPI)标记移植细胞,5组(包括4组细胞处理组和对照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一周,可直视下在梗死中央区和周边区注射同等数量级细胞(2×106/只),4周后行心功能检测。处死动物,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横纹肌肌动蛋白、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Ⅷ因子相关抗原(vWF)以确定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和vD因子相关抗原以确定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经5-氮杂胞苷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部分表达横纹肌肌动蛋白:体内试验,移植4周后,间充质干细胞组、乳鼠心肌细胞组、骨髓单个核细胞组大鼠心功能均较对照组大鼠心功能明显提高,其中间充质干细胞组优于其他处理组,间充质干细胞,能表达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促进血管新生,但未见其表达心肌细胞特异抗原,而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无显著作用。结论在乳鼠心肌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比较中,间充质干细胞对心功能的保护效果最显著,其机制与血管新生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CD4+CD28-T淋巴细胞与ACS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富兴 《心脏杂志》2008,20(4):495-497
近年来,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粥样斑块中和外周血中发现一种不寻常的T细胞,CD4+CD28-T淋巴细胞,IL-12使它CCR-5的表达增加,CCR-5与粥样硬化病变中MIP-1α/CCL3和RANTES/CCL5结合促进CD4+CD28-T淋巴细胞的聚集,这种细胞既表现效应性记忆细胞的特性,又具有中心记忆性T细胞的特性,表现在产生大量干扰素-γ,细胞溶解功能和在体内能杀死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功能、克隆扩增性和长寿命性,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与ACS的发病密切相关。其研究结果对AC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