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构建妇科肿瘤病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非药物干预方案,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循证方法构建CINV非药物干预方案,选取青岛市某医院120例妇科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2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月—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病人作为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CINV非药物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CINV发生情况、焦虑和抑郁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急性期恶心程度得分为(4.15±1.13)分,低于对照组[(5.08±1.27)分];试验组延迟性呕吐发生率为18.3%,恶心发生率为46.7%,恶心程度得分为(4.22±0.80)分,均低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为36.7%,恶心发生率为65.0%,恶心程度得分为(4.72±1.06)分];试验组出院当天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为(50.10±4.98)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51.29±5.13)分,均低于对照组[SAS得分为(56.07±6.32)分,SDS得分为(56.51±5.22)分];试验组满意度为(28.22±5.33)分,高于对照组[(25.65±7.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肿瘤病人中实施基于循证方法制定的CINV非药物干预方案,有利于缓解CINV,减轻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正>低体温是手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发病机制较复杂,术中低体温可导致麻醉药物代谢降低,延长麻醉时间,造成患者严重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1-4])。为探讨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术后复苏的影响,特选取106例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内固定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促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康复。 方法 按急诊就诊时间将82例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2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常规肺康复措施;观察组组建多学科肺康复团队、制订和实施为期4周的三阶段肺康复方案。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上下肢运动耐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多学科协作下急诊科联合病房早期分阶段肺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及运动耐力,从而改善患者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4.
尹雪燕  谷桂芳 《全科护理》2021,19(15):2032-2035
目的:了解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和焦虑、抑郁现状,并探讨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与应对方式、焦虑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28例稳定期COPD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稳定期CODP病人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各维度分别与常模比较,病人的内控性得分低于常模(P<0.01),有势力他人及机遇得分高于常模(P<0.01);屈服得分高于常模(P<0.01),稳定期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10.63±3.57)分、(10.49±2.81)分,COPD病人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3.75%和36.72%.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面对呈正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负相关(P<0.05),机遇与面对呈负相关(P<0.05),与回避和屈服呈正相关(P<0.05),内控性、有势力他人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P<0.05),而机遇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COPD病人心理控制源表现为外控倾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在不同的情境下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适当提高病人的内控性,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无名动脉(IA)极度狭窄/闭塞引起椎动脉系统及颈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并进行鉴别诊断。 方法 分析2例IA极度狭窄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以及其引起椎动脉系统及颈动脉系统窃血的频谱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 结果 病例1患者男性,77岁,右上肢收缩压比对侧低51 mmHg,全麻术前行TCD检查提示IA极度狭窄/闭塞,并存在两条窃血通路:(1)基底动脉(BA)→右侧椎动脉(VA);(2)左侧大脑前动脉(ACA)→右侧ACA→右侧颈内动脉末端(TICA)→右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CTA示IA夹层形成并极度狭窄。病例2患者女性,76岁,右上肢收缩压比对侧低34 mmHg,TCD检查提示IA极度狭窄/闭塞,并存在两条窃血通路:(1)左侧椎动脉(LVA)→右侧椎动脉(RVA);(2)左侧大脑前动脉(LACA)→右侧大脑前动脉(RACA)→右侧大脑中动脉(RMCA)。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提示IA闭塞。 结论 IA极度狭窄/闭塞会引起双侧脑血管压力不平衡而出现窃血现象,TCD能敏感地检测出窃血通路。当右侧颈总动脉(RCCA)出现低平圆钝频谱、窃血频谱或检测不到血流信号,且RVA出现窃血频谱时,要警惕IA极度狭窄/闭塞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3例怀疑M蛋白相关性杆状体肌病患者进行肌肉病理检查、M蛋白筛查明确诊断,提高对这一罕见疾病的认识并探讨对此疾病的诊疗方案。 方法 报道3例M蛋白相关性杆状体肌病,结合文献复习对病例特点进行总结。 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无力症状,完善肌肉活检诊断为杆状体肌病,合并M蛋白,给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有效。 结论 散发的晚发型成人杆状体肌病是一种罕见的、亚急性进展的肌病,常合并M蛋白,针对清除M蛋白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神经神经阻滞镇痛下手法松解术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关节外科3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在B超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后行手法松解术,松解完毕后患者行主被动功能康复锻炼。记录术前及术后膝关节的屈曲度、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KSS)及功能锻炼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所得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20.4±3.1)周。松解前膝关节主动屈曲度平均(70.0±10. 8)°,松解后末次随访主动屈曲度平均(106.4±7.9)°,平均改善(36.9±7.5)°(t=-28.5,P<0.05)。松解前KSS评分平均(78.3±2.3)分,松解后末次随访KSS评分平均(88.3±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平均(4.5±1.1)分,为中度疼痛。随访无假体周围骨折、伸膝装置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 结论股神经神经阻滞镇痛下手法松解术能有效改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僵硬,缓解患者功能锻炼时的疼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并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肺康复门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全程肺康复管理提供借鉴。 方法 构建由个案管理师,呼吸科、心理科、营养科、康复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依托肺康复门诊,对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程肺康复模式。评价入院时、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入院时、出院前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倾向。 结果 患者入院时、出院前和出院后3个月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出院前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内控评分显著高于入院时,他控和机遇控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均P<0.01)。 结论 依托肺康复门诊,实施以个案管理师为主导的全程肺康复模式,规范推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开展,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健康心理控制能力,从而改善照护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TST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118例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ST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结果 118例患者治愈97例(82.2%),显效17例(14.4%),好转4例(3.4%)。无1例切口出血、感染、直肠阴道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TST加直肠黏膜下柱状药物注射术治疗直肠前突并发直肠黏膜内脱垂,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满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筛选剖宫产腰麻后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11/2020-01期间在我院行择期剖宫产的产妇76名,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为32岁,经筛选最终纳入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以收缩压(SBP)低于90 mmHg定义低血压,统计腰麻后低血压(SAIH)的发生。用χ~2检验分别评估:(1)自身危险因素:年龄、身高、体质量、 BMI、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基础收缩压力;(2)胎儿危险因素:胎儿体质量、羊水量、胎盘重量及三者总重量;(3)患者合并症及麻醉危险因素:妊娠期糖尿病、术前贫血、 ASA分级、不需要追加硬膜外药物。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研究各危险因素与SAIH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产科SAIH的发生率为52.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2岁、硬膜外不需要追加药物对SAIH发生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2岁、硬膜外不需要追加药物与SAIH的发生相关性较高(OR值1,P0.05),是SA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产科SAIH的发生率为52.9%。年龄≥32岁、硬膜外不需要追加药物是SAI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早期识别SAIH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时预防和应对低血压发生,更好的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