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经方补肾壮筋汤联合西药盐酸氨基葡萄糖,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大鼠膝软骨细胞,为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方法。方法将SPF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生理盐水、补肾壮筋汤、盐酸氨基葡萄糖、补肾壮筋汤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大鼠进行药物灌胃1周,制备相应浓度的含药血清作用于离体培养的大鼠膝软骨细胞,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 6%、1. 2%、2. 4%)含药血清对软骨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示,对大鼠膝软骨细胞的促进增殖作用中,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示,中西结合血清组能够明显降低软骨细胞凋亡率,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Western blot示,中西医结合血清组促进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中西医药物联合应用对大鼠膝软骨细胞增殖作用明显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并能够促进软骨细胞中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降低大鼠膝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起到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LAY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及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潜在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方法 在Oncomine和GEPIA数据库中检索甲状腺癌相关的基因,分析LAY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表达的差异。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LAYN基因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结合ImmucellAI及TIMER2.0工具分析LAYN基因与甲状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丰度的关系。联合STRING数据库分析LAYN表达相关的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进一步验证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甲状腺癌细胞系SW579,TPC-1及甲状腺上皮细胞TEC中LAYN的表达水平。结果 Oncomine、GEPIA和STRING数据库结果表明,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LAY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低表达(P<0.05)。LAYN基因与甲状腺癌临床TNM分期相关(P<0.05),Ⅲ/Ⅳ期患者肿瘤组织中LAYN基因低表达。LAYN基因高表达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差,而无疾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较好(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丰度较低,且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浸润丰度与LAYN基因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此外,LAYN相互作用的蛋白为PNRC1,MAGEH1,HAPLN1,SMOC1,PRSS12,HMMR,NF2,TLN2,TLN1,TLE2。RT-qPCR验证结果表明,LAYN在甲状腺癌及甲状腺癌细胞系SW579及TPC-1中低表达(P<0.05)。结论 LAYN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甲状腺癌患者临床TNM分期及预后相关,可作为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其潜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浸润性免疫细胞丰度发挥作用。为研究甲状腺癌致病机制及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巴胺、硫酸镁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4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取基础治疗措施,如氧疗、抗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组32例加用25%硫酸镁10 mL与多巴胺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各治疗10天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7%,对照组59.3%(P<0.01)。结论多巴胺、硫酸镁联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小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n=8):正常对照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右美托咪定处理组(IR+Dex组).IR+Dex组小鼠于造模前25 min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50μg/kg),Sham组和IR组于造模前25 min腹腔注射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成功后于再灌注24 h处死取材.分别取小鼠血清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肾功能及肝功能指标,取肾脏和肝脏组织匀浆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等指标.结果 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血清中Scr、BUN、ALT和AST等指标含量明显升高(P<0.05);IR组小鼠肾脏、肝脏组织匀浆液中SOD明显降低(P<0.05),MDA、TNF-α、IL-6、MCP-1和IL-10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IR+Dex组小鼠血清中Scr、BUN、ALT和AST等指标含量明显降低(P<0.05);IR+Dex组小鼠肾脏、肝脏组织匀浆液中SOD和IL-10明显升高(P<0.05),MDA、TNF-α、IL-6和MCP-1明显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明显减轻小鼠肾缺血再灌注致肾、肝损伤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缺血再灌注后肾、肝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急性放射病防治药物研究已取得极大进展。研究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12、细菌鞭毛蛋白衍生物、5-雄甾烯二醇、二丙酸倍氯米松、维生素E及其衍生物、金雀异黄素(染料木素)等均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尤其是G-CSF等细胞因子的辐射防护作用更为突出。本文就近年来在大动物模型上评价疗效或已装配成“核事故应急处理药箱”的化合物或生物制剂对重度以上骨髓型重症急性放射病的防护效果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朱双龙      陈旭义  段会全    刘迎节    孙中磊  徐云强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4):300-30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aikosaponina on the ex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and interleukin-6 (IL-6) in the early stage of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Methods: Thirty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group, simple injury group, saikosaponin a 5 mg / kg group, 10 mg / kg group, 20 mg / kg group, respectively. The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was made by modified ,Allen,s heavy blow method. The rats in the injury group were injected with normal saline only, and the drug group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the different dosages. All 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 at 24 h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spinal cord and the vena cava sera of the injured segment were taken for 10 minutes and 2 minutes, respectively. The levels of TNF-αand IL-6 in the spinal cord tissue and serum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Results: TNF-αand IL-6 in the spinal cord tissue and serum of the rats in the pure injur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ham group (P <0.05). The levels of TNF-αand IL-6 in spinal cord tissue and serum of rats treated with saikosaponin a 5 mg / kg, 10 mg / kg and 20 mg / k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injur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expressions of TNF-α and IL-6 in the spinal cord tissue of rats treated with 10 mg / group and 20 mg / kg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levels of TNF-α and IL-6 in serum of rats treated with 10mg / kg and 20 mg/kg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5mg/kg group (P> 0.05). Conclusion: Saikosaponina could reduce the secondary immune inflammatory response by affecting the early 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to improve the body’s immune function in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The10mg/kg group is superior to the other groups, and the drug may partially pass through the spinal blood barrier.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L-17A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迁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实验组(IL-17A50 ng/ml)及对照组(空白组).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MMP-2/9蛋白及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50 ng/ml的IL-17A处理后,(1)SW480细胞的迁移距离及穿膜细胞数目均明显增加[(2.49±0.18) vs (1.54±0.21) mm及(262.00±24.60)vs (92.00 ±31.16)个,均P<0.05];(2) SW480细胞MMP-2/9蛋白水平明显上调[(0.41 ±0.05) vs (0.23 ±0.03)及(0.76±0.09) vs (0.25±0.04),均P<0.05];(3) SW480细胞AKT磷酸化水平表达增加[(0.72±0.1)vs(0.28±0.04),P<0.05],P65和P50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0.78 ±0.10) vs (0.35 ±0.04)和(0.85±0.15) vs (0.44±0.06),均P<0.05],而c-Rel、ReLB和P5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IL-17A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NF-κB转导通路、调节MMP-2/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在不同手术时机行血管内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评估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连续回顾性收集自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行急症血管内治疗的89例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低NIHSS评分患者(NIHSS评分≤5分)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分为直接手术组42例(入院后即行血管内治疗,术后标准药物治疗)和补救手术组47例(入院时先标准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加重后再行急症血管内补救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依据术后90天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0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19例(mRS>2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低NIHSS评分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94.4%(84/89)的患者实现了血管成功再通,78.7%(70/89)的患者90天功能预后良好,术后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乳腺癌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九六〇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使用含多柔比星脂质体药物方案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选择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的原因,评价心脏毒性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果共收集215例病例资料。患者选择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具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既往心脏疾病病史(5例,2.3%)、高龄(≥65岁)(11例,5.1%)、心血管病史或心脏疾病遗传因素(15例,7.0%)及合并左乳放射治疗(75例,34.9%)。主观原因包括:对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等不良反应特别关注(57例,26.5%),以及年轻患者重视日后生活质量、关注药物的远期心脏毒性(52例,24.2%)。共5例(2.3%,5/215)患者发生心功能损害。其他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9%,75/215)、脱发59例(27.4%,59/215)、恶心及呕吐41例(19.1%,41/215)、手足麻木15例(7.0%,15/215)、血小板减少41例(19.1%,41/215)。特有的不良反应中手足综合征共11例(5.1%,11/215),并且,在使用本药物的前30例患者中有15例第1次化疗期间发生急性输液反应,其中1例第2次化疗时仍然发生,临床表现为潮红、呼吸困难,给予停药、扩充血容量后缓解,之后降低输液速度完成了治疗。 结论多柔比星脂质体在临床上应用有降低心脏毒性的客观原因和患者意愿选择的主观原因。其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的,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发生,特别应注意其特有的手足综合征和输液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肺吸虫病(LFD)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建立LFD"积分诊断量表",以提高LFD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6月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56例LF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分析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小板(PLT)计数,浆膜腔积液指标、组织病理检查、痰涂片细胞学培养;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多层螺旋CT(MSCT)、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肺吸虫定植部位胸肺部、皮下、脑脊髓、腹部症状和(或)体征每个部位积分2分。将LFD个人史(生食溪蟹或蝲蛄、饮生水)记2分。将WBC 10 × 109/L记0分,每增加1 × 109/L记0.1分。将EOS 0.30 × 109/L记0分,每增加0.03 × 109/L计0.1分。将PLT 300 × 109/L记0分,每增加10 × 109/L计0.1分。将浆膜腔积液EOS增高、组织EOS浸润每项计2分。将MRI、MSCT、超声等检测出胸肺、皮下、脑脊髓、腹腔病灶每一个脏器病灶计2分。将组织发现肺吸虫虫体或虫卵、痰液或大便发现肺吸虫虫卵直接计8分。根据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LFD病原学确诊的肺吸虫抗原皮内实验(PAIT)和肺吸虫抗体检测(ELISA-PAb)。"积分诊断量表"阳性患者与PAIT和ELISA-PAb对比分析"积分诊断量表"诊断LF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和体征、个人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建立LFD"积分诊断量表",当患者积分达9.31分以上,通过临床表现(病史、体检),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排除引起EOS升高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等相关疾病,提示LFD可能。"积分诊断量表"积分越高,LFD可能性越大。LFD患者积分为9.31~25.58。"积分诊断量表"诊断LFD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3.33%。 结论"积分诊断量表"诊断LFD敏感性和特异性好,适用于LFD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