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踝关节骨折临床常见。手术治疗能使关节面得到恢复。自1996—2001年对68例踝关节骨折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经随访分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53.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CH)治疗儿童垂体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追踪调查方法观察了48名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病人,经十年远期身高随访。结果:生长激素(GH)治疗≤3月组,远期身高标准差积分(SDS)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月~1.5年组,远期身高SDS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治疗≥1.5年组,远期身高SDS较治疗前显著增加1(P〈0.01)。结论:GH治疗效果与治疗持续时间有关,≤3个月远期疗效不明显,治疗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4.
反复发作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多见,部分患者因畏惧手术或经济拮据,未能及时规范治疗,致使病情反复发作,周而复始。我院自2000-2005年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3年以上病例152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疗效良好。现就治疗方法选择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15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98例,男57例,女41例;年龄44~79岁,平均48岁,反复发作时间3~20年。突出部位:L4,566例,L5S132例。左侧63例,右侧35例。手术治疗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25~72岁,平均41岁,反复发作时间3~5年,突出部位:L4,526例,L5S117例,L2,32例,L3,4合并L4,53例,L4,5合并L5S14例,L2,3合并L5S1…  相似文献   
55.
股骨粗隆间骨折94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总结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的治疗情况。方法:32例保守治疗、62例手术治疗。结果:并发症发生率,非手术组43.7%,手术组12.9%。髋内翻畸形发生率,非手术组23.1%,手术组5%。住院时间,非手术组平均61.7d,手术组平均34.1d。结论:认为手术治疗能有效防止并发症、髋内翻畸形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从生物力学、适宜的骨折类型、预后情况比较,认为最理想的内固定物为动力髋螺钉(DHS)。三根钉、加压螺纹钉、外固定支架可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56.
正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发现1例(成年男性,身高约175cm)双侧肱二头肌副头合并双侧肌皮神经变异,现报道如下。1肱二头肌副头变异双侧肱二头肌长头、短头深面存在副头。双侧副头起点被喙肱肌覆盖,均距喙突下方7.3cm处起于肱骨体并与长、短头向下合成肱二头肌,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左侧肱二头肌短头肌腹长30cm,中段横径2.8cm;长头肌腹长26.6cm,中段横径  相似文献   
57.
自控法硬膜外镇痛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自控法硬膜外镇痛(PCEA)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选用200例头位、单胎、初产妇、产科检查认为可以阴道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自愿要求PCEA分娩的孕妇100例分为A组;未要求PCEA分娩的产妇100例分为B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以及新生儿的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无痛分娩组镇痛有效率99%,与对照组差异明显。两组产妇除第二产程外,活跃期、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分娩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CEA是一种效果极佳的产妇分娩镇痛方法,对母、儿无不良影响,而且有利于产妇在分娩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对母儿有利。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 组建品管圈,以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为选题,采用头脑风暴及柏拉图等科学方法,分析原因,确认造成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宣教形式单一、缺乏规范的拔针及按压操作流程、培训不到位等,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患者宣教方式和内容、加强护士培训和考核等措施,对比实施前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由实施前的 6.61% 降低至活动后的 2.98% ,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均有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发现问题能力、QCC手法运用等七项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同时还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通过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和个体化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吞咽障碍诊断系统评估结果采用个体化综合吞咽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级显示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均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下个体化的综合吞咽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0.
黄褐斑黄褐斑又名"肝斑"、"蝴蝶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黄褐色或淡黑色斑块,好发于面部,女性多发,具有病程缓慢,倾向复发的特点,是多发性损容性慢性皮肤病。采用背腧穴刺络拔罐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