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我院门诊患者口服贝那普利曾发现致支气管哮喘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2.
降钙素的作用虽已确定,但因血中浓度低,测定困难,尚不知该激素在人体是否有重要功能。此外,血浆水平的昼夜变化也可使结论不正确。为此,作者定时于中午前后取血,以减少此种影响,和采用肯定可靠的萃取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40名绝经前正常妇女,51名健康孕妇(孕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急性期血浆巯基丙酮酸硫基转移酶(3-mercaptopyruvate sulfurtransferase,3-MST)及β-淀粉样蛋白42(β-amyloid peptide 42,Aβ42)水平及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 抽取52例急性期CI患者及35例健康人血浆标本,采用ELISA检测其3-MST及Aβ42水平,分析2组人群血浆3-MST及Aβ42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 CI患者组血浆3-MS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水平明显降低[(3.67 ±0.29)vs (4.98 ±0.30)ng/mL,P <0.05],CI患者组血浆Aβ42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水平显著增高[(44.52±2.92)vs (15.77±1.71 pg/mL),P<0.01].急性CI患者中,血浆3-MST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大和NIHSS评分增加而降低;血浆Aβ42水平随脑梗死体积增大及NIHSS评分增加而升高.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血浆3-MST水平明显降低、Aβ42水平显著增高,其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灶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发病机制,并对再障以活血化瘀药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97例住院治疗的再障患者,其中重型再障44例;再障阴虚型41例,阳虚型25例,阴阳两虚型22例,气血两虚型9例。均用活血化瘀基本方治疗,96例配合丙酸睾丸素治疗,治疗时间平均为213天。结果:总有效率为80.41%,重型再障的总有效率为81.82%。阴虚型的总有效率为73.17%,阳虚型总有效率为84.0%。阴虚型与阳虚型再障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488,P>0.05)。39例治疗前查甲皱微循环均明显异常,治疗有效的19例中甲皱微循环明显改善或正常,其总积和分值与血红蛋白、血小板数呈负相关(r=0.611,P<0.01;r=0.481,P<0.01)。结论:血瘀在再障患者中是一个普遍规律,再障的病机是因“瘀”致“虚”。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各型再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5.
孙培培  王桂花  高丹 《安徽医药》2018,22(3):518-522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PCOS合并不孕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内分泌指标:血清中的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泌乳素(PRL)、睾酮(T)、雌二醇(E2)、空腹胰岛素(FIN)、空腹血糖(F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NA-IR)变化情况;治疗后排卵率、妊娠率、早孕流产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体质量、BMI及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腰臀比与治疗前比较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内分泌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LH 、PRL、T、E2、FIN、FPG水平及HOMA-IR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LH、PRL、T、E2水平显著改善(P<0.05),FIN、FPG水平及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FS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H 、PRL、T、FIN水平显著降低、E2水平显著升高(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妊娠率、排卵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早孕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导致不孕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内分泌情况,提高患者妊娠率,疗效显著,值得讲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6.
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而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常见妇科疾病共有的病理学基础。研究表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作为DNA经典的氧化损伤标志物,能够反映整个机体平均的氧化损伤率,并且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8-OHdG在妇科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探讨氧化应激与妇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8-OHdG作为相关妇科疾病诊断的氧化应激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慢盆消炎方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chronic endometritis,CE)疗效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共收治202例CE患者,以该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01例).两组患者同时给予人工周期联合阴道上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慢盆消炎方,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血清炎性介质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8%,对照组为8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E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盆消炎方联合甲硝唑对CE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治疗CE安全有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8.
在我国,急性脑卒中的死亡率远高于心肌梗死,估计全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数在150万人以上,[1]因脑卒中死亡每年在130万人左右,国际上至今没有一种被公认的药物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我国每年为此所花费的医药费用曾高达上百亿元,但对此病病死率的控制、残疾后的康复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仍然不尽人意。那么,什么是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按循征医学的研究结果,目前只有4种方法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它们分别是:卒中单元(OR值为0.71)、溶栓治疗(OR值为0.83)、抗血小板治疗(OR值为0.95)和抗凝治疗(OR值为0.99)。[2]卒中单元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9.
王济民  石蕊  魏会玲  马勇  高丹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2):2139-2142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碱烧伤大鼠角膜组织中的表达,评估其在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健康3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碱烧伤法建立CNV模型,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3,5,7,14d测量CNV的长度并计算面积,同时取角膜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IF-1α及EPO的表达部位,并以RT-PCR法检测其mRNA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处理。结果:碱烧伤后1,3,5,7,14d,CNV的面积随时间逐渐增加,7d生长最为旺盛,14d后生长减慢。免疫组织化学提示:正常角膜各层未见HIF-1α的表达,可见微量EPO,碱烧伤后1d时HIF-1α及EPO免疫活性增强,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及内皮层。RT-PCR结果显示HIF-1α及EPO mRNA的表达在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表达极少,在角膜碱烧伤后3d表达增强,7d达到高峰,14d后明显下降;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IF-1α和EPO与CNV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从经络学角度探讨肺与大肠及其经脉在病理状态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切诊方法,对9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肘膝关节以下的十二经脉及背俞穴进行循经切按,记录异常反应,发现病变经脉及有异常反应的背俞穴。结果:异常经脉以肺经为首,其次为大肠经、脾经,继之为肝经、胃经和三焦经;背俞穴的异常反应主要出现在肺俞,其次为大肠俞、脾俞。结论:根据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络腧穴切诊的诊察结果,初步说明肺及其经脉和相表里的大肠及其经脉在病理状态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