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国芳  陈晓  肖剑平 《新疆医学》2006,36(5):201-202
面神经炎是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可引起面神经瘫痪,可见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等临床表现。常规治疗方法是应用药物、针灸及理疗等治疗,疗程较长,患者十分痛苦。作者采用N-ES结合常规治疗面神经炎4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中药辨证治疗与传统认知训练,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技术,对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干预,观察其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例)和治疗组(n=34例),均予每周6天、连续6个月的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辨证论治结合传统认知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Anokan-VR)技术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韦氏记忆测验修订版(WMS,1999)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MMSE评分、FIM评分、WMS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传统认知训练结合中药辨证论治,可改善轻度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在此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情景互动技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以新疆地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入住康复科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对其实施6个月的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自我行为管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自我效能得分、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68,P=0.01;t=2.49,P=0.02;t=2.82,P=0.01)。结论网络健康管理平台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饮食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作为脑卒中康复期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徐奕鹏  侯甜  曲源  张虹  李金贤 《中国康复》2023,38(11):664-669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行走模式的单关节与双关节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其脑部弥散张量成像(DTI)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84例,按肌群刺激方式随机分为诱发踝、膝双关节活动肌群的双关节组及仅诱发踝关节肌群活动的单关节组,每组42例。双关节组患者接受基于正常行走模式的FES治疗仪的四通道治疗模式,单关节组患者接受同一FES治疗仪的双通道治疗模式共3周。评估2组患者治疗1周、2周及3周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3周后DTI相关指标变化。结果:治疗1周、2周、3周后,2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定量表(FMA)、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双关节组患者上述评分高于单关节组(均P<0.05);治疗2周、3周后双关节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高于单关节组患者(均P<0.05);治疗3周后,2组患者各向异性分数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发生心房颤动(AF)的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到2021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7417例。为研究GERD患者中AF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 回归逐步法筛选有意义自变量,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 回归进行进一步分析。 结果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9岁,其中男性占54.8%,14.2%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32.5%合并高血压,12.1%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入组的患者中共有合并 AF患者54例。通过logistic 回归进行单因素变量筛选。控制已知的AF的混杂因素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提示年龄(OR=1.06,95%CI:1.04~1.09)、血清谷草转氨酶(OR=1.004,95%CI:1.001~1.005)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OR=1.001,95%CI:1.000~1.003)是 GERD患者发生AF的危险因素。 结论本研究提示高龄、谷草转氨酶 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水平可能是GERD 患者发生 AF 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循证评价虚拟现实技术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手功能康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虚拟现实手功能训练与常规手训练对比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手运动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两位研究者独自完成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偏倚风险后,运用Rev 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腕/手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WMD=2.41(95%CI=0.21, 4.61)],改良Barthel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WMD=8.12(95%CI=3.42, 12.81)],握力(kg)无显著性差异[WMD=1.10(95%CI=-1.73, 3.93)],JHFT手功能测试完成任务时间无显著性差异[WMD=9.17(95%CI=-21.34, 39.69)]。结论:虚拟现实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偏瘫手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比常规手功能训练更有效。但二者在改善患者手部肌力方面差异不明显。受纳入文献质量及样本量限制,仍需开展更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4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病人的原因、科室分布、病种构成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所有病人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种构成中以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和器质性精神障碍列前3住;科室分布以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为主,会诊后的治疗有效率为93.2%.结论 综合医院心理科联络会诊非常重要且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谢荣  肖剑平  刘存 《新疆医学》2005,35(5):162-165
内皮广泛地参与了各种生理与病理过程。内皮功能障碍是由于血管壁丧失了NO的活性而导致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缺损。这种功能缺损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展及心肌梗死(MI)的加重。内皮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为通过细胞代谢的副产品一活性氧族(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来加速NO的降解。通过抗氧化剂治疗来减少ROS的浓度是治疗内皮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A,C与E,长期以来被认为能特别的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因氧化修饰而转变为AS的氧化LDL,通过改善内皮功能而潜在的减少心血管事件。为了明确抗氧化剂究竟对血管内皮有无保护作用,近年来全世界进行了大量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9.
背景:脑性瘫痪(脑瘫)儿童70%为痉挛型,其运动能力障碍系早期上运动神经元病损所致,而且肢体远端肌肉比肢体近端肌肉运动能力减弱较明显,上肢的这种差异尤为明显,这可能与神经系统生理特性有关,肢体运动能力越精细的肌群障碍越明显,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影响。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的病例分析,前后对照。单位:一所省级医院的康复科及一所大学医院的康复科。对象:实验于2004-01/10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完成。纳入标准:①年…  相似文献   
10.
<正>电动起立床是康复科的基本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传统的电动起立床的活动平板只能单方向的从水平倾斜至垂直,并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固定在不同的倾斜角度~([1—2])。这种起立床因为体位转换较快,使心血管系统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易引发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动态自动调节电动起立床通过加入可编程的动态自动调节控制装置(专利号ZL 2015 2 0072236.6,201510053421.5)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