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中的HBsAg弱阳性结果及乙型肝炎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从35 280例乙肝五项ELISA法检测结果中筛出HBsAg弱阳性115例,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对筛出的210例标本再进行电化学发光(ECLIA)定量检测。结果 115例HBsAg弱阳性结果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90例。符合率为78.3%。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95例用ECLIA检测,结果一致为11例。符合率为11.6%。结论 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对HBsAg弱阳性及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要慎重。HBsAg弱阳性结果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sAg、HBcAb阳性标本占大多数。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结果可靠性差,要慎重发出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构建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breast cancer,TNBC)预后相关的竞争性内源性核糖核酸(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 ceRNA)调控网络。方法 从TCGA 数据库中下载TNBC lncRNA 表达RNAseq 数据,对TNBC 患者的 mRNA,miRNA 和lncRNA 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并进一步行生存分析,得到与乳腺癌有明显差异表达同时也对生存有相关性的mRNA,miRNA 和lncRNA。同时构建 lncRNA- miRNA - mRNA 相关 ceRNA 调控网,再对生存相关 lncRNA 所相关的 mRNA 进一步功能富集和注释,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最终用关键基因通过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进行验证。结果 在TCGA 中共找到TNBC 差异表达mRNA 2 331 个、差异miRNA 100 个和差异lncRNA 1 269 个。ceRNA 调控网中的 mRNA 在细胞黏附、唾液分泌和血小板活化、用于IgA 产生的肠道免疫网络、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信号通路中明显富集。生存分析中,1 个差异mRNA(NMUR1),1 个差异表达miRNA(hsa-miR-6832-3p),2 个差异表达的lncRNA(AC104809,LINC01297)的表达量均与TNBC 患者的预后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最后利用HPA数据库对NMUR1 蛋白水平和生存分析验证,NMUR1 的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高于NMUR1 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促进TNBC 发生发展的 lncRNA-miRNA-mRNA 调控网络,筛选得到生存相关的差异mRNA,miRNA 和lncRNA 为TNBC 发病机制的研究和诊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该研究从细胞水平研究了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高表达在乳腺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并研究其抑制 MCF-7 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 使用基因重组法构建pEGFP-PHB 重组质粒,脂质体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系MCF-7, real time-PCR 和Western Blotting 验证其高表达后,检测细胞生物学功能。包括:MTT(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流 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肿瘤相关基因P53, Bcl-2, ERBB2 及E2F-1 的检测和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两样本差 异比较采用t 检验,多样本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MTT 显示PHB 高表达组在转染24, 48 和72h 对细胞生长 的抑制率分别为20.98%, 14.93% 和6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分裂周期,phb 高表达G1 期无差异, S 期降低,G2 期增加;凋亡检测中,高表达组细胞总凋亡率为33.67%±8.68%,阴性对照组的凋亡率12.13%±3.76%, 空白对照组凋亡率为6.99%±2.33%,高表达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92, P=0.003); PHB 高表达时,肿瘤相关蛋白P53 和ERBB2 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t=4.590, P=0.044; t=9.489, P=0.011),Bcl-2 表达降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3, P=0.019),E2F-1 蛋白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75, P=0.162);PHB 高表达组细胞 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1, P=0.01;t=4.057, P=0.003)。结论 PHB 高表达抑制S 期DNA 的合 成,阻滞细胞于G2/M 期,增加细胞凋亡率,抑制肿瘤细胞MCF-7 的生长。其与肿瘤相关蛋白P53 和ERBB2 的增高, Bcl-2 表达的降低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血流感染病原菌谱及其耐药性的监测, 为临床血流感染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全国血流感染细菌耐药监测联盟(BRICS)成员单位2021年1至12月所有分离自血培养的病原菌, 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WHONET 5.6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收集51家成员单位11 013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阳性菌为2 782株(25.3%), 革兰阴性菌8 231株(74.7%)。前10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 141株(37.6%)、肺炎克雷伯菌2 076株(18.9%)、金黄色葡萄球菌1 078株(9.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697株(6.3%)、铜绿假单胞菌401株(3.6%)、屎肠球菌397株(3.6%)、鲍曼不动杆菌308株(2.8%)、粪肠球菌296株(2.7%)、阴沟肠杆菌276株(2.5%)和其他克雷伯菌属233株(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流行率分别为25.3%和76.8%, 未检测到对糖肽类和达托霉素耐药葡萄球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比罗的敏感率>95.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分析仪)和罗氏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c701分析仪)的血清尿素(BUN)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和偏倚评估,建立分析模式,验证2台仪器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5-A2文件,验证贝克曼AU5800的精密度并进行比对分析。分别采用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对40份新鲜血清BUN水平进行检测,计算2台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最后以CLIA′88总允许误差的1/2为标准,判断2台仪器的可比性,并通过基于生物学变异导出质量规范,对AU5800检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 AU5800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精密度较高,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较小;2台分析仪BUN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结果总误差达到"适当的性能规范"。结论 AU5800分析仪和c701分析仪检测结果可比性良好,为进一步开展其他项目的比对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淋巴瘤患儿(81例)及健康儿童(52例)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样本血液中的 lncRNA GAS5含量。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儿童淋巴瘤化疗有效和无效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表达及凝血功能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淋巴瘤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 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瘤Ⅰ-Ⅱ期(n=45)与Ⅲ-Ⅳ期(n=36)患儿的 lncRNA GAS5水平以及凝血功能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有效患儿(n=60)化疗后凝血指标及 lncRNA GAS5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化疗无效患儿组凝血指标lncRNA GAS5水平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ncRNA GAS5水平分别与PT(r2=0.792)、APTT(r2=0.776)和FIB含量(r2=0.750)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儿化疗疗效和血栓发生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磷霉素联合多黏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收集2020~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的CRE 78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32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46株;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sensitive Enterobacterales, CSE)132株,其中碳青霉烯类敏感大肠埃希菌(carbapenem-sensitive Escherichia coli,CSEC)72株、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ensitive Klebsiella pneumonia,CSKP)60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和肉汤微量稀释法(broth microdilution,BMD)分别测定磷霉素和多黏菌素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iogenin-like protein 2,ANGPTL2)在大鼠缺血/ 再灌注后脑损伤过程中 的炎症保护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Wister 大鼠60 只,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 组和ANGPTL2 组。建模后6 , 12 , 24 , 48 和72 h 后,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以及苏木精- 伊 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HE)检测每组大鼠体内ANGPTL2 的表达水平。在建模48 h 后分别记录每组大鼠的神经 功能评分,检测其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以及脑梗死体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在建模前(T0)、建模后2 h(T1)、建模后6 h(T2)、建模后12 h(T3) 和建模后24 h(T4) 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缺血30 和90 min 中的ANGPTL2 组再灌注6,12,24,48 和72 h 的ANGPTL2 mRNA 表 达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ANGPTL2 组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伊水思蓝含量和脑梗死体积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而神经 功能评分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431~6.058, 均P < 0.05)。相较于T0,大鼠在T1 时的S-100B 显著 增加,随着建模时间的延长,S-100β 水平逐渐降低,并且与T0 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346~3.649, 均P < 0.05)。 相较于T0,ANGPTL2 组大鼠在T1,T2,T3,T4 时血清中的TNF-α 和IL-1 水平均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5.036~9.775, 均P < 0.05)。结论 ANGPTL2 可以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 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并减轻脑 血管炎症反应,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对汉滩病毒感染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为阐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过程中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首先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在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Transwell单层细胞模型系统检测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对汉滩病毒感染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牙本质基质蛋白1可以在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汉滩病毒感染对牙本质基质蛋白1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汉滩病毒感染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使牙本质基质蛋白1表达量显著性增加(P <0.05)。单纯汉滩病毒感染后,通透性无显著性变化(P > 0.05),而感染细胞加入外源性肿瘤坏死因子-α或牙本质基质蛋白1后,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增加(P <0.05),两者联合作用能促进通透性进一步增加(P <0.05)。结论  牙本质基质蛋白1广泛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和牙本质基质蛋白1均可使汉滩病毒感染的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显著增高,且两者存在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西安某医院2017—2020年血培养标本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血培养瓶使用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培养仪,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VITEK MS质谱仪用于细菌及真菌的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采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年来血培养标本病原菌共1 7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00株、革兰阴性菌725株、念珠菌157株。占比前五位的细菌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28株(29.6%)、大肠埃希菌311株(17.5%)、肺炎克雷伯菌181株(10.2%)、金黄色葡萄球菌112株(6.3%)、屎肠球菌81株(4.6%)。革兰阴性菌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从2017年的0上升至2.7%;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9.3%上升至24.2%;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33.5%上升至72.7%;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5.4%上升至7.7%,对左旋氧氟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在5%以下。革兰阳性细菌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葡萄球菌和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葡萄球菌未见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血培养阳性菌株分布广泛,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中以肠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