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探索牵引增隙辅助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低位阻生智齿的效果.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显示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的垂直阻生智齿8例,微种植钉增强支抗,NiTi悬臂梁颊向牵引智齿4~6周,当牵引点颊向移动距离>2 mm后转外科拔除.所有智齿拔除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牵引增隙可有效降低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和舌侧骨板垂直阻生智齿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观测并分析下牙槽神经管在下颌骨内的走行特点,探讨其分布规律,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具备下颌后部CBCT 扫描数据的患者60 例,应用CBCT 自带的KaVo eXam Vision 软件测量颏孔区、前磨牙区、磨牙区下牙槽神经管与牙槽嵴顶、下颌骨颊舌侧骨板及下缘的平均距离,对各组测量项目进行成组t 检验比较,并观察其走行特点.结果 下牙槽神经管距下颌下缘小于距牙槽嵴顶的距离,在第二磨牙区距离下颌骨下缘最近;颏孔区至第一磨牙区间,下牙槽神经管距颊侧骨板距离小于距舌侧骨板距离,自第二磨牙后,下牙槽神经管距颊侧骨板距离则大于距舌侧骨板距离;性别及左、右侧下牙槽神经管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37,P > 0.05).结论 CBCT 扫描有利于更好了解下牙槽神经管的走行及结构特异性,对牙槽外科及种植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双种植支抗钉牵引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水平阻生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正畸科转诊要求拔除锥形束CT确诊紧邻下牙槽神经管的水平阻生智牙8例,双种植支抗钉配合悬臂梁牵引智牙6~9个月,当与下牙槽神经分离后予以拔除。结果: 所有患牙拔除后均未出现下牙槽神经麻木症状。结论: 应用双种植支抗钉牵引拔除紧邻下牙槽神经管的水平阻生智牙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螺旋CT探讨下颌神经管与下颌骨的实际位置关系。方法利用螺旋CT对正常青年人,进行下颌骨的横断面连续薄层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后,测量并计算正常人群中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实际位置及走行方向。结果下颌骨多平面重建的冠状位CT图像能清楚显示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及走向。①在垂直方向下颌神经管距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小于距牙槽嵴顶的距离,在第二磨牙区距离下颌骨下缘最近。②在颊舌方向,颏孔至第一磨牙间,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小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自第二磨牙向后,下颌神经管距颊侧骨板的距离大于距舌侧骨板的距离。③下颌神经管的走行方向在颊舌方向,下颌神经管总体走行是由舌侧逐渐向颊侧倾斜达颏孔,越近磨牙后区距离舌侧骨板越近,越近颏孔距离颊侧骨板越近。在走行高度上,在第三磨牙区由上向下走行。自第二磨牙开始下颌神经管逐渐由下向上走行达颏孔。结论螺旋CT通过多平面重建后,可以准确测量并计算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的三维空间位置,利用螺旋CT对下颌神经管的位置和走行进行研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减小拔牙术后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14例锥形束CT确诊毗邻下牙槽神经管且近中阻生的智牙,微种植支抗牵引下颌智牙2~5个月,待其离开下牙槽神经管后拔除。结果所有患牙均顺利拔除,拔牙后均无明显的术后反应。结论应用微种植支抗牵引后拔除毗邻下牙槽神经管的近中阻生智牙,是一种可靠的微创拔牙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景片对下颌智齿拔除时神经损伤风险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全景曲面体层片中哪些影像学标志可用于判断智齿与下牙槽神经的解剖关系,以此预测智齿拔除时神经暴露的风险几率方法:选择5个影像学标志,由一名医生先判定上述5个影像学标志是否存在,再由另一名医生判定在智齿拔除后是否会有下牙槽神经暴露,智齿拔除后经临床检查是否有下牙槽神经暴露确定阳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判断哪些影像标志可以用于评估下牙槽神经暴露(P<0.05)。结果:评估210名患者的302颗智齿,智齿拔除后神经暴露19例(6.3%),其中4个影像学标志可用于预测智齿拔除后神经暴露,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7~0.79和0.62~0.91;临床的术前预测神经暴露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判断结果(P<0.001,敏感度0.79,特异度0.83)。结论:4个影像学标志(智齿牙根根尖1/3密度降低、下牙槽神经管上壁的骨白线中断、下牙槽神经管位置上移或方向改变、牙根变窄),可用于预测智齿拔除后神经暴露;临床的术前预测神经暴露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用于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无牙颌下颌后牙区颌骨及下颌管走行的解剖特点,为该区进行牙种植术设计时提供解剖参考,避免损伤下齿槽神经。方法对24例下颌无牙颌的下颌骨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从颏孔区开始,每隔5mm截取侧横断面,用mimics8.1软件测量管嵴距、下颌管外缘到颊舌骨板的距离、牙槽嵴宽度等,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牙颌下颌管到颊侧骨板的距离从颏孔区至颏孔后20mm逐渐增大,到舌侧骨板的距离逐渐减小;牙槽嵴宽度由前向后逐渐增宽,由下向上逐渐减小。结论无牙颌下颌后牙区牙种植术中,种植体根方略侧向颊侧骨板可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  相似文献   

8.
水平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常与下牙槽神经毗邻,直接拔除创伤较大,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下牙槽神经损伤.该文报告1例接触下颌神经管的低位水平阻生第三磨牙通过微种植钉牵引,使其远离下颌神经管后顺利拔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探讨与下颌神经管(inferior alveolar canal,IAC)相交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s,IMTMs)的阻生类型,并观察手术拔除阻生牙后下牙槽神经损伤与阻生类型间的关系。方法:对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确诊为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或相交的378例患者共658侧阻生牙,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将阻生牙分为4类:Ⅰ类位于神经管的上方,Ⅱ类位于神经管的颊侧,Ⅲ类位于神经管的舌侧,Ⅳ类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之间。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拔除,术后观察容易引起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阻生类型,统计各种类型神经损伤的例数,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阻生牙拔除后,下牙槽神经损伤率为6.8%(45/658)。其中,第Ⅰ类15例(15/332)发生下唇麻木、第Ⅱ类19例 (19/108) 发生下唇麻木、第Ⅲ类11例(11/210)发生下唇麻木,第IV类未发生下唇麻木(0/8)。统计学分析显示,阻生牙拔除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第Ⅱ类和第Ⅲ类下牙槽神经损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第Ⅰ类和第Ⅲ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下颌神经管为参照,CBCT冠状位可将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与下颌神经管相交的患者分为4类,手术拔除过程中均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危险,尤其是位于下颌神经管颊侧的阻生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下颌阻生智齿微创拔牙中的参考价值。方法 :在下颌阻生智齿(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前拍曲面断层X线片检查,筛选出IMTM与下牙槽神经管接触或部分影像重叠的49例(50颗牙)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了解牙根与下牙槽神经管及神经的关系。49例采用外科专用高速涡轮牙钻及微创拔牙技术行IMTM拔除术。结果:锥形束CT对IMTM拔除在阻力分析、合理去除骨组织、保护邻牙及防止下牙槽神经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的参考意义。结论:锥形束CT在IMTM微创拔牙中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