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0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51.
目的:结合动态MRl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盘分界角〈10。)。健康人下颁前牙切点运动轨迹平滑,双侧运动中心运动轨迹左右对称;运动轴始终保持平行,呈现开闭口初、末时密度比开闭口中时大;运动中心运动距离(13.2±3.1)mm,切点运动距离(41.1±3.8)mm。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记能记录髁状突运动轨迹并且间接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初步建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对辅助诊断关节病的参考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对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综合征(CCD)患者进行咬合重建修复,观察疗效并总结修复要点.方法 对1例CCD成年患者抬高垂直距离,上颌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下颌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过渡性咬合重建修复6个月,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修复6个月后,患者主观感受和临床检查均显示美观及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建议以此时的垂直距离为最佳距离行永久性修复.结论 对CCD患者采用垫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是一种有效的咬合重建的方法,但随着年轻患者的颅颌骨发育,颌间距离还需定期调整.  相似文献   
53.
口腔专业英语教学在整个口腔医学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传统的以专业文献为导向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一些弊端,缺乏实用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此,我们教研室近两年对口腔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本文就如何提升口腔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谈几点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54.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检测HIF-1α基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外向成血管和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1) HIF-1α基因突变后,应用Lentivirus构建Lenti-LacZ、Lenti-WT、Lenti-MT.(2)分别用Lenti-LacZ、Lenti-WT及Lenti-MT转染BMSCs,检测①细胞转染效率;②目的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③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内的定位.(3) BMSCs成功转染目的基因后,分别在特定时间点提取总RNA和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对BMSCs成血管和成骨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4)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检测.(5)检测生物支架材料-明胶海绵(GS)的结构、形态及细胞附着情况.(6)建立F344大鼠颅骨双侧直径5mm的标准骨缺损模型,分别将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植入骨缺损区.术后8周取材,行Microfil灌注,观察血管形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Micro-CT检查、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测等观察骨修复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当感染复数(MOI)=15时,BMSCs的转染效率最高.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核内.体外常氧条件下,HIF-1α能够显著上调BMSCs的成骨和成血管因子的表达,且ALP和钙结节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可诱导BMSCs骨向分化.体内实验结果显示,8周时,Lenti-WT组和Lenti-MT组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明显强于Lenti-LacZ组,而Lenti-MT组又优于Lenti-WT组.结论:HIF-1α基因可以显著提高BMSCs成血管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治疗前牙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前牙冠修复所致牙周病患者共105颗患牙,均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后再行冠修复,观察不同时段临床冠长度的变化,记录各相关牙周指数并进行分析,评估术后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短期内临床冠长度增加效果确切,治疗组术后的各项牙周指数均优于术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1年的观察期内保持相对稳定(P>0.05);全冠修复体的固位良好,边缘密合,龈缘与冠缘的位置关系相对稳定。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及牙冠延长术有利于不良冠修复所致牙周病的治疗,且冠延长术解决了生物学宽度的问题,确保了牙周健康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对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成骨分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0.01、0.1和1 mg/mL松果菊苷培养液培养ADSCs,未加松果菊苷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应用MTT法检测松果菊苷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半定量检测细胞ALP的表达,茜素红染色(ARS)和半定量检测细胞的基质矿化,Western blot检测ERK、p38和JN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1、4、7 d,0.01及0.1和1 mg/mL松果菊苷培养液对大鼠ADSCs的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 0.01、0.1和1 mg/mL松果菊苷培养液组ALP染色和ARS染色较对照组深染,ALP蛋白分泌和ARS基质矿化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增加(P<0.05);0.01 mg/mL松果菊苷培养液作用下ERK、p38和JNK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松果菊苷对ADSCs增殖无影响,可促进AD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其作用机制与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老年人上前牙的颜色特点.方法:采用Shade Eye-[2]NCC第2代电脑比色仪,检测137例老年人612颗活髓上前牙的L*、a*、b*值,与100例年轻人200颗活髓上前牙比较,应用SAS 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老年组上前牙色度值范围为中切牙L*:71.2±6.22,a *:-0.97±1.12,b *:15.9±5.04;侧切牙L*:69.6±5.52,a *:-0.6±1.18,b *:13.9±4.15;尖牙L *:68.4±5.99,a *:-0.15±1.02,b *:19.6±4.87.左右同名牙L *、a *、b *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切牙、侧切牙、尖牙之间两两比较,L *、a *、b *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切牙L *值最大,侧切牙次之,尖牙最小;中切牙a *值最小,侧切牙次之,尖牙最大;侧切牙*b值最小,中切牙次之.尖牙最大.各牙位间的色差(△E),中切牙与侧切牙为2.945NBS,尖牙与中切牙为4.629NBS,尖牙与侧切牙为5.832NBS.青年组中切牙的L *、a *、b *的平均值分别为75.82、-0.11和12.68,尖牙的L *、a *、b *的平均值分别为72.07、1.22和17.92.老年组上前牙显示较小的L *值和a *值、较大的b *值(P<0.05).结论:老年人上前牙颜色特点为,中切牙较侧切牙及尖牙明亮;侧切牙的色彩较中切牙及尖牙浅;尖牙较切牙偏红、偏黄.与青年组相比,老年人前牙显示的色度更暗,红色减少,黄色增加.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用普通热凝树脂在注压法条件下制作出机械性能及适合度更好的试件及基托。方法:用热凝塑料,分别按传统水浴法及注压固化法制作试件及上半口义齿基托,与BPS专用树脂材料在注压条件下制作的试件及基托,进行抗弯强度、表面硬度及基托适合度测试。采用SPSS12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热凝树脂采用注压法聚合成型与采用传统水浴法聚合的试件,在抗弯强度和表面硬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上半口基托在A、B、D、E点上的距离差异显著(P<0.05)。结论:普通热凝树脂通过注压法聚合成型,在表面硬度、抗弯强度及基托适合度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对全口义齿上、下颌人工牙列咬合位置关系确定和重建的数字化方法。方法:应用非接触式激光三维扫描和三维数字化技术,采用上、下颌共6个定位球,对10副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牙合面进行三维扫描,同时对正中牙合时上、下颌人工牙列咬合位置关系的确定和重建进行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全口义齿咬合接触三维重建和测量系统。结论:本研究对三维确定和重建全口义齿咬合位置关系作了初步尝试,为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全口义齿人工牙列的三维咬合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4种不同表面处理对义齿软衬树脂与硬质树脂之间黏结强度影响。方法:制作热凝硬质基托树脂试件(直径8mm,长度15mm)和热凝义齿软衬树脂试件(厚4mm,直径10mm),然后将2个硬质树脂试件黏结在软衬树脂正反两面的中心。采用4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第1组,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第2组,喷砂粗化处理;第3组,专用黏结剂涂布表层;第4组,表层涂布 喷砂粗化。每组各10个试件,分别测定黏结强度,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第1、2、3、4组的平均黏结强度分别为3.518、2.834、4.077和3.852MPa。F=6.40,P<0.0014。表层涂布组的黏结强度最高,而喷砂组的黏结强度最低。结论:使用专用黏结剂表层涂布,可显著增强义齿软衬树脂的黏结强度;而进行喷砂处理,反而会使黏结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