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气管软化症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9岁.因咳嗽、咯痰、气短4个月于2003年2月11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示气管、双侧主支气管黏膜肥厚,气管软骨环消失,段以下支气管黏膜正常,活检病理示气管黏膜轻度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2岁。糖尿病25年,规律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药物治疗。1994年在外院曾行左侧附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附睾平滑肌瘤"。2012年3月因"右侧阴囊逐渐肿大17年"就诊我院,主诉发病以来偶感隐痛,反复抗炎治疗无效。入院专科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阴囊皮肤无红肿,双侧腹股沟区未及包块。右侧睾丸、附睾界限不清,体积增大,有沉重感,大小约6cm×5cm×5cm,无触痛,质硬,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体积较小,大小约1cm×1cm×1cm,质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以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液结核菌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方法:127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接受经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检查,分析薄层CT征象和结核菌涂片和(或)培养的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经薄层CT为引导的支气管灌洗液涂片和(或)培养的阳性率为51.2%(65/127)。以薄层CT征象微结节、结节、磨玻璃影及薄壁空洞、支气管扩张以及支气管规则狭窄引导下的肺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沉渣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结果低于阴性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76,x2=8.54,x2=29.32,x2=45.12;P<0.001);以薄层CT征象树芽征、实变、厚壁空洞、虫蚀样空洞、支气管不规则狭窄以及支气管黏液嵌塞引导下的肺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液沉渣抗酸杆菌涂片和(或)培养阳性结果高于阴性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3,x2=8.90,x2=18.87,x2=8.90,x2=10.7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厚壁空洞是灌洗阳性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薄层CT引导支气管灌洗可以提高结核菌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与非尿毒症患者胸部CT心血管钙化发病率的特点。方法:选择66例连续行胸部CT检查的尿毒症患者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66例非尿毒症患者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16排螺旋CT常规扫描,观察两组患者有无心脏瓣膜、冠状动脉及主动脉弓钙化。结果:观察组有钙化者38例(占58%),对照组12例(占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76,P<0.05)。观察组主动脉弓钙化22例(占33%),对照组8例(占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P<0.05)。观察组瓣膜钙化8例(占12%),对照组无瓣膜钙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钙化30例(占45%),对照组8例(占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89,P<0.05)。观察组前降支钙化28例(占42%),对照组7例(占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5,P<0.05)。观察组左旋支钙化8例(占12%),对照组无左旋支钙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2,P<0.05)。观察组右冠状动脉钙化16例(占24%),对照组4例(占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尿毒症患者,钙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弓及前降支,提示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壁受累有较高的发生率,冠心病的发病率亦增高。CT是发现尿毒症患者心血管钙化的主要检查方法,可作为尿毒症性心脏病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320排CT双入口灌注成像技术,评估结核病灶灌注参数值对肺结核化疗近期效果的预测作用。方法:将30例肺结核按形态学分为结核球、空洞型病灶和浸润型病灶三组。化疗前7 d内CT检查与化疗后30 d的CT平扫结果进行比较,根据标准评定疗效分成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前7 d内及化疗后14 d行2次CT灌注扫描,比较化疗前、化疗后早期CT灌注参数的变化与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中缓解组20例,非缓解组10例;化疗前与化疗后早期病灶大小进行比较,均未见明显变化。化疗前及化疗后早期CT各灌注参数在两组中均有变化。缓解组结核的治疗前PF、BF值高于未缓解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t=7.61;P<0.001),缓解组中结核病灶灌注值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灌注值有所下降,未缓解组中治疗前后结核病灶灌注值升高,BF值治疗前14.06&#177;4.09,治疗后升至36.68&#177;4.41,其差异显著。PF值虽轻度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320排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结核化疗后早期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价值。肺结核治疗后的灌注值变化与近期疗效相关,BF值升高提示结核病灶进展,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胸腺类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3岁,于2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胸痛,于2010年7月9日入院。胸部X线检查:纵隔占位性病变。胸部CT平扫+增强(图1~4):前中纵隔偏右可见大小约10.0cm×9.2cm×9.4cm软组织块影,形态不规则,CT值约39HU,密度欠均,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7.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生率约占20%~90%[1-2].2001年1月-2009年6月期间,作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15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在甲状颈干动脉供血所致肺结核咯血中的疗效。方法对33例经内科止血治疗无效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以海藻酸钠微球行超选择性甲状颈干甲状腺下动脉栓塞。结果 33例患者治疗后,即时止血率为100%,随访1年复发率为6.1%。结论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行超选择性甲状颈干动脉栓塞术可快速有效治疗肺结核咯血,并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发病凶险不易察 75岁的冯大爷,为参加亲戚婚礼,乘坐长途汽车从河北老家去北京.老人抵京后即出现不适,症状表现为前胸后背闷痛,并且恶心呕吐多次.医院急诊收治后在进行CT检查的过程中,老人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仍回天乏力,老人的亲属悲痛欲绝.医生综合病史、体征及影像检查结果,确诊造成老人死亡的原因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