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脐尿管癌2例     
<正>例1 男性,49岁。主因间断性尿中血块1月余入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一般情况好。尿常规示:红细胞+++。CT检查:膀胱顶壁一管状物指向脐部,似与膀胱相通,肿物大小约3cm,呈囊性,外凸于膀胱顶壁前部(图1,2)。膀胱镜检查+脐尿管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膀胱顶壁外脂肪组织内可见椭圆形实性肿物,颜色暗红,切除膀胱顶壁近肿瘤边缘约2cm左右膀胱壁组织行冰冻病理检查报告:恶性肿瘤,所取组织近肿瘤端切缘及远离肿瘤端切缘均见肿瘤。术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髂腰肌疾病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髂腰肌病变并复习文献。结果 35例恶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肿瘤2例,转移性髂腰肌肿瘤33例。动脉期可见转移性肿瘤中75%(25/33)的病变强化低于周边肌肉,16%(5/33)的病灶强化高于周边肌肉,9%(3/33)的病灶可见环形强化。髂腰肌结核40例,其中2例合并髋关节结核,3例合并骶髂关节结核。非特异性髂腰肌脓肿11例,3例可见气液平面。腰大肌外伤5例及退行性病变5例。结论髂腰肌病变具有一定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认识其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2岁。糖尿病25年,规律口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药物治疗。1994年在外院曾行左侧附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附睾平滑肌瘤"。2012年3月因"右侧阴囊逐渐肿大17年"就诊我院,主诉发病以来偶感隐痛,反复抗炎治疗无效。入院专科体检:外生殖器发育无异常,阴囊皮肤无红肿,双侧腹股沟区未及包块。右侧睾丸、附睾界限不清,体积增大,有沉重感,大小约6cm×5cm×5cm,无触痛,质硬,透光试验阴性。左侧睾丸体积较小,大小约1cm×1cm×1cm,质软。  相似文献   
4.
于淼  乔远罡  全昌斌   《放射学实践》2011,26(5):578-579
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胸腺瘤术后6年余,发现左胸壁肿物1年。6年前行胸腺瘤切除手术,术后每年进行复查,均未见异常;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胸壁肿物,不伴有咳嗽、胸闷、憋气、咯痰及咯血等症状。查体:T 36.3℃,P 78次/分,R 20次/分,Bp 140/80 mmHg;胸廓外形无异常,未见反常呼吸运动。  相似文献   
5.
肺双重血供的CT灌注技术及其应用于肺结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肺是双重血供脏器,其血供来自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实质及肺部病变(包括肺结核)的双重血供在活体中至今未被研究及报道。本文介绍一项基于320排CT的肺双重血供灌注测量技术,并对活动性肺结核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灌注技术:采用东芝公司320排CT进行肺部动态容积灌注扫描,以肺动脉干、降主动脉作为输入动脉;以左心房的峰值时间点为肺、体循环的分界线,采用双入口灌注(DICTp)模式进行灌注分析得到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及血流灌注指数[PI=PF/(PF+BF)];肺结核灌注研究:前瞻性纳入25例活动型肺结核患者行双入口灌注研究。由两名观察者单独进行灌注测量,采用Bland-Altman统计分析法评判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两者之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比较结核病灶肺循环和体循环的强弱。结果灌注扫描过程顺利,DICTp分析模式能够处理肺部灌注数据并得到相应的灌注参数图;Bland-Altman分析提示此项灌注技术在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良好;平均两名观察者所产生的数据后,肺结核的灌注参数为:PF(46.41±19.84)ml·min-1·(100ml)-1;BF(20.91±11.98)ml·min-1·(100ml)-1;PI0.68±0.16。PF>BF(P<0.001)。结论我们首次报道了一项基于320排CT的肺双入口灌注技术,它能定量评价肺部病灶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是研究肺部病灶血流动力学的有力工具;对肺结核的初步研究提示,结核性病变同时接受肺循环和体循环供血,其中肺循环占优势。  相似文献   
6.
胸腺类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男,53岁,于2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胸痛,于2010年7月9日入院。胸部X线检查:纵隔占位性病变。胸部CT平扫+增强(图1~4):前中纵隔偏右可见大小约10.0cm×9.2cm×9.4cm软组织块影,形态不规则,CT值约39HU,密度欠均,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12岁。干咳、间断发热 7个月 ,胸闷 1月余 ,无咯痰、咯血及盗汗等。外院X线报告 :左侧胸腔积液 ,考虑为结核性脓胸 ;CT报告 :左侧结核性脓胸伴混合感染 ,左侧胸膜肥厚、钙化。行抗炎、抗结核及胸腔闭式引流 ,治疗半个月症状无缓解。转入我院结核科 ,查痰未找到结核杆菌 ,血沉、血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 ,胸穿刺仅抽出约 5 0ml白色干酪样物 ,抽吸困难 ,仍诊断为结核性脓胸 ,抗结核治疗 2 5天无变化 ,遂转至胸外科拟行脓胸清除术。体检 :左侧胸廓略塌陷 ,左侧呼吸运动及语颤减弱 ,叩诊实音 ,左胸中下部未闻及呼吸音 ,无胸膜摩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影像学表现分为2型:Ⅰ型(单侧单发类圆形)囊肿39例,Ⅱ型(双侧多发蔓藤状)囊肿28例。根据影像结果及临床症状选择治疗方式:9例行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开窗去顶术,58例行保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的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消失,治疗满意,随访6个月至4年,肾功能正常。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囊肿未见增大且症状轻微或缺如,病变稳定。结论肾盂旁囊肿的实际发病率可能被低估,Ⅱ型囊肿更易被误诊误治,其与Fabry病的关系有待观察。本病的影像学分型形象好记,方便指导临床治疗。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安全、有效,是目前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8例HOD的MRI表现及引起该病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自原发病变出现到MRI检查时间为3~30个月。结果:MRI图像均表现为下橄榄核(ION)部位T2WI高信号,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有3例双侧ION部位出现高信号,5例ION体积有不同程度增大。8例病人中原发病变为中脑梗塞3例,桥脑出血2例,小脑出血2例、梗死1例。结论:MRI能清晰显示Guillain-Mollaret三角区病变所致ION变化,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可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320排CT探讨椎-基底动脉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67例患者的320排CTA。记录两侧椎动脉的直径和基底动脉的直径和长度,在MPR图像上测量基底动脉偏离程度。结果左侧椎动脉直径(2.53±0.49)mm,右侧椎动脉直径(1.92±0.41)mm,二者直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5<0.05)。基底动脉直径(3.21±0.58)mm,基底动脉长度(24.7±3.8)mm。不同年龄组之间基底动脉有无偏离无统计学差异。性别、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以及酗酒与基底动脉偏离以及基底动脉分叉升高之间无显著相关性。高血压、吸烟及以前曾经吸烟与基底动脉偏离程度以及基底动脉分叉升高之间显著相关(P<0.05)。左椎动脉优势和右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弯曲方向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73<0.05),左侧椎动脉优势者基底动脉通常向右侧弯曲;右侧椎动脉优势者基底动脉通常向左侧弯曲。结论椎动脉优势造成了基底动脉向非优势方向弯曲以及分叉升高。高血压、吸烟和曾经吸烟等是发生这种弯曲以及分叉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