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评价NITI悬臂梁在矫正舌倾下颌磨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6例单侧下颌第二磨牙舌倾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带垫铸造支架连接双侧下颌后牙,提供颌内支抗、解除咬合锁结,0.018英寸×0.025英寸或0.019英寸×0.025英寸NITI悬臂梁提供颊向旋转力矩和压低力。采用Graphpad Prism 6.0 软件对治疗前、后所测数据进行配对 t 检验。结果 所有患牙均获得直立,牙轴变化24°±1.2°(P<0.01),近中舌尖到正中矢状面垂直距离变化(3±0.8) mm(P<0.05),牙周状况良好,咬合关系稳定。结论 铸造支架联合NITI 悬臂梁可提供有效力学机制,矫正舌倾下颌磨牙。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修复正畸法对中年人上颌前突错治疗的疗效。方法 应用修复正畸法在短时间内对 18例中年人 (女性 16例 ,男性 2例 ,平均年龄 45 .6岁 )上颌前突进行治疗 ,并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分析方法 ,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修复正畸法治疗 ,上中切牙长轴明显舌侧倾斜 ,上下中切牙构成角度趋于正常 ,覆、覆盖关系基本接近正常 ;上下唇软组织最前点明显后退 ,侧貌形态显著改善。结论 修复正畸法为不适合正畸治疗的中年人错畸形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2种方式将头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数据转化为头颅侧位片,对比2组定点分析的一致性。方法: 利用Dolphin软件将56例牙列完整患者的头颅CBCT数据转换为侧位片,对照组一次性投照右半侧,实验组分别对右侧6个部位投照,形成组合式侧位片。由1名资深正畸医师对23个常用标志点分别进行描迹,采用SPSS 13.0软件包中的Hotelling T2检验分析2组定点的一致性。结果: 前鼻脊点、后鼻脊点、上切牙根尖点、下切缘点、下切牙根尖点、髁突点的定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式侧位片能更清晰地显示所需检测的解剖结构,测量的准确性更优。  相似文献   
4.
探索牵引增隙辅助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低位阻生智齿的效果.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显示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的垂直阻生智齿8例,微种植钉增强支抗,NiTi悬臂梁颊向牵引智齿4~6周,当牵引点颊向移动距离>2 mm后转外科拔除.所有智齿拔除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牵引增隙可有效降低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垂直阻生智齿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牙周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109例牙周-牙髓病变患者(120颗患牙),所有患牙均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分为A、B 2组。A组为牙周治疗组(60颗患牙),根管治疗完成2周后行牙周基础治疗;6周后仍有5 mm以上牙周袋且探诊后出血者,进行翻瓣术治疗。B组为非牙周治疗组(60颗患牙),单纯行根管治疗和龈上洁治术。术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观察2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牙槽骨吸收程度、牙松动度(TM)等的变化。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前、术后2年PD分别为(5.966±1.877)mm、(5.133±1.935)mm,牙周探诊深度减轻,有统计学差异。B组术前、术后2年PD分别为(5.533±1.856)mm、( 6.167±1.927)mm,牙周探诊深度显著增加。2组术前TM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A组TM显著低于B组(P<0.05)。X线表现,A组术后2年牙槽骨吸收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B组术后2年,牙槽骨吸收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治疗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充填对种植修复系统及周围骨力学的影响.方法:建立第一磨牙缺失的下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植入1颗Straumann种植体.建立对不同大小种植体-基台微间隙(5、6、7、8、9μm)胶质充填后的种植系统模型,于面垂直向加载100 N咬合力和斜向45°加载100 N咬合力,分析种植体系统各部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在动态力学微应变范围内细胞膜表面整合素α5、α6、β1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四点弯曲细胞力学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HPDLF进行加载,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不同动态力学应变对HPDLF膜表面整合素α5、α6、β1表达的影响。结果:未加力条件下体外培养的HPDLF膜表面同时有整合素α5、α6、β1亚单位的表达;且β1的表达量最高,α5次之,α6较低;不同大小应变组和不同作用时间组的细胞膜表面整合素α5、α6、β1表达量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动态力学应变引起了HPDLF膜表面整合素α5、α6、β1表达的上调,此影响与应变的大小和作用时间密切相关;在不同亚单位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论:动态力学应变作用下整合素α5、α6、β1亚单位表达的上调,提示整合素β1亚族(特别是αβ亚单位结合体-α5β1和α6β1)可能在HP-DLF的力学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中型楔状缺损患者(376颗患牙),楔状缺损深度大于1 mm且小于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无牙髓炎症状.将患者左右两侧同名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分为玻璃离子衬垫组(A组)和流体树脂衬垫组(B组),A组以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B组以流体树脂和复合树脂充填.采用Ryge和USPHS评价标准,比较术后1周、1个月、1年、3年的敏感发生率及充填体脱落率.结果:失访18例70牙,复查87例306牙,复查率为81.4%.A组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1周、1个月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分别为18.3 %(28/153)、9.2%(14/153),B组分别为35.9 %(55/153)、28.1%(43/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修复后1年和3年2组术后敏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牙术后1年、3年充填体脱落率分别为9.8 %(15/153)、11.8 %(18/153),B组分别为2.6%(4/153)、3.3 %(5/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修复后1周、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作为夹层技术中的衬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脱落率均有理想的疗效.但是玻璃离子作为衬垫材料在预防术后敏感方面要优于流体树脂,而流体树脂作为衬垫材料在修复体固位力方面则优于玻璃离子.  相似文献   
10.
甲硝唑在感染根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甲硝唑在感染根管中的作用。方法:100例根尖及牙髓病患者,实验组在根管中封入甲硝唑和甲醛甲酚液(FC),对照组在根管中封入FC,治疗1wk后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0^,对照组成功率为68%,2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硝唑在感染根管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