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154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2009年盐亭县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盐亭县2004~2009年法定传染病浇行情况,分析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盐亭县2004-2009年法定报告的各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盐亭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类26种,报告发病9176例,年平均发病率270.24/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肺结核、乙肝、流行性腮腺炎、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较高,死亡以肺结核、乙肝为主.[结论]近6年来,盐亭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但肺结核和乙肝、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应重点加强对肺结核、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我国不同类型血站的收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近年来我国血站收入结构变动情况及特征,找到影响血站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合理优化血站收入结构。方法:2018 年8月采用普查的方法对全国353家(32 家血液中心、321 家中心血站)的收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山东省6地市中心血站的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对收集的血站收入数据,运用结构变动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2013年-2017年公益一类血站收入的结构变动度为24.22%,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是构成公益一类血站收入变动的主要来源,其中财政补助收入的贡献率53.20%;2013年-2017年我国公益二类血站收入的结构变动度为16.79%,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是构成公益二类血站收入变动的主要来源,其中贡献率最大的是事业收入49.99%。结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是影响血站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两类血站的日常运营与建设对财政补助收入高度依赖,公益二类经营收入增幅不明显,发展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SHMS V1.0)的常模。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全国六个地区,包 括华北地区的天津市、华南地区的广东省、中南地区的安徽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西北地区的兰州市和东北地区的哈尔滨市共 15 066名城镇居民进行亚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分析中国城镇居民SHMS V1.0评分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均数常模、百分 位常模和划界常模。结果分性别和年龄组(14~19岁,20~29岁,30~49岁,50~64岁和≥65岁)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 量表总分及生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子量表得分的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并分别以x±S和x±0.5 S为界将中国城 镇居民的健康状况按亚健康评定量表总分从低到高依次划为疾病、重度亚健康、中度亚健康、轻度亚健康和健康5种状态。结 论构建了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常模,为中国城镇居民亚健康状态的快速筛查和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 亚健康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护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后在妊娠结局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在2016年8月—2017年6月某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统计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生产质量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膜早破(0.0%)、妊娠期高血压(2.2%)、感染(2.2%)及胎盘前置(0.0%)发生率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早产率(2.2%)、新生儿窒息率(0.0%)、胎儿窘迫率(2.2%)及巨大儿发生率(0.0%)均较低(P0.05);观察组生理症状、躯体症状、睡眠状况及心理症状各指标评分分别为(87.1±11.2)分、(83.2±10.8)分、(88.9±5.6)分、(90.5±10.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指标评分(P0.05)。结论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护孕期营养及孕期管理后在妊娠结局方面产生的影响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分娩结局的同时,使得患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结直肠肠腔内细菌含量高且菌群复杂,结直肠手术后SSI发生率高;SSI是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直肠手术SSI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笔者综合评述国内外现有循证证据,对比手术部位感染控制的国际指南,从患者自身因素和医疗干预相关因素的角度分析结直肠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并通过阐述结直肠术后SSI预防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神经外科病房作为医院中的危重症患者比较多的病房之一,其医院感染率和细菌耐药率均较高,革兰阴性菌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神经外科患者病情严重且危险、免疫力低下、手术部位创伤严重、体内病原体较为复杂、广谱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细菌出现耐药机制等均为引起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利用风险评估模型来预测神经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并前瞻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达到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但目前对于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仍然缺乏系统化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骨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0年1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监测与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全院医院感染率为1.20%,以ICU最高,为10.53%,其次是康复科、内科、手科及儿科,分别为8.01%、3.74%、2.45%及1.16%,关节科与骨肿瘤科全年无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全院以手术部位感染为主,占66.49%,其次为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软组织,占16.22%、13.51%及3.78%;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79.62%,革兰阳性菌20.3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29.30%,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分别占20.38%、10.83%、10.83%、10.19%;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1株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64.71%;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2株,检出率为13.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各1株,检出率为9.09%、5.88%.结论 应根据各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方案并予以实施,开展对多药耐药菌的监测工作;加强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及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蚌埠地区铁路职工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及不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的分布特点。方法:利用蚌埠市某三级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1~2012年收集的29556例体检资料,按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统计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比较不同性别、年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差异。结果: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12.76%,男性为15.35%,女性为4.8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随年龄增加高尿酸血症检出率逐渐升高。结论:蚌埠地区铁路职工男性是患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与其他城市人口比较,蚌埠地区铁路职工高尿酸血症总体检出率较高;估计可能该群体长期饮酒、过多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以及长期作息不规律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女性的发病率大多集中在50~59岁年龄段,这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显著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甲基甲酰胺(dimethylformamide,DMF)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及维生素C(vitamin C,VC)对此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观察DMF染毒及VC干预后心肌细胞及核形态改变;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DMF染毒不同时间、特定浓度DMF合并不同浓度VC干预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结果 DMF染毒后细胞及核形态出现不同程度异常,低浓度VC干预后有所改善;100、140、180、220、250 mM DMF染毒24h,100、140、180、200、220 mM DMF染毒48 h,100、125、140、180、200 mM DMF染毒72 h后,同时间不同剂量染毒,细胞ROS、T-A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剂量不同时间染毒,细胞ROS、T-A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S:24 h:F=5 763.00,P<0.001;48 h:F=5 861.00,P<0.001;72 h:F =9 188.00,P<0.001;T-AOC:24 h:F=6.25,P=0.004;48 h:F=11.48,P<0.001;72 h:F=14.13,P<0.001).VC (0.025、0.05、0.10、0.25 mM)干预后ROS、T-AOC水平与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氧化损伤可能是DMF发挥毒性的重要机制;低剂量VC可缓解DMF产生的氧化损伤,对细胞产生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12月实施I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162份,采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提供的《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表》进行调查,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62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40%(127/162),预防用药品种以三代头孢菌素为主,术后单用抗菌药物占54.33%,联合用药占45.67%,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病例占46.91%,不合理病例占53.09%。结论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欠合理,强化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