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3篇
神经病学   4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对沙林染毒大鼠脑组织梨状皮质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沙林染毒模型,常规治疗后经鼻给予NGF或生理盐水,24 h后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梨状皮质区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鼻给予生理盐水的大鼠梨状皮质区可见较多变性、坏死的神经元,神经元数量[(404.75±25.17)个/mm2]明显减少(39.44%);而经鼻给予NGF组变性、坏死的神经元较少,神经元数量[(651.94±36.02)个/mm2]减少不明显.结论 经鼻给予NGF可以减轻沙林染毒大鼠梨状皮质区损伤程度.经鼻给予NGF有可能成为针对沙林所致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6只。后4组均在高脂饮食后,进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拉伤,构建AS模型。在第2周末和第10周末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第10周末处死大白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脂氧合酶(5-LO)、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和白三烯B4受体(BLT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HE染色测量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PC组TC、TG、LDL-C、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T组、BP组和BT组较PC组TC、TG、LDL-C水平、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1.76±0.97,1.04±0.11,1.83±0.17 vs 2.54±0.18)及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调脂、抑制5-LO炎症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半卵圆中心缺血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并探讨半卵圆中心缺血发生的机制。方法研究资料来自南京卒中注册数据库,半卵圆中心缺血组46例,对照组29例,均经头颅MRI检查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验证。结果半卵圆中心缺血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发生率为60.9%,对照组为27.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粥样硬化及狭窄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颈内动脉,其次为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颈总动脉、基底动脉。不同年龄半卵圆中心缺血患者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动脉粥样硬化及狭窄是半卵圆中心缺血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间期痫样发放对内侧颞叶癫痫患者脑静息态网络的影响,揭示间期癫痫活动发放对全脑功能的损害机制。材料与方法从45例行同步脑电f MRI数据采集单侧颞叶癫痫患者中,挑选35例(左侧颞叶癫痫患者18例、右侧颞叶癫痫患者17例),以同步脑电图监测,每一患者均采集间期痫样发放及无痫样发放状态静息态f MRI数据。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分别提取患者两种状态的核心网络、背侧注意网络、执行控制网络、默认网络及感觉运动网络等7套内在连接网络。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痫样发放及无痫样发放状态m TLE患者脑内在连接网络的差异。结果相比未发放状态,发放状态下颞叶癫痫患者核心网络的前扣带回功能连接增强,听觉网络的脑岛及颞上回功能连接减低。此外,背侧注意网络的顶上小叶在左侧颞叶癫痫患者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而在右侧表现为连接减弱。前默认网络的额中回在右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减弱,而后默认网络颞中回及后扣带回在右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执行控制网络的中扣带回和视觉网络枕叶皮层在左侧表现为功能连接增强。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左侧组视觉网络及右侧组听觉网络内连接强度的变化与发放状态下IEDs发放次数呈正相关。结论内侧颞叶癫痫发作间期痫样发放对脑高级认知网络及感知觉网络均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对参与脑高级认知功能网络的损害,这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海马硬化这一特异性内侧颞叶癫痫在发作间期脑功能受损机制。  相似文献   
6.
烟雾病(moy 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在东亚地区的发病率较高.MM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但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遗传因素在MMD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就MMD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BFNC)是一种与钾离子通道基因变异有关,出生后早期发病,并很快自发缓解的良性病程。至2004年,在BFNC患者家族中已发现38种KCNQ2基因突变类型和2种KCNQ3基因突变类型。此外,Medline数据库近5年收录文献中,发现的KCNQ2、KCNQ3基因新发突变类型分别为14种和3种。KCNQ2/3基因突变可造成BFNC或BFNC合并外周神经高兴奋性(PNH);在BFNC家族中除发现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为KCNQ2/3,尚发现突变位点、类型存在差异。本文分别对KCNQ2、KCNQ3与BFNC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很多药物经传统给药方式难以到达中枢,为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造成极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血-脑屏障(BBB)可阻止大多数化合物从血液流向大脑,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正常功能。但在疾病状态下,BBB可出现病理性开放,不同疾病引起BBB通透性增高的机制不同。随着BBB研究的快速进展,其破坏机制逐渐被认识,将有助于明确BBB的保护策略并防治与BBB相关的疾病,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治疗药物通过BBB进入CNS的难题。作者就血-脑屏障病理性开放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牛津郡社区卒中分型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各分型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情况。方法根据OCSP分型,将835例患者分为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梗死(LACI)和后循环梗死(POCI),其中356例患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评价临床症状对侧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情况。结果在356例患者中,TACI组的颈内动脉颅外段50%以上狭窄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型(P〈0.05);38.9%(35/90)PACI患者、43.7%(28/64)POCI患者、43.6%(24/55)TACI患者和45.6%(67/147)LACI患者存在颅内动脉50%以上狭窄,且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症状对侧的颈内动脉颅外段50%以上狭窄与OCSP分型相关,TACI组患者比其他三型更易出现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